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测评十一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中,当地许多中国民众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与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犹如端午看赛龙舟似的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上述材料()a.是研究当时中英外交关系的重要史料b.反映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c.可以说明中国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d.证明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大众的支持【解析】选c。鸦片战争中“中国民众”“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交战双方,并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性质,体现了c。民众的态度无关政府外交,a错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御资本主义的进攻,不是民众的态度,b错误;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看,d不符合史实。2.(2020焦作模拟)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普遍“拒绝接受这次战争(鸦片战争)的结局,继续批评这个条约并且敌视条约中的各项规定”,他们“利用解释条约的办法来收回在谈判中失去的东西”。这说明清朝()a.试图维护天朝体制b.外交走向了近代化c.极力挽救民族危机d.努力抗击外来侵略【解析】选a。根据材料“拒绝接受这次战争(鸦片战争)的结局,继续批评这个条约并且敌视条约中的各项规定”“利用解释条约的办法来收回在谈判中失去的东西”可知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试图维护传统天朝体制,故选a;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外交走向近代化,排除b;材料主旨为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未涉及清政府挽救民族危机,排除c;材料主旨为清政府拒绝接受近代条约制度,未涉及抗击外来侵略,排除d。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银元下降到1 600万银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选c。鸦片战争爆发前,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特别是上海,其对外贸易日益活跃,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解析】选b。题干材料“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题干要求从“趋势”背景下分析推断,实际上肯定鸦片战争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产物,是西方工业文明扩张的结果,故选b,排除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5.“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的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解析】选d。根据材料“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表明没有革新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一次胜利,经济是根本原因,故d正确。6.(2020武汉模拟)总理衙门设立之时,奕提出,“各国使臣驻京后,往来接晤及一切奏咨事件,无公所以为汇总之地,不足以示羁縻”;同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由此可见,总理衙门的设置()a.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c.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d.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解析】选d。奕虽然认为总理衙门的设立很有必要,但是其落脚点是通过总理衙门来向西方列强示“羁縻”(笼络控制);“在官吏设置以及经费等方面格外裁减,以显示高低轻重差别”,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夷夏观念的反映,故选d;总理衙门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体现,但材料无法体现这层意思,排除a;材料强调总理衙门的设置受到了夷夏观念的影响,“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总理衙门便利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但材料的主旨是其受夷夏观念的影响,排除c。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b.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c.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d.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选b。题干信息“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促进了外交近代化。故选b。8.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选a。中日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此导致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有较大差别;b、c、d均不是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的原因。9.如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面临危机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 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解析】选b。根据所学和材料“日本已经兵临城下”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洋务运动破产,所以不能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出现窘境,故a错误;根据材料“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分析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因西方调停失败而爆发,中国面临战争危机,故b正确;根据所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材料所给事件不相符,故c错误;漫画反映的是中日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无法得出日本与列强的关系,故d错误。10.甲午战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解析】选d。军事实力只是战争胜负的一个方面,不具备决定性作用,故排除a;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战术问题,故排除b;日本取胜的因素不是赫德论述的主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根据“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可知赫德认为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故选d。11.(2020南昌模拟)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教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解析】选d。据题干中法国士兵参与并进入皇宫可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获得了在华北驻军的权利,故选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排除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12.(2019上饶模拟)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解析】选a。漫画体现的是提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说明清政府只不过是个程序,是个摆设,所以这主要说明了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故a正确;材料中不仅体现了政府是漏斗,统治岌岌可危,还体现了外国在华的地位,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清末新政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不仅体现官府搜刮百姓,还有满足外国侵略者的内容,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米利坚国夷人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叮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10分)(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15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夷”“行商”“怀柔之至意”,结合鸦片战争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史实,回答问题。第(2)题,中国经历了从司法自主到列强获取“领事裁判权”的过程。答案:(1)有天朝上国心态;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由其国领事按其国法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固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勋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第(2)题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252:2025 EN-FR Electroacoustics - Personal sound exposure meters
- 蔬菜营养均衡教育
- 2025版帕金森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手册
-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 医药上架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六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医院协议书供货
- 委托签协议书
- 2025版疱疹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案
- 眼球净化护理方法图解
- 工业皮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新生儿患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便携式风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救护车司机驾驶员资格考试考前真题训练题库及答案
- 公路工程重大风险安全管控方案
- 《市场监管部门标识规范》编制说明
- 学校工作汇报会议
- DB11∕T 512-2024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
- 学习解读《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T223-2025课件
- 1.2《各种各样的运动》精编教案
- 应急救援小组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