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届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b.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c.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和故事情节,支撑起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d. 以对立点建立的影片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使得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b. 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c. 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这也是为了说明武侠电影有其文化精神。d. 文章最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分别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等等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b.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都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优美的动作奇观。c. 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d.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及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而且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c项,“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和故事情节,支撑起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错误,原文是说“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d项,“文章最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分别进行了论述”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而是对前面几个段落的总说。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都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优美的动作奇观”判断错误,从“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中可看出,现实中的武术打斗并不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c项,“改变了世界电影存在方式”分析错误,文章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d项,“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11月19日凌晨,西昌一道冲天火光,北斗再添两颗新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三号不仅覆盖范围提升至全球,在技术体制上也实现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定位精度提升至2.5-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至2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最终实现技术的新老更替。”北斗三号有更强的时间感,这对一个负责给用户授时的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使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两者的天稳定度分别为e-14量级和e-15量级,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之书全部翻完,北斗卫星也误差不了1秒。杨长风说,北斗下一步计划“一是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二是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三是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服务容量提升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大大降低,短报文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用户终端小型化、集成化,使用更方便”。北斗和gps等定位系统的原理,是用户同时接受多个定位卫星的广播信号,以计算出自己的所在位置。北斗三号是北斗的升级版。北斗定位今后不光会靠卫星,还有一张细密的地面站网辅助,让定位精确到几厘米。更重要的是,导航行业最重视的“首次定位时间”,有望被中国系统缩短到5秒。之所以大大缩短首次定位时间,主要因为国内建设了220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这些站点配合卫星,为用户提供信号。(摘编自高博中国北斗迈出关键一步!定位精确到车道即将成真,科技日报2018年11月20日)材料二:海外媒体称,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彰显出中国航天实力跃升。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8日报道,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27日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27日起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定位服务,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为5米,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定位精度为10米。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冉承其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冉承其说:“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他还表示,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北斗前装车辆超过200万辆。(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9日)材料三: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雄心勃勃、希望快速扩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能够为世界许多地方(不仅仅是亚洲)提供服务。到2018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和贸易项目,而北斗系统则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了包括巴基斯坦、老挝以及印度尼西亚在内的30个国家。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alexandra stickings)表示: “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斯蒂金斯表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拥有自己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保证访问的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不需要再依赖其他国家提供类似服务。美国可以禁止用户访问某些特定地区,特别是在冲突时期。”如果全球定位系统(gps)完全瘫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作为后备支持。(摘编自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它真能匹敌gps吗?,网易科技2018年9月2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斗三号在技术体制上实现了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的效果。b. 北斗三号使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时间感更强,北斗卫星因此计时精准,即使是记录人类全部历史,误差也不到1秒。c.