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_第1页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_第2页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_第3页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_第4页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宗羲柳敬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含翻译) 柳敬亭传(节选)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释】无赖:刁钻,不讲道理。倾动:使人倾倒动容。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机变:机敏灵活。鸣:扬声名。句:同“勾”,勾画。欢咍嗢噱:欢快大笑。缙绅:指官绅。旅会:大聚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柳 敬 亭 者 扬 之 泰 州 人 (2)使 人 之 性 情 不 能 自 主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犯法当死( ) (2)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3)习方俗( ) (4)期月而诣莫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小题4:文中画线句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小题5:柳敬亭最终能够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2)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小题2:(1)处死 (2)到,去 (3)熟悉 (4)满一个月 小题3:(人们)争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人不发自内心地说他演得好的。(延、使、当于心、善四个词必须准确翻译出,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小题4:不能删去,这几句话写出了柳敬亭的名气越来越大,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 小题5:(1)有天赋(2)有高人指点(3)自身刻苦勤奋(也可摘引文中相应词句作答,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题解句子的意思,再分析句子中主要人物的行为(抓住动词),把句意几层分清楚即可划分节奏。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词的多义变化,如“习”有练习的意思,在本句是“熟悉”,“期”有相约的意思,在本句中是“满”。“之”的意义很多,在本句中是动词“去、到”。小题3: 试题分析:争:争先;延:请;之:代柳敬亭;使:让;奏:表演;技:技艺;“当于心”:发自内心;称:称赞;善:表演得好。 小题4: 试题分析:先理解此句的文字意思,再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即侧面表现柳敬亭技艺高 超名声传扬,这是文中的一种写作方法,不可删去。 小题5: 试题分析:“年十五?已能倾动其市人”,指柳敬亭天资聪明;“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写柳敬亭刻苦努力。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学案 一、练习与积累 近五年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 xx年 (二)阅读黄宗羲的柳敬亭传(有删节),完成1316题。(12分)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无赖:刁钻,不讲道理。倾动:使人倾倒动容。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机变:机敏灵活。鸣:扬声名。句:同“勾”,勾画。欢咍(hi):欢快。 嗢(w)噱(ju):大笑。缙绅:指官绅阶层。旅会:大聚会。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2)可使以其技鸣( ) (3)句性情,习方俗( ) (4)期月而诣莫生( )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使 人 之 性 情 不 能 自 主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 (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译文: 16.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答: xx年 (二)结合图示阅读沈括的梦溪笔谈?泽国长堤,按要求完成1115题。(23分)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 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刍藳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 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 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3尺 3尺 6丈 【注】病涉:苦于往来涉水。籧篨(qch): 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刍藳(go):草把。 漉:捞取。汱(qu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 引申为排水。 堤 渠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 ) (2)久欲为长堤 ( ) 泽国长堤剖面示意图 (3)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 ( ) (4)每三四里则为一桥 ( )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以 水 车 汱 去 两 墙 之 间 旧 水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 译文: (2)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 译文: 1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请你说出古人造堤方法的巧妙之处。(2分) xx年 (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注】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因:依靠。 就舍:回到馆舍。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三日乃得见乎王( ) 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愿闻其说( ) 今令臣食玉炊桂(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xx年 (二)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811题。(14分)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痤 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竞。?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 ?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 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 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注】公叔痤(cu6):魏相。即:如果。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为:如果。竞:同?境?。悖:糊涂、昏聩。固:原来。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公叔痤对曰 ( )愿王以国事听之也( ) 秦果日以强 ()悖者之患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出而谓左右曰 A.学而不思则罔(八则)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此 非 公 叔 之 悖 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 译文: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予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11.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2分) xx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 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高邮:地名,在江苏。旬:十天。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连指药物。