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短一个世纪,中国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世界银行家,而欧洲正截然相反。B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C经过共同努力,泰州市终于成功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其历程之艰辛真是不堪设想啊。D秋天的荷兰花海风景如画,但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就无法领略她的美妙与神奇。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sh_免 强gu_不舍 dn_食壶浆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丝路“糖史”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n)”,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3 . 文章主体部分以为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4 . 第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5 . 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6 . 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小题。手心向下梅寒很多年后,他仍然记得那个阳光和暖的秋日上午,他和妈妈手拉手走在去居委会大院的路上。路两边,高大的香樟树与银杏树错落交叉,耀眼的金黄与翠绿,把那条路映出油画一样的效果。那一年,他8岁了,已经在少年宫学了一年油画。那天,是他们家的好日子,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他知道,为了给他们家申批那笔特困补助,居委会的胖大妈不知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口舌。他也知道,他们家的事一旦上了媒体,就会有钱涌进门来。坐在居委会大院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下,他看到妈妈被好多叔叔阿姨围在中央,反复问那些已被妈妈讲烂了的细节:那天大雨天,我和我家先生开车去福利院回家的路上是下坡,路很滑,车子翻了孩子的爸爸下肢粉碎性骨折,医生说他永远不能站起来了妈妈的声音低下去,眼泪已经被逼到眼角。他低下头,用小小的脚尖在地上画圈圈。他只盼着那样的采访快点结束,然后家里就会有钱进来那个伤心的雨天,是他们一家人不能触碰的痛,也是他短短人生路上的一块界碑,一道分水岭。碑与岭的一边,是他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在那里,有绿草如茵,有绿草地上支着画架专心作画的小小的他,有高大帅气的爸爸和温柔的妈妈坐在一旁。那时,他们家境小康,爸爸开着一家小小的装饰公司,家里有辆漂亮的白色汽车。每个周末,爸爸和妈妈会买上大包小包的东西带着他去福利院,看望那些没家的孩子但这一切,却在那个大雨滂沱的下午结束了。车子没有了,爸爸的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让他们欠下了一大笔债。 “我们不能让心怀善良的人心寒,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福利院的孩子和养老院的老人们,今天,他们有难了,我们大家也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妈妈站在台上,她正伸手从一位伯伯的手中接过那张大红的牌子。1的后面是4个0,10000元。他看得清清楚楚。没等妈妈鞠躬致意,他就带头拼命地鼓起掌来。回家的路上,他有些开心:“妈妈,咱们又有钱了,你可以给我买一个汉堡吃吗?还有,我是不是又可以去学画画了?是不是从现在起,会有更多人知道我们家的事,他们还会给我们捐更多的钱吧” “儿子,是谁告诉你这些的?”妈妈终于停下来,她脸上已没有了泪,亦没有笑。可她那平静而略带严厉的眼神却让他无端地心慌起来。他犯了错的时候,妈妈常用那样的眼神盯着他。但是,妈妈却没骂他,她只是弯下腰来,把他轻轻地搂进了怀里。那天夜里,他听到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传来低低的争吵声。他伸着耳朵听,却只隐隐听到一句,是妈妈的声音:我不能让孩子这么小就养成手心向上的习惯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拉着他的小手,带着那10000元捐款和一张写得端端正正的借条儿又一次去了居委会。妈妈对居委会那位好心的胖大妈说:“那10000元,当我们借的,等我们有钱了一定还。如果居委会不答应,我们宁愿现在就还回去。”他和居会委的胖大妈一样不能理解妈妈的举动,但谁也阻止不了妈妈。他们最后又把那10000元钱带走了,留下了借条。此后,便是妈妈起早贪黑的忙碌。妈妈用那10000元买了一个小小的流动餐车,一年后又租了一家小小的店面;3年后,他们有了一家像样的早餐店现在,妈妈已经在这个城市里开了几家早餐连锁店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我都会陪着妈妈去福利院、养老院,去看望那些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妈妈的店里也招收了一些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工。她常跟他们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人活着,不要手心向上这个昔日跟着妈妈一起去领救助款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一家艺术高校的油画专业的学生了。他向我讲起这段童年往事,缘于一个很偶然的细节。那天,我们约在街边的咖啡店见面,路过中心广场,路边,有一个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年轻人,见我们路过,向我们伸出了右手。灿烂的阳光下,他的手心很醒目地向上摊开着。我眼见这个帅气的画油画的大男孩,瞅了一眼那摊开的手,目不斜视地从他面前大步流星走过。7 . 请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他”的口吻概述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8 .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9 .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丰富的表达效果。妈妈的声音低下去,眼泪已经被逼到眼角。10 . 结合文本内容请简要分析妈妈这一人物形象。11 . 本文多次提到“手心向上”,但标题却是“手心向下”,这是否矛盾?为什么?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下列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 .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略无阙处沿溯阻绝清荣峻茂属引凄异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 . 翻译句子(1)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_(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14 . 甲文从哪几方面描绘三峡的景色的?各有什么特点?15 . 乙文表现了作者什么复杂的思想情感?(甲)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措,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注)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诮,饥笑。16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谪滁州(_)17 . 翻译下列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18 . 下列对选文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写与众人游宴之乐。B短文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是说酒宴上人人都在欢乐,唯独太守精神不振,自饮自醉。D“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19 . 根据上面两则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0 . 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在滁州时:在颍州时:2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后,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有位樵夫看后说开头太啰唆,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面去看山。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便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22 . 遭贬谪的朝廷弃儿不胜枚举,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苏轼,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从这些人身上你获得哪些启示?五、句子默写23 . 用课文原句填空。(1)零落成泥碾作尘,_。(陆游卜算子咏梅)(2)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4)子曰:“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二章)(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两句描写居室周围宁静、雅致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恬淡自在、自守高洁的人生态度。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4 . 请就词中画线句子的内容质疑。25 .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七、名著阅读26 . 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中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7 . 名著与综合性学习(1)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之美誉。在作者笔下,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2)下列对名著内容或写法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人斯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B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经常和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这个人是毛泽东。C昆虫记既是一部科普著作,又是一本文学经典,常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D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蝉被誉为“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3)文化遗产屡遭破坏的现象常见诸报刊,你知道哪些破坏文化遗产的因素?请列举两个具体因素,并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幅宣传标语。_八、综合性学习28 . 现代通讯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近期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却刷爆了朋友圈。某班开展“书信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你拟写的是:,。(2)(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