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兵慌马乱才疏学浅灯火澜珊深居简出B不可名状兴高彩烈未雨绸缪不可思意C揠苗助长战战兢兢浮想联翩富丽堂皇D不屑置辨自欺其人颓垣断壁充耳不闻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 .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如意真仙不给孙悟空要落胎泉水,是因为此前孙悟空请观音收服红孩儿埋下了宿怨。B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仍被众人当成妖怪。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气氛(fn)作揖(y)豁然开朗(hu)B栈桥(zhn)阔绰(chu)不舍昼夜(zhu)C幽邃(su)隽永(jun)不折不挠(no)D轩邈(mio)豁达(hu)教学相长(zhng)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完成下面小题。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茨威格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有一晚,我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象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着。“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粘土美好地塑成。“这已完工了。”我想。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10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11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12这样过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13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接着,他又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动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搀着我的肩头。14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思维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15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念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5 . 第二段写作者热炽地反对那位画家的意见,原因是什么?6 .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1)第一段加点的词语“症结”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最终找到的“症结所在”是什么?7 . 第五段“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结合全文请你概括说说罗丹的伟大之处。8 . 文章运用了大量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1)“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生动具体地刻画出罗丹在修改作品过程中的全身心投入,突出他的_精神品质。(2)“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的把湿布蒙着女正身像上”写出罗丹作为雕刻大师_。(3)“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写出罗丹对年轻人_的品质。9 .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罗丹忘我工作冷落了“我”,“我”反而“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其原因是( )A文明、礼貌B感悟、崇敬C豁达、宽容D同情、安慰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灯笼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父亲总是有求必应。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过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谨细致的操作。只有在灯笼腰身裱上一图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笔送给他。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合高挂起了灯笼。那些被赋子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10 .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父亲”和“灯笼”写了哪些事情。_父亲制作每一盏灯笼都一丝不苟_11 .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12 .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记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的理解。13 . 简要分析“灯笼”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经典诗文默写(1)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2)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3)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4)怀民亦未寝,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铭记历史、_、_、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钟声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四、课内阅读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下列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6 . 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7 . 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18 .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情操?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9 .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干寻塔”“见日升”运用了夸张的修解手法,形容飞来峰及塔的高。B“浮云”比喻当的保守势力,或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借登高望远,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20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社会的发展,改变人们很多的生活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过年没有“年味儿”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钟情于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和身边人交注的越来越少,那么这些年,因为社会的发展,春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春节的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1 . 你们小级准备围绕“春节的变化”来展开研究了解社会的改变,请你从两个不同角度拟写出具体的研究方向。22 . 在“春节过节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原因”的讨论会上,需要你在诸多原因中选择一个最主要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