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笑不止 ( ) 子宜急归 ( ) 其人至镇江( ) 何以书示其人(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惧之以死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蛱) B.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遂 以 一 书 寄 何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2分) 译文: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2分) 译文: 11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2分) 二、与归纳 1. 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考点: 2.实词考点: 3.常考虚词: 4.节奏停顿的划分: 5.文言特殊句式: 6.理解感悟题注意点: 三、运用与提升 练习一 阅读景清借书一文,完成811题。(14分)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清曰:?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倜(t)傥(tng):洒脱,不拘束。 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秘书:少见的珍贵书。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 ) ( ) ( ) (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 A() B() C() D(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译文: ( ) 译文: 11问题:(2分) 答案:练习二、 阅读董遇“三余”读书一文,完成811题。(14分)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三国志 xx(二)(12分) 13(4分)(1)给(2)凭借(3)熟悉(4)过了一个月(每处l分) 14(2分)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每处l分) 15(4分)(1)于是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说书,声名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2)人们争着邀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而且没有人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表演得好。(每句2分,意对即可) 16(2分)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每点l分,意对即可) xx(二) 11(1)总共,一共(2)修筑,建造(3)充实,充满,填实(4)就(每小题1分) 12 以 水 车/ 汱 去 / 两 墙 之 间 /旧 水(在“去”后划斜线得1分,在“车”或“间”后划斜线可得1分) 13(1)“在距离墙六丈的地方,也用同样的方法再筑一道墙。”或者“在距离墙六丈的地方再筑一道墙,也用同样的方法”(“去”、“ 此”译句时须落实)(2)保留它(河床)的一半作为堤基(脚),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出的土用来筑堤(身)。(也可表达为:保留它的一半,把它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挖土,用挖出的图筑堤。“其”、“以为”译句时须落实) 14运用了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答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考虑、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意思皆可得分)(2分) xx 8(1)能够,可以;到,到?跟前;听;吃。(4分)(2)B(2分) 9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 10(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11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xx(二) (14分) 8. (6分)(1) (4分)回答 希望一天天 错误 (2) (2分)C 9. (2分)此/非/公叔之悖也 10. (4分) (1) (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 (2)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1. (2分)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 xx 8(1)停止(2)应该(3)到达 (4)拿给?看(2)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完成时,可联系课内文言文。(2)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把握。例句中的“以”为介词,解释为“用、拿”。C项中的“以”与之同义。A项中的“以”为动词,解释为“认为”;B项中的“以”为动词,解释为“认为”;D项中的“以”为连词, 解释为“因为”。 9遂以一书寄何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停顿的把握。完成时注意划分两处。 10(1)那人看了这封信,面向北面拜了两拜,然后就回家了。 (2)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解析:此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同时注意句式。 11了解病人的病因,对症治疗。不用药物治疗,而是用精神疗法。能够预知病情痊愈的时间。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先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医术的高明是从书信内容体现出来的。 【附译文】明朝末年,高邮有一个叫袁体庵的神医。有一个应举的人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高兴地发了疯,大笑不止,找袁体庵诊治,裳体庵大惊,说:“你这病已经不能治 xx年泰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5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土,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 A.汲取(j) B.澎湃(pi) C.倔强(ju) 闪烁(su?) 差使(chi) 别墅(sh) 驾驭(y) 抖擞(su) 寒噤(jng) 绮丽(q) 聘请(pn) 惦记(din) 憧憬(ch?ng) 斟酌(zhu?) 狭隘(y) D.恬静(ti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C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 D不少人想知道粽子与端午节到底有什么关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每到双休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流如潮。 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C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D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表述言简意赅“你的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是 ( ) A不耻下问(以?为耻) B无冻馁之患矣(祸害) C几欲先走(跑) D苛政猛于虎也(比)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落英缤纷(花) 百废具兴(同“俱”,都) 自度其足(他的) 斗折蛇行(北斗星) 晴初霜旦(早晨) 肉食者鄙(卑鄙) 橘生淮南则为橘(就) 5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 ( ) 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的,恐怕没有一条河流能有这样清。,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漂移。 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 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小虫爬过的爪痕。 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 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40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30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 范、美观) (1)辩别(2)记忆犹新(3)喜出望外 (4)自力更生 (5)纯粹 (6)背道而驰 (7)史无前列 (8)推陈出新(9)矫健 (10)翻天复地 (11) _ (12)血气方钢 7根据提示补写名旬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前六题每题1分,后两题每题2分) (1) _, 。