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北斗迈出了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作为北斗的升级版,今后其定位可精确到厘米。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让用户同时接受多个定位卫星的广播信号,从而计算出用户所在的位置,其中“首次定位时间”缩短到5秒。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斗是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这彰显了中国航天实力的不断强大。b. 北斗与gps等其他定位系统的原理相同,但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同时还有很多新增服务。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定位服务,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为2.55米,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支持北斗。d. 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北斗从区域到全球的脚步已经迈出去。6. 北斗系统应用有何巨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和分析。【答案】4. d 5. b 6. 保证访问的安全性,减少对其他国家提供类似服务的依赖;可以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后备支持;彰显我国强大的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d项,“缩短到5秒”未然变己然。材料一倒数第二段是说“有望被中国系统缩短到5秒”。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b项,“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无中生有。材料二第2段是说“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材料一“一旦某颗卫星因正常调试或工作故障而出现错误信号,导航设备能够第一时间剔除错误信号,保障正常工作;如果遭遇特殊情况,自主可控的信息源也能保障基本的时空信息服务”。材料二“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彰显出中国航天实力跃升。”材料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果全球定位系统(gps)完全瘫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作为后备支持。” 根据上述信息分点作答,从军用方面和民用方面作答。【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洗礼法莫泊桑男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农庄门前等候。五月的太阳把它明亮的光辉倾泻在开着花的苹果树上。苹果树周围,不断有雪片似的小花瓣撒下来,落入深深的草丛,草丛中蒲公英盛开如火,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一只乳房饱满的大肚子母猪睡在厩肥堆边;一大群小猪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们的尾巴像绳子似的卷曲着。突然间,在那些庄院的大树后面,响起了教堂的钟声,当当当,这微弱而又遥远的召唤在欢乐的天空里播送着。燕子像箭一样地掠过蓝色天空。牛圈的气味掺杂着苹果树甜蜜蜜的气息不时飘过。那些男人中间的一个转身对着房子喊道:“快点,快点,梅利娜,打钟啦!”他大约三十岁光景,是个魁梧的庄稼汉。他的父亲,一个老头儿,像橡树的躯干那样虬劲盘结,说道:“女人家总不肯早点准备好。”老头儿的另外两个儿子笑了,其中一个对刚才高声叫喊的大哥说:“去催催吧,波利特。不然到了中午也出不来。”那年轻人走进房子去了。这当儿,保姆在门口出现了,裹在白襁褓里的两个月的婴儿睡在她的肚子上。随后,那母亲也挽着丈夫的胳膊出来了。她长得高大壮实,才十八岁,气色红润,面带笑容。亲属都跟在后面出发了。保姆抱着怀里的小生命,小心地避开路上的水洼。老人们规规矩矩地走着。年轻人却想跳舞了,他们望着路边那些来看热闹的姑娘们。婴儿的父亲和母亲一本正经地跟在孩子后面,这孩子日后要在人世上代替他们,要继续他们的姓氏,当蒂这个姓氏在全区是有名的。现在可以望见有尖顶钟楼的教堂了,那钟声在召唤新生的婴儿第一次到天主的家里来。一条狗跟着他们。有人扔给它几颗糖杏仁,它就围着人欢蹦乱跳。教堂的门敞开着。神父正在祭坛前面等候。他是个高个子、红头发的年轻人,瘦而结实,也姓当蒂,是孩子的叔叔,孩子父亲的另外一个兄弟。他按着仪式给他的侄子施了洗礼。洗礼完毕,这一家人在门口等着神父脱掉祭披又上路了。现在大家走得很快,因为心里惦记着那顿饭。保姆对走在旁边的神父说:“喂,神父先生,你肯不肯替我抱抱你的侄子,让我活动一下。”神父接过孩子。孩子的白衣裳衬在黑道袍上,像一大块挺耀眼的斑迹。虽然孩子并不重,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抱,怎么放,所以感到很窘。大家都笑起来,一位老奶奶远远地问道:“你是永远不会有这么个小东西了,你说,你就不难过吗?”神父没有应声。他大步走着,凝视着这个蓝眼睛的婴儿。那父亲嚷着说:“我说,神父,如果你也想要一个,只管说一声就行。”接着大家就像庄稼人平素那样开起玩笑来了。从坐上饭桌起,那种乡俗的笑闹就像一阵暴风雨似的开始了。另外两个儿子也快要结婚,他们的未婚妻都在场,是特意请来一起吃饭的。客人们不断地说着笑话,都是些粗话,把姑娘们说得满面通红吃吃地笑着;男人们笑得直不起腰来。神父已经看惯了乡下人这种放纵的场面。他一直静静地坐在保姆旁边,用手指逗弄侄子引他笑。他就像从来没见过孩子似的,感到很惊奇。他若有所思、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他,带着一种心事重重的严肃神气,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爱。对这个脆弱的小东西,他哥哥的儿子,他产生了一种从来未曾有过的奇特、强烈而又带点忧郁的慈爱之情。他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他一心一意地望着这个孩子。他很想再把他抱在膝上。面对着这个人类的幼芽,他一直心里很感动,好像是面临着一种他从来没有料到的、言语无法形容的神秘,一种既庄严而又神圣的神秘,一种新的灵魂化为肉身,生命肇始、爱情觉醒、种族延续和人类永远前进的伟大的神秘。保姆不停地吃着,神父对她说:“把他交给我,我不饿。”他把孩子又抱了过来。于是他周围的一切都不见了,变得无影无踪了。他的眼睛一直盯在那张胖嘟嘟的红脸蛋上。渐渐地那小身体的热气透过襁褓和呢子道袍,传到他的腿上,就如同一种非常轻柔、非常幸福、非常纯洁的抚爱,一种使他热泪盈眶的甘美的抚爱,一直透进他的心里。吃饭的人们越发喧闹起来。孩子被这种吵声吓得哭起来。那母亲站起来,把儿子抱到隔壁房里。几分钟后,她回来说,孩子在摇篮里睡得很安稳。喝咖啡的时候,已经天黑。神父早就不见了,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后来,年轻的母亲起来去看看孩子醒了没有。她摸索着走进房间。可是一种奇怪的声音吓得她立刻站住。她回到饭厅,面色非常苍白,打着哆嗦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男人们乱纷纷地站起来。那父亲端着灯,蹿了进去。只见神父跪在摇篮旁边,把头放在孩子的枕头上,正在呜呜咽咽地哭着。【注】洗礼:信奉基督教的欧美家庭在教堂为新婴儿举行的仪式,主持洗礼的神父应当是亲友中的基督教徒,礼毕后,要举办午宴。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描写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以及两次写到教堂的钟声,这些细节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故事必然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悲惨结局。b. 小说通过大量的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神父看婴儿、抱婴儿时独特而复杂的感受,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也正是这个可爱的婴儿,唤醒了深埋在神父心底的人性之爱。c. 小说写了农庄午宴,饭桌上“暴风雨似的”乡俗笑闹,“客人们不断地说着笑话,都是些粗话”“男人们笑得直不起腰来”,这些描写旨在表现农庄人朴素的生活和豪放的性格。d. “神父接过孩子”,但由于他是一个神父,从未抱过孩子,所以“不知道怎么抱,怎么放”“感到很窘”;神父的父亲也跟他开玩笑说“如果你也想要一个,只管说一声就行”。8. 小说前三段所写“农庄”之景有怎样的特点?写这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9. 小说中的“神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7. b 8. 特点:植物五彩缤纷,动物充满活力;氛围欢乐、美好、祥和;充满生活气息。作用:与神父的生活形成反差和对比,为下文表现神父“人性的复苏”提供背景,创设氛围。 9. 腼腆、沉静。不会抱婴儿,窘迫;别人开玩笑,他不应声;乡俗笑闹,他静静地坐着;面对婴儿,“他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他一心一意地望着”。满怀慈爱。