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晏子谏景公比较阅读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晏子谏景公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有什么好处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公被狐白之裘 被:同“披”,披着,穿着 (4)乃令出裘发粟裘:皮衣,御寒的衣物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xx四川省广安市)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 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答案】29.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31.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天下不如生命珍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 高三自主诊断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 定位置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 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 第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著名作家王开岭的作品像一块块色彩斑斓、剪裁有度的语言丝锦,追求语言的 甲 (细致精致)和醇美,经作家不断磨励和淬炼的词句,闪耀着纯洁、光润和晶莹之美。这固然 在一定程度上 乙 (限制/限定)了作品的视界、规模和精神体积,使其对特殊事物、现象和经验的吸纳与融会贯通能力明显不足,难臻厚重浑融之境,但却从性的角度找回了早已 丙 (淹没/湮没)在粗鄙伧俗的时尚文化之中的汉语的那种美感,重新榫接上了那条曾在秦 汉流韵、唐宋风雨的浸润下璀璨无比的美学线索。 他创作的散布在各个篇目中的格言箴句,往往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哲思弥漫,闪耀着 睿智的光芒,富含厚实的道德内涵,具有直击内心的 _和鞭僻入里的话语势能。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淬炼(cu)融会贯通 B粗鄙伧俗(cng) 磨励 C榫接(zhn) 鞭僻入里 D格言箴句(jin) 璀璨 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精致 限定 淹没 B精致 限制 湮没 C细致 限制 湮没 D细致 限定 淹没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当年在纽约讲课备受欢迎,所讲内容本属私人性质,不涉功利,没指望付梓。若不是一帮读者爱屋及乌,央求当年听课的陈丹青掏出笔记,这些文字怕也见不了面,更不会洛阳纸贵。老人家有耽佳句的癖好,又不会以辞害意,多有通透漂亮的妙论,使你醍醐灌顶;常常在了结一学术公案之后谈笑自若,略近周作人笔下喝茶之意,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A爱屋及乌 B洛阳纸贵 C醍醐灌顶 D谈笑自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以来,从歌手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到四川男子捐献器官救活七人,器官捐献这个 对普通 人比较陌生的词,不断被人们关注。 B时局动荡,政治黑暗,让长大成人后的阮籍喜欢上了老子庄子,有时他也会对 自己遵 从的儒家礼法嗤之以鼻。 C这偌大的烈士陵园,连一条像样的进出路都没有,与当今有的达官贵人为自己修建的 堪与宫 殿媲美的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D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在什么地方,你一眼就能把阿米绪人认出来,因为他们的服饰与众不同。 。 据说这些突出“谦卑”的规矩都可以从圣经中找到依据 不论是男人的服装礼帽,还是妇女的衣裙,都是一律的黑色 在兰开斯特,假如你遇到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古代欧洲村民”,他们就是阿米绪人 简单地说,四五百年来其他人的服饰一直在变,而他们的却一直没有变 姑娘们的裙衫上没有一个纽扣,男人们的服饰上有纽扣,但没有任何其他装饰 只有在节日或婚礼上,妇女们才加上一方纯白的披肩 AB C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和愿望。神话的产 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的神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 _影子;同时,神话故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6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继续舞动。 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成星星。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鬼本相。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7下列 _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承。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含有 _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耽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 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 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 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 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 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今君穷民财力,以美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僻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 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女往辞晏子之家 辞:辞别 B君树槐县令 县:通“悬”,悬挂 C不益刑益:增加 D又不以私恚害公法 恚:怨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进而问焉 拔剑切而啖之 C去其腥臊者而已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B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C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D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因喜爱槐树而发布命令,碰撞槐树者受刑,损伤槐树者处死;有人因喝醉酒碰撞了槐树,遭到拘捕,并被判罪。 B撞树者的女儿说自己很希望做晏子的侍妾,晏子知道事出有因,便同意见她,询问并耐心倾听她的诉说。 C撞树者的女儿就其父误撞槐树一事向晏子进言,认为父亲虽该被处死,但不应因此伤害国君的大义,最终打动了晏子。 D晏子劝谏景公,认为把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提并论,悖逆民心,难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最终使景公幡然醒悟。 第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4分) (2)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称谓之贼。(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青玉案 (金)元好问 晏子谏齐景公 【原文】 景公1之时,雨雪2三日而不霁3。公被4狐白之裘5,坐于堂侧陛6。晏子入见,立有间7。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8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9矣。”乃10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1者。令所睹于途12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13者,无问其家;偱14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15兼月16,疾者兼岁16。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17其所欲18,景公能行19其所善20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 【注释】 1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2.雨(y)雪:下雪。雨,动词,下雨。3.霁(j):雨、雪后天气转晴。4.被:同“披”。5.裘:皮衣。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缝制的皮衣,非常珍贵。6.陛:台阶。7. 有间:一会儿。8.逸:安逸,闲适。9.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受到教诲。10.乃 :于是,就。11.饥寒:指饥寒的老百姓。12.途:路上。13.里:指里巷。14.循:巡,巡视。15.既事:指任职。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16.兼月:两个月。兼岁:两年。兼,两倍的。17.明:阐明。18.欲:欲念,愿望。 19行:实行。20.善:善行,德政。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了三天雪不转晴。齐景公披着狐狸皮毛的皮衣,坐在朝堂 旁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齐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但是天不冷。”晏子回答说:“天不冷吗?”齐景公笑了。晏子说:“现在您不知道百姓啊。”齐景公说:“好!我懂得你的话了。”于是命人拿出皮衣、粮食,发放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上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巷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阐明他想做的事,齐景公能做他认为好的的事。”? 【启示】 本文记述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执政要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宣扬了爱民的民本思想,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本文充分体现了晏子的语言艺术。面对 景公被“狐白之裘”却以“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为怪,晏子没有与之进行正面交锋,而是从侧面以“古之贤君”的榜样进行讽谏,语气委婉,却是非鲜明,立场坚定。在这个过程中齐景公的知错就改,从善如流和晏子的关心人民疾苦、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物特点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晏子】 晏子。名婴,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163-2025站用储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 GB/T 19839-202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3年度医师定期考核练习题【预热题】附答案详解
- 特殊人群疫苗接种建议
- 中暑患者降温护理
- 2025年银行岗位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房产收购合同(标准版)
- 房地产 -居住报告豪华住宅开发的全球视角 The Residence Report The global perspective on luxury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2025 -2026
- 作文大赛获奖感言(31篇)
- GB/T 969-2007丝锥技术条件
- 智慧医院能源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培训课件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革命题材小说阅读题 专项练习 (含答案解析)
- 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课件
- 海绵城市总结课件
- 会计学全套课件第一学期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光伏站电力监控系统介绍参考课件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汁
- 定向井井眼轨迹计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