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_第1页
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_第2页
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_第3页
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_第4页
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中考物理大练兵新题速递第04期(考点01-08)考点01机械运动考点02声现象考点03光现象考点04透镜及其应用考点05质量和密度考点06力、力和运动考点07压强和浮力考点08功、功率、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考点01 机械运动1(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答案】d【解析】a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取时间相同,然后比较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大;取路程相同,然后比较时间,时间短的速度大,从图中可得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说法错误;b由s-t图象:得出两小车在6s内的路程分别为1.2m和0.5m,甲在乙前0.7m,b说法错误cd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在向东运动,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2(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育华中学等初二)如图所示,国庆假期,人们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之情,带上一面小国旗逛街也成为一种时尚小华也买了一面小国旗,他用文具盒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了下国旗的长度,6次数据分别:21.01cm、21.03cm、20.01cm、 21.0cm、 21.02cm、 21.01cm. 请你分析:(1)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有哪些?(2)排除错误数据后请你说明为什么同一面国旗的測量结果会不同?(3)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面小国旗的长度应记为多少cm?【答案】(1) 20.01cm、20.0cm (2) 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存在误差,所以同一面国旗的测量结果会不同 (3) 21.02cm【解析】 (1)观察6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0.01cm与其余5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的;21.0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是错误的(2)因为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存在误差,所以同一面国旗的测量结果会不同(3)小国旗的长度答:(1)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有20.01cm、20.0cm; (2)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存在误差,所以同一面国旗的测量结果会不同; (3)这面小国旗的长度应记为21.02cm3(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小平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时以2m/s的平均速度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大雨,他马上以6m/s的平均速度跑回家。求:(1)小平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150s(2)3m/s【解析】(1)前一半路程:;跑前一半的路程所用的时间:;(2)后一半的路程:,后一半的路程用的时间:,总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答:(1)小平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150s;(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3m/s。4(河北省石家庄市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b符合题意故选b5(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答案】ac【解析】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符合题意;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符合题意;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不符合题意。6(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育华中学等初二)观察、实验、推理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观察到比萨大教堂穹顶上吊灯因风不停摆动,发现了摆的重要特性.某兴趣小根据当时情况,准备了小钢球(大小可忽略不计).弹性很小的结实轻细绳等器材组成了如图甲装置.在无风的情况下,把小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x处释放,如图乙所示,小钢球将来回摆动.兴趣小组猜想影响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因素有:摆绳长l,小钢球质量m,起始小钢球拉到最低位置(a)的距离x.由此进行实验,用秒表记下小钢球往返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3所示请你通过分析回答:(1)由表中_(填表中实验次第序号)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实验次第摆绳长小钢球质量m(g)最初小钢球拉至最低位置的距离x(cm)小钢球往返动一次的平均时间(s)11505.01.9921507.02.0031509.02.00411009.02.00511509.02.0062509.028374509.03.99(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_无关;(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分折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_;(4)仔细观察后发现该表格存在一个问题: _;(5)我们生活用的摆钟(如图丙),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有人发现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则需将摆锤往_调(填“上“或“下”);(6)如图是生活中挂钟,它指示时间是10 点_分_秒【答案】 (1). 1 、2 、3 (2). 小钢球质量 (3). 长 (4). 表格中摆绳长无单位 (5). 上 (6). 33 (7).8.5【解析】 (1)1研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质量不变,故由表中 1、2、3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2)2由表中笫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小球的质量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而分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相同,故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质量无关: (3)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摆长不同,其它因素相同,分折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 (4)4物理学中物理量必须要有单位才有意义,表格中摆绳长无单位;(5)5根据(3):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摆绳越短,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少,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应缩短摆垂,则需将摆锤往上调(6)67由图像可知时针位于10-11之间,分针位于33min处,秒针位于8.5s处,因此它指示的时间是10 点33分8.5秒7(河北省石家庄市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_?(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_【答案】 (1). 68m (2). (3). 45min【解析】(1)由计算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即可;(2)由乙图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先计算速度大小然后画出v-t图象;(3)根据交通标志牌上每一个符号的含义,由计算需用的时间即可.【详解】(1)由知道,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s1=vt=340m/s0.4s=136m,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2)由乙图知道,物体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所以,由知道,汽车运动的速度是:,故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是:;(3)由图知道,交通标志牌上的“60”表示限速60km/h,“威海45km”表示从标志牌到威海的距离为45km,由知道,匀速行驶的汽车从标志牌到威海最快需要的时间是:【点睛】本题考查是对速度公式的运用,需要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及其图象,难度较大考点02 声现象8(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育华中学等初二).如图所示是一种名为“陶笛”的乐器它的发声原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陶笛内部空气柱的_而发声,而它的内部空间越大,发出声音的_就越低【答案】 (1). 振动 (2). 音调【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在吹奏陶笛时,引发其内部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2陶笛内部空间越大,陶笛内部空气体积越大,振动的空气体积越大,空气柱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9(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 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 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所以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为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很大,而非她的音调高,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为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说法错误的为b10(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关紧门窗b. 