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测试)_第1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测试)_第2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测试)_第3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测试)_第4页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尴尬(gn) 谚语(yn) 箴言(jin) 自吹自擂(li)B . 涵养(hn) 允诺(yn) 妨碍(i) 矫揉造作(jio)C . 愚蠢(chn) 恪守(g) 典范(din) 絮絮叨叨(do)D . 积淀(din) 谦让(qin) 遗憾(hn) 大发雷霆(tng)2. (2分) 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_。A . 景观B . 壮观C . 奇观D . 景象3. (2分) (2017黄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B .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C .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D . 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4. (2分) (2019烟台)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一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C .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D . 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5. (2分) (2019徐州模拟) 对下面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A . 词的前两句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舞”字化静为动,描绘了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的情景,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B . “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位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C . “九万里风鹏正举 ”,作者联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说“鹏正举 ”,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 ,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D . 本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如今我们常见的QR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再加之其过于便捷,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除了二维码骗局,很多人也为隐私担心。去年上半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称,由于实行实名制,火车票票面上印有记录乘客信息的二维码,而随手丢弃车票,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只要用手机上网下载二维码扫描软件,就可以轻易读出火车票上的二维码信息。鉴于此,铁路部门建议乘客撕毁票面的二维码部分。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1) 为什么二维码让我们又爱又恨?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2)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4) “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一句中“可能”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7. (18分) (2018八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和我妈李一诺我妈38岁那年,和我爸离了婚,带着12岁的我,成了单亲妈妈。我回顾自己的成长,那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爸和我妈都是好人,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他俩就不幸福。离婚时,我妈征求我的意见,让我自己选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我那时候其实和她并不是很亲,但我还是选择跟了她。我妈其实是个“女强人”。40岁不到在3000多人的化工厂做总工程师,副厂长,也是那里第一个女总工程师。我记忆里,她几乎天天加班,到家也经常看书写东西,工作事业对她好像永远比家庭重要。但是对我,她从来不强势。我小时候不愿意吃药,她就装得很可怜很夸张地哭:“哎呀,孩子不吃药我愁死了,怎么办啊?”(A)我就很大义凛然地一口把药吃了。现在想想,也算“游戏力”的成功实践了。后来我有零用钱,要自己买路边摊上的衣服,她说:“你喜欢就买。”我买了以后发现衣服是质量果然很差,之后我就不买了。从记事起,我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做决定,从剪什么样的头发,穿什么衣服,穿多少衣服,吃什么,吃多少,更别说以后的上学,工作的各种选择。现在自己当了妈,觉得做到这些其实不容易。我妈爱说的一句话,是“都已经这样了,想办法呗”。这对我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就是遇到问题时,第一个反应是想办法。她婚姻失败,但“已经这样了”,愁眉苦脸也没用。不如“该干嘛干嘛”。我记忆里那段时间,她从来没真的低落,或者至少没让我看到。现在想想,我妈妈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也是我后来心理变得“强大”的很重要的一块基石。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化工厂出事故大爆炸,听我妈同事说,所有人都往外跑,唯有我妈朝着爆炸现场往里跑。我后来问我妈:“你不怕死么?”我妈说:“那时候就一个想法我是搞技术的,出了这么大事故,我不去谁去?”有决断,敢担当,这是我妈对我很大的影响。我上清华那会儿,我妈搬来北京,偶尔周末从南城来看我。(B)为了省钱,她都是骑自行车来,得骑一个多小时。那时候,我和很多刚进清华的学生一样,压力巨大,每天早出晚归,还是觉得学习时间不够用。我妈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想了想,说了一句我现在都记得的话:“哎,去它的吧!生活多美好,走,咱俩出去玩玩,放松放松。”我们骑车往外走的时候,路边有卖猕猴桃的。猕猴桃那时候属于稀罕东西,我还记得,得10元钱一斤。我一直省得很,一顿饭花两三块钱而已。我妈二话没说,掏出钱买了四五个,我们俩像小孩子一样坐在路边,剥皮吃掉。然后骑车去天坛,一路上我就像自由的小鸟,那些压抑在说说笑笑里都烟消云散了。现在回想,那个周末,10元钱一斤的猕猴桃、遥远的天坛、小个子的妈妈骑着有点够不到脚蹬的自行车的那一幕,是我清华时光的一个大亮点和转折点。妈妈没有替我在学习上想办法,而是带我出去撒撒野,现在想想是多大的智慧。写这文章的时候,妈妈在美国帮我带孩子。她每天上午去上英语课,有了进步像孩子一样高兴。我早上开车送她,看着她背着书包穿过马路,走向教室身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所以用这篇文章献给我的妈妈,感谢你的智慧、勇气和真性情!我的名字叫李一诺,是我16岁那年,我自己起的。妈妈离婚,我选择了跟妈妈姓。若是没有当年离婚的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李一诺了。(选自读者校园版2016年第11期,有删改)(1) 概括文章写了哪些妈妈对“我”影响深远的事。 (2) 本文的语言虽平实,却极具表现力。请对(A)(B)两句进行赏析。 (A)我就很大义凛然地一口把药吃了。(B)为了省钱,她都是骑自行车来,得骑一个多小时。(3) 文章第段画横线的三句话都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结合上下文,说说从这些语句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妈妈。 (4) 读完此文,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父母对你的有益影响。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8. (6分) (2018七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不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j):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 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B . 相委而去(离开)C . 及事讫(完毕)D . 故来奉迎(旧的)(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计日告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友人惭,下车引之B . 日月之行C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 . 择其善者而从之(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被编入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质。B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人要守信用。但从选材的角度来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正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反面例子。C . 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侧重叙述,乙文侧重描写。D . 甲文中“君”“尊君”“家君”所表示的称谓分别是“您”“我的父亲”“你的父亲”。(4)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5)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9. (11分) (2019肇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又何间焉_小惠未徧_必以信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裁剪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B . 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C . 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问其故”等照应,表明鲁庄公四一个昏君。D . 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九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0. (7分) (2019九下玉田开学考) 诗文填空。 (1) 蒹葭苍苍,_。 (2) 荡胸生曾云,_。 (3) 江山如此多娇,_。 (4) 请写出一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_,_。 (5)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_,好像日本看护妇。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1. (6分) 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1) 阅读下面图表,写出调查结论。 阅读内容认同率玄幻武侠351%时尚娱乐325%文学经典150%时事先锋174%2016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表,分析图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2) 下面两幅漫画的题目都叫“读书”,请仔细欣赏,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 (3) 某班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12. (6分) (2019三门模拟) 文学作品的命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俗世奇人中的_,是个只认七块银元的行医规矩奇特的人物;儒林外史中的_的名字,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