(2) ,濯清涟而不妖。 (3)海内存知己, 。(4) ,不亦乐乎?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此之谓大丈夫也。 (6)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7)使至塞上中将塞外景象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被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是: , 。 (8)多情的秋天,常常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请你写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8名著阅读。(5分) (1)“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几句话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该作品的主人公是 。 (2分) (2)西游记采用章回体结构,回目往往揭示了本回的主要内容。请根据第七回的回目“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简要概括出本回的主要情节(不超过60个字)。(3分) 9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1分) 在今年4月2026日我省的“爱鸟周”活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认识鸟类,加入到保护鸟类的行列中来,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搜集资料】学校举办爱鸟图片展,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幅有关天鹅的图片,请你为它拟一则简短而有文采的标题,并说说这样拟题的理由。(2分) 答: 【活动二:发出倡议】“爱鸟周”活动中,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份倡议书。(3分) (1)倡导爱鸟,有许多方面的理由。请在这份倡议书节选部分的省略号处再续写出一个爱鸟的理由。(1分) 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给我们带来科学的启示,?亲爱的各位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鸟儿们展开双翼,在属于它们的蓝天下自由飞翔!行动起来吧,你的心灵也会 因此插上美满的翅膀! 答: (2)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 【活动三:口语交际】活动过程中,有同学这样谈论:“爱鸟周有什么用?过了这一周还不是老样子!”如果当时你 恰巧在场,你会怎样对他(她)说呢?(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答: 【活动四:专题探究】你们班开展了以“鸟是树的花朵”为题的咏鸟主题活动。其中有一活 动要求吟诵出含有鸟名的古文,并指出这种鸟通常被赋予的意义或情感。某同学吟诵了如 下语句,你能按这一要求作出回答吗?(2分)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 鸿鹄: (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 大雁: 三、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完成1012题。(6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 10.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2分) 答: 11.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3分) 答: 12.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阅读黄宗羲的柳敬亭传(有删节),完成1316题。(12分)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无赖:刁钻,不讲道理。倾动:使人倾倒动容。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机变:机敏灵活。鸣:扬声名。句:同“勾”,勾画。欢咍(hi):欢快。嗢(w)噱(ju):大笑。缙绅:指官绅阶层。旅会:大聚会。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2)可使以其技鸣( ) (3)句性情,习方俗( ) (4)期月而诣莫生( ) 14.用“/”标出下面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使 人 之 性 情 不 能 自 主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 (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译文: 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 答: (三)阅读“难缠”的超级细菌一文,完成l721题。(14分) 超级细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药性细菌。比如臭名昭著的MRSA,大多数的抗生素都奈何它不得。仅在英国, 每年就有l0万人在接受治疗时被感染。 就在“难缠”的MRSA肆虐之际,一种能够抵抗目前所有抗生素的金黄葡萄球菌“横空出世”,它能够通过伤口甚至皮肤接触传染,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在过去的超级细菌面前,人们还一直留有最后的“杀手锏”万古霉素。但该药毒性大,发现后很快就被打入冷宫。只是当其他抗生素都无能为力时,万古霉素才会“披挂上阵”。但最新发现的耐万古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却不怕它,这种超级细菌更加“难缠”,简直有“金刚不坏之身”。 事实上,超级细菌的出现完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早已不是新闻。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后,抗生素便成了对抗细菌感染的最有效武器。但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使得体内的有益菌群被杀死,导致体内茵群失调,耐药菌乘虚而入。更可悲的是,由于很多抗生素能促进动物生长,人们杀鸡取卵般地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抗生素投入使用仅几十年,很多细菌就对它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例如,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竟达l00。 今天,科学家既在反思人类自身的错误,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打败超级细菌的方法。首 先,祛除诱因。超级细菌“所向披靡”,是因为穿上了强大的“马甲”生物膜。生物膜感染的诱因大致可分两类:机体内的病理异常,如支气管扩张;人体内的人工置留物,如人工瓣膜。因此,通过改变生物医学材料的质地,可以减少致病微生物的粘附,减少形成生物膜的可能。其次,对刚形成的生物膜,科学家建议在其形成初期便予以打击;对已经形成稳定状态的生物膜,现在尚无特别有效之法,主要仍是使用大剂量及渗透性强的抗菌药物加以防御。第三,人们还通过破坏生物膜结构达到打败超级细菌的目的。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还将从产生膜成分的基因入手,直接改变生物膜成分的合成, _消除生物膜。(根据科学世界)xx年第5期谭玉龙所撰超级细菌不怕抗生素改写) 17为什么说超级细菌“难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2分) 答: 18请说出第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的表达作用。(2分) 答: 19第段画线句子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联系第段,说说第段开头所说“人类自身的错误”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如果此文在网上发表,请针对人类的这些错误行为,写一两句留言,要求至少运用一个成语。(4分) 两个方面: 留言: 21阅读第段,说说如何打败超级细菌(请分4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5字)。(4分) (四)阅读毛眉的神越关山哭柳侯一文,完成2226题。(18分) 在去柳侯祠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柳侯柳宗元,官已做到了礼部员外郎,何曾想到会拐个弯最终贬到柳州,死在柳州?如果他“烟花三月下扬州”呢,如果他被贬杭州呢,岂不在“苏堤”“白堤”之外,又多一道“柳堤”? 柳宗元是那个时代的人,也是超越那个时代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对那个时代持有异议的人,这就使得他被一贬再贬,使得他的命运雪上加霜。 但,他的命运与上苍所赋予他写下的那些清冷游记的笔力和独钓的定力,是多么相得 益彰! 我找到柳侯祠,进入园内。晨练的人们还未退去,满园里抡剑舞棍的老人个个精神饱满,这就是当年受惠柳候风化的柳州子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