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 戴上耳罩d. 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答案】b【解析】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育华中学等初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如图所示,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所示: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最强最弱较弱较强评估与交流】(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 (1). 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2). 吸音性能 (3). 聚酯棉 (4). 厚度【解析】 (1)1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时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越大,实验中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度,必须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2)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3)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映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4)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密度、厚度等考点03 光现象12(江西省南昌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育华中学等初二)如图所示是今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女兵方阵我们能看到女兵们的飒爽英姿是光的_现象;队列行进时,不论是左右还是前后方向上看,整个队列都像一条直线,她们能对齐成一条直线的秘诀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答案】 (1). 反射 (2). 直线传播【解析】 1我们能看到女兵们的飒爽英姿是因为光线照到女兵们的身上,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排队看齐是典型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事例13(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白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容易辨认b. 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 我们看到不透明的红色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d. 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答案】d【解析】在红色的灯光下,白纸是显红色的,红字是不容易辨认的,故a错;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显示的是黄色,故b错;不透明的物体显红色是由于反射了红光造成的,故c错;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故d正确;应选d14(广东省郁南县连滩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大黄鸭”通过水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通过观察,故选c。15(河北省石家庄市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答案】d【解析】a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大小将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将不动,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与平面镜成45角,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镜面也成45角,所以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故d正确为答案16(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上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则在晚上开车时()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干燥的路面更暗【答案】c【解析】ab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射到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漫发射,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考点04 透镜及其应用17(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b【解析】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f=20.0cm10.0cm=10.0cm,故a不正确;b图乙中,物距:u=25.0cm10.0cm=15.0cm,此时fu2f,因此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图乙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或投影仪,而不是照相机,故c不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则光屏应向左移动,故d不正确。18(河北省石家庄市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的实像。(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6)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次数物距u/cm成像情况像距150.0倒立、缩小、实像12.5230.0倒立、缩小、实像15.0320.0倒立、等大、实像200415.0倒立、放大、实像58.0正立、放大、虚像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格中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_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答案】 (1). 最短 (2). 10.00 (3).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4). 缩小 (5). c (6).凹 (7). 近视眼 (8). 变大 (9). 30.0 (10).投影仪【解析】 (1)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当刻度尺与光线平行时,物体的影子最短;2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00cm;(2) 3实验时,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能保证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3)4由图知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体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5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蜡烛的两侧,此时应在蜡烛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实像,即应在c处;(5)67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由于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而使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了,如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要变大,所以,应在凸透镜前放置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这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原理;(6)8通过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910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与第2次实验时,物距与像距颠倒,根据光的可逆性知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30.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投影仪。19(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在此过程中()a. 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 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 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d. 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20(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 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 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 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答案】c【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05 质量和密度21(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来一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摆设,它们都是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羊羊的质量是1.35kg,体积为1.510-4m3。(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羊羊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它的质量是多少?(3)若灰太狼与喜羊羊组成的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是1.71kg,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铜;(2)2.895kg;(3)1.910-4 m3。【解析】(1)根据喜羊羊的质量和体积,利用求得其密度,然后与表中的物质密度比较即可;(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已知金的密度和喜羊羊的体积,利用即可求得结论;(3)由“灰太狼与喜羊羊组成的物质相同”可知其密度相同,然后根据即可求得其体积。 (1)喜羊羊的密度:,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羊羊可能是由铜制成的; (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它的质量:;(3)由“灰太狼与喜羊羊组成的物质相同”可知其密度相同,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为:。答:(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羊羊可能是由铜制成的;(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它的质量是2.895kg;(3)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1.9104m3。22(甘肃省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g;(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_kg/m3(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a_b(选填“”、“”或“”)【答案】 (1). 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 27 (3).2.7103 (4).【解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幅度相同;(2)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3)物体体积等于量筒的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由密度公式计算出矿石的密度;(4)根据两个点,分别过原点做出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的大小(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鹅卵石的质量:m20g+5g+2g27g;(3)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鹅卵石放在量筒后读数为60ml,所以鹅卵石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所以鹅卵石的密度:;(4)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个定值,即质量与体积的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a、b两个点分别做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故ab【点睛】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读数、天平的读数、密度计算以及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等,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计算中单位的统一2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小英去商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b. 质量相同的米酒和酱油,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c. 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d. 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的密度【答案】d【解析】a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由图可知:乙系列的器具比甲的要大,故乙系列是量取米酒的容器系列;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米酒的密度与酱油的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米酒的密度与酱油的密度不同,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故d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24(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她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将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最后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123.86260(1)根据表中的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2)若牛奶包装盒上写有“300ml”(1ml=1cm3)字样,请问一盒牛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3)若盒子质量为0.1kg,包装盒与牛奶总重多少n?【答案】(1)1.03103;(2)0.309;(3)4.09。【解析】 (1)由题意得: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m1m2=123.8g62g=61.8g,牛奶的密度:=1.03g/cm3;(2)一盒牛奶的体积:v=300 ml=300 cm3,由=得一盒牛奶的质量:m=v=1.03g/cm3300 cm3=309g=0.309kg;(3)若盒子质量为0.1kg,包装盒与牛奶总质量为:m总=m盒 m=0.1kg0.309kg =0.409kg;包装盒与牛奶总重:g总=m总g=0.409kg10n/kg=4.09n。答:(1)牛奶的密度是1.03kg/m3;(2)一盒牛奶的质量是0.309千克;(3)若盒子质量为0.1kg,包装盒与牛奶总重4.09n。25(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答案】d【解析】室内火灾发生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由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考点06 力、力和运动26(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手对弹簧的压力b. 人对跳板的压力c. 手对弓的压力d.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答案】d【解析】a. 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b. 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c. 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d. 铁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种是可改变物体形状,一种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27(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b. 在轴承中装有滚珠c. 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答案】c【解析】a. 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 在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 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8(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a. 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b. 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c. 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d. 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答案】d【解析】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而且“镁粉”具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从而增大摩擦;当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a. 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b. 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不符合题意;c. 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不符合题意;d. 综上分析,选项abc的各种功能都具有,符合题意。29(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 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c. 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d. 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正确;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而不能改变惯性,故b错;坐垫是自行车的一部分,下坡时坐垫与自行车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压力和重力的方向是相同的,它们不是平衡力,故d错;应选a。【考点定位】运动和力30(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开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b. 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 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d. 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答案】d【解析】a. 开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b. 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惯性无法及时让车停下来,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不合题意;c. 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西瓜皮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向滑倒。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不合题意;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符合题意。31(甘肃省兰州市四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b.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在草地上滚动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d. 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答案】c【解析】a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鞋的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地面产生的弹力,故a错误;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d鸡蛋磕到碗边上时,鸡蛋受到的力和碗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