他疼爱婴儿,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爱,“用手指逗弄侄子引他笑”;面对婴儿,他产生了一种从来未曾有过的奇特、强烈而又带点忧郁的慈爱之情。内心备受煎熬,人性得以复苏。他曾有着神之爱,面对婴儿纯真、可爱的肉体,他抑郁,心事重重;最后,他遭宗教教条禁锢的人之爱(人性)被唤醒。【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a项,曲解了小说中景物及细节描写的作用,“暗示”“悲惨结局”的说法也不对;c项,“旨在表现农庄人朴素的生活和豪放的性格”的说法不准确,这些描写旨在反映自然的人情人性,表现农庄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对写唤醒神父的人性之爱起了推动作用;d项,“神父的父亲”应为“婴儿的父亲”。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此题有两问,第一问不是问是什么样的景,而是问景的特点,因此要对景物的共性进行分析。第二问要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推动情节几方面考虑。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文本第一段“五月的太阳把它明亮的光辉倾泻在开着花的苹果树上。苹果树周围,不断有雪片似的小花瓣撒下来,落入深深的草丛,草丛中蒲公英盛开如火,虞美人好像点点血滴。”,语句主要描写了苹果花的花瓣、蒲公英的颜色和虞美人的颜色,可以说各种色彩五彩缤纷;文本第二段“一只乳房饱满的大肚子母猪睡在厩肥堆边;一大群小猪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们的尾巴像绳子似的卷曲着。”和第三段“燕子像箭一样地掠过蓝色天空。牛圈的气味掺杂着苹果树甜蜜蜜的气息不时飘过”这些景物描写可以看出氛围欢乐、美好,充满生活气息。从艺术手法来看,“农庄”充满美好生活气息的环境与神父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主旨表现神父“人性的复苏”提供了背景。【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从“神父没有应声。他大步走着,凝视着这个蓝眼睛的婴儿”“他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看,他一心一意地望着这个孩子。他很想再把他抱在膝上”突出神父腼腆、沉静;“神父已经看惯了乡下人这种放纵的场面。他一直静静地坐在保姆旁边,用手指逗弄侄子引他笑。他就像从来没见过孩子似的,感到很惊奇。他若有所思、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他,带着一种心事重重的严肃神气,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爱”突出神父满怀慈爱。“他把孩子又抱了过来。于是他周围的一切都不见了,变得无影无踪了。他的眼睛一直盯在那张胖嘟嘟的红脸蛋上。渐渐地那小身体的热气透过襁褓和呢道袍,传到他的腿上,就如同一种非常轻柔、非常幸福、非常纯洁的抚爱,一种使他热泪盈眶的甘美的抚爱,一直透进他的心里”突出神父人性得以复苏。【点睛】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祐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b.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c.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d.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是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一般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 显德,指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开宝”“淳化”等。c. 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d. 御史台,是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直属地方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考中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b. 许仲宣精明能干,政绩斐然。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件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如数交付。c. 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逮捕县府所有小吏,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d. 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让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 许仲宣亲自到大度河,以叛逆和归顺的利害相告,以威力和福运宣示,夷人全部归服。(2) 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印匣交给许仲宣。【解析】【10题详解】本查学生题考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句中“会征交州”,是时间状语,之后要断开。“其地炎瘴”是主谓句,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项和c项; “仲宣因奏罢其兵”,是主谓句,是说“许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请求罢兵”,中间不能断开,应该在后面断开;“不待报”是后一句的时间状语,与前一句要断开。可以排除b项。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改任广南转运使,正值征伐交州,其地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达到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等人行军无纪律,许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请求罢兵。不等朝廷答复,就把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草拟文书告谕交州”。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御史台,是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直属地方监察机构”错误,“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错在“逮捕县府所有小吏”,原文是说“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即“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谕以逆顺”是状语后置句,“逆顺”应理解为“叛逆和归顺的利害”,“示以威福” 是状语后置句,“率”应理解为“全部”,句意。第二句中,“嬖”应理解为“宠妾”,“陷”应理解为“陷害”,“窃取”应理解为“私下盗取”,“如故”应理解为“和原来一样”,“以(之)授仲宣”是省略句。【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后汉乾祐二年,考中进士,那一年十八岁。周显德初年,进入官场后,担任曹州济阴县主簿。后周显德年中,考功员外郎张义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宋朝初年,许仲宣赶赴朝廷听候调遣,宋太祖在便殿召见他,见他气貌雄伟,非常高兴,授官太子中允,同时派他知北海军。许仲考虑这里形势险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可以建立州郡,便绘制地图上奏朝廷,就升任潍州知州。当初,商议筹建牧马监,命令许仲宣巡行视察各州,找到了很多好地方。许仲宣跟随出征并州,掌管给养,四十多个州的资粮全能够调集。皇帝更加知道他能干。开宝四年,主管荆南转运事。等到征伐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军队几十万,供应不缺。南唐平定,靠运输粮饷的功劳升任刑部郎中。受职入朝谢恩时,召他升殿奖励表彰,赐给绯色的官服。九年,下诏主管永兴军府事。太宗继位,许仲宣升为兵部郎中,乘坐驿马召赴朝廷,赐金紫。授官西川转运使,恰值西南夷入侵掠夺边境,许仲宣亲自到大度河,以叛逆和归顺的利害相告,以威力和福运宣示,夷人全部归服。适逢言事官说,江南用兵时,许仲宣吞没国家钱财,因此召回朝廷,下令御史台搜集全部财务会计簿查对,总共几年才完毕,许仲宣没有欺骗和隐瞒。改任广南转运使,正值征伐交州,其地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达到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等人行军无纪律,许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请求罢兵。不等朝廷答复,就把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草拟文书告谕交州。交州就表示投降归附,派遣使臣献纳贡品。