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乡村梧桐刘文波梧桐是乡间的俗女子。她没有窈窕的身段和华裳美冠,只有粗枝大叶的一袭粗布绿萝袍,从春穿到秋。浆洗了几水也不知道,到了秋末,已是漂白、泛黄。梧桐是忙碌在锅台灶间,穿梭于田埂场院的村妇,乡下的檐前屋后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一身烟火气。在乡下的树中,梧桐似乎比其他的树悟性要慢许多。春气初暖,其他的树如柳树、槐树、杨树已经偷黄转绿,不经意间已是绿满枝头了。而梧桐才如贪睡的村夫,还想睡个回笼觉最终禁不住春风细雨的催促,才懵懵懂懂地露出头来,吐出毛茸茸的嫩芽,稚拙地憨憨地笑着,一点也不性急。但憨有憨劲。没多久,叶片由婴儿拳头般大小变成大人的巴掌了,再过几天又变成了老汉头顶上的斗笠。此时,树下已是浓荫匝地,日光再也照不透地面。所以,在农村里,人们喜欢在庭院里栽梧桐。长得快,易成材。古语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肯定不是说的梧桐。梧桐将生长快慢拿捏得很是火候。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所以收藏家们都将“桐”“杨”“柳”归为柴木,身价比不上楠木、紫檀等豪门贵戚的文采风流。但如果全这样看待梧桐,那的确是委屈了它了。在我看来梧桐是土气而不俗气,甚至是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象征,是隐于民间的隐士。雨打芭蕉是江南的韵事,而在北方,我们却也有夜雨听梧桐的雅兴了。疏疏密密的雨点是素手调弦琴,硕大肥美的梧叶便是古筝、扬琴、京胡、琵琶了。雨密风狂是弹起胡笳十八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雨疏风歇,则是弹起高山流水,余韵悠扬,又如风过荷塘,暗香飘送。因此才女李易安才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秋风乍起,万物萧疏,这是自然界的不二定律,谁都抵挡不住自然法则。梧桐发芽如老妇抽丝,但梧桐的落叶却让人感泣。住在乡下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第一场严霜落下的晚上,在夜间深睡的人们常会被院子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惊醒,以为是落雨了,雨紧潮急的。然而,透窗而入的月光分明是晴空万里的。待打开窗看,原来是梧叶飘飘,急遽地从枝头落下,步履匆匆,不容置疑的,让人惊异。人衣衫单薄的时候,梧桐枝叶茂密,为人遮风挡雨;人穿棉戴帽时,梧桐却褪尽铅华,光着身子,独对长天,瑟缩在风雪中。古诗云:“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时还故处?”梧叶虽是落于树下,但落叶归根却是很少有的事。勤快的人不多久就会将树叶扫干净,上下光秃的梧桐树显得更加孤单。其实,不仅对于梧桐是这样,人也是一棵移动的树一旦离开了暖巢故土,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人挪活,树挪死”,其实是心里苦涩的人安慰的话。城市里很少见梧桐,但却多的是法桐,枝叶婆娑,树姿婀娜,妩媚生姿。坚硬的柏油路,喧嚣的噪,桐在城里是水土不服的。朴实土气的梧桐不讨城里人的喜爱,它只能给乡下人带来福气:因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 . 依据第段内容,填写下表。时间梧桐的状态春气初暖盛夏时节秋风乍起隆冬时节2 . 为什么说梧桐是“隐于民间的隐士”?3 . 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句。4 . 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试举例说明。5 . 从全文看,作者对乡下梧桐是高度赞扬的,但是第段中为什么说它“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失去了的书桌冯骥才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三十年来,它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他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真该死,这破桌子!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那是夏天;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我终于失去了它。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选文有删改)6 . 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写了与书桌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7 . 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饱含深情。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8 . 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2)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9 . 第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10 . 有人说,第段文字与写书桌无关,应该删去。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你的意见并阐述理由。二、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乙)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11 .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以 拳 打 砖 墙。12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杂然相许许:(_)(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_)(3)以拳打砖墙以:(_)(4)观者如堵堵:(_)13 . 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14 . 甲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作用是什么?15 . 乙文中的卖蒜老叟“旁睨而揶揄之”说明了什么?三、句子默写16 . 默写。(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2)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6)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7)请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旅夜书怀(唐代)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 . 下列诗歌中,也表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的一首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李白行路难(其一)C李商隐无题D温庭筠商山早行18 . 联系全诗内容,简要分析尾联末句为何不写成“孤独一沙鸥”。五、语言表达19 . 病句修改,下列语段有3处语病,请加以修改。10多天前,空荡的天安门广场里突然开进来几辆卡车,打破了深夜的宁静。(1)工人师傅们从卡车上卸下大量钢材,被它们拼接到一起,逐渐呈现出一个花篮的轮廓2017年花卉布置,(2)大花篮变成了“花果篮”,自主培育的花卉品种更加愈来愈丰富,(3)创下历史上最短时间搭建中心花坛。在这背后,凝聚了数百位园林工人的辛苦付出,连续八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国庆花坛终于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把_字改为_。(2)把_一词删除。(3)在_后面添上_。六、名著阅读20 . (题文)名著阅读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太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鳊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见了,跑近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