许仲宣又上疏待降罪,皇帝嘉奖了他。太平兴国八年,许仲宣任左谏议大夫。不久,召回,以本官暂时代理度支一职。淳化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许仲宣性情宽厚仁恕,洒脱而不约束白己的言行,有心计。当初,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县令养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印匣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则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结果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涵养器量。他曾经跟随征伐江南,都部署曹彬下令取来陶器几万件,给士兵做灯具。许仲宣预先料到准备好,按数交给他。他的才干就像这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4.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 “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 “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d.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15.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4. d 15. (1)岁月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的“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华流逝之意。(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3)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4)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5)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鉴赏能力。作答本题应明确题目要求: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针对选项,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本题d项,“暗含诗人的软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故选d项。【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情感的鉴赏能力。作答本题应明确题目要求: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写到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和下文“吾生如寄”写人生短暂。一起写出了年华流逝,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倚着阑干,愁怀难遣。词人饮酒之所以醉,是由于内心积郁,愁肠百结;而仍醒,是因为胸中块垒难平,写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之愁。“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中“万斛愁”化用典故,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 “无处”一句,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离愁满江,竟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何况人呢?写出了诗人的满腔离别之愁绪。“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写到人生短暂,词人萍踪浪迹于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东,漂泊不定的感叹。“尚想三径菊花丛” 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归隐之心。“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词人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只能借我舟楫浮泛五湖,当一个钓鱼翁。写出了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承接上文归隐之意,写出了仍就不能归隐,表现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即可。【点睛】在历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就其考点来看不外乎考查诗歌鉴赏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大的考点。很多考生在回答此题时,应注意读懂诗歌。注意关注题目、注释关键的词句,鉴赏语言,理关系,明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_,_。(3)杜甫在登高中“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如建瓴走坂、百川东注,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答案】 (1). 飞来山上千寻塔 (2). 闻说鸡鸣见日升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风急天高猿啸哀 (6). 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塔”“鸣”“豗”“砯”“啸”“渚”。【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鸿章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无济于事的。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甚至苦心孤诣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被罩在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种痛苦,倒不如使其速朽,让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散去。17. 下列各句中与“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b.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c.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d.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b. 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c. 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d. 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0059: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ethodologies to evaluate the resistance of biometric systems to morphing attacks
- 内蒙古大学数学试卷
- 奶粉品尝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米字支撑施工方案(3篇)
- 鹤壁路面开槽施工方案(3篇)
- 感恩业主品牌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挖碴装车施工方案(3篇)
- 药械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新材料作文题目及答案
- 代谢性脑病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 五年级阅读理解(通用15篇)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学与文学 寄予植物的情怀
- 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 Unit 11 Lesson 1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现状及进展
-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6年级全)
- 整改通知书(模版)
-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拓展分析课件
- 史记导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路基压实度检验汇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