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含解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下列观点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b.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c.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d.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题干中所述法家思想,主张变革,选项c中主张加强君主权威,符合法家思想,正确;选项a中强调君臣父子之礼,符合儒家思想,排除;选项b强调“无为”,是道家思想,排除;选项d认为攻伐为天下大害,符合墨家思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诸子百家主要思想的掌握。2.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儒学成为了正统思想b. 民主意识的萌发c. 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d. 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理学强调忠义,南宋末年出现大量节义之士是因为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因此选项d正确;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选项a排除;民主意识的萌发是在明末清初,排除选项b;陆王心学在明代影响较大,排除选项c。【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南宋”“节义”的解读,能与程朱理学思想相联系。3.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由此判断,材料所述“那个时代”a. 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b. 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c. 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d. 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可知此人是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物,选项a正确;文艺复兴时期进化论尚未广泛传播,排除选项b;经典力学体系是牛顿创立,其生活的时代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排除选项c;选项d显然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解读出这是对但丁及其作品的描述。4.马丁路德认为“原罪”使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从本质上看,这一观点a. 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 宣扬信仰圣经即可得救c. 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d. 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人是信仰的主体,因信称义,而“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赎罪券,排除选项a;材料主旨是人在信仰中的地位,而非圣经,排除选项b;选项c不是马丁路德主张的本质,排除。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 人民主权说b. 社会契约论c. 自由平等说d. 天赋人权说【答案】a【解析】【详解】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废除,这显然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故a项正确。社会契约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础上订立社会契约,大家都应遵守,故b项错误。而题干显然没有涉及到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说的相关内容,故c和d项错误。6.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风格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可知张芝的书法是草书,选项d是草书,正确;选项a是篆书,排除;选项b是隶书,排除;选项c是楷书,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解读出这是草书,然后根据选项所列找出草书体即可。7.某绘画体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以金石入画。这一绘画体系的作品a. 体现了寄情山水的消极思想b. 强调表现个性和借物抒情c. 着力于客观事物的逼真摹写d. 反映了文化平民化的倾向【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以诗如画”“以书入画”和“以金石入画”三个阶段反映出这个绘画体系是文人画,注重个性表达;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选项b正确;“寄情山水”属于山水画,排除选项a;选项c是素描特点,不注重主观意识,排除;反映文化平民化的是风俗画,不能反映出文人画高雅的艺术情趣,选项d排除。8.有学者评论道:“没有一部著作使自然科学的结构发生如此重大变化这种情况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下才能发生:实验和观察、机械主义的哲学和先进的数学方法被揉合成一个自身完整的、能够用各种可能的实验加以证实的思想体系。”该著作a. 揭示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c. 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d. 解释了微观物体运动的规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实验和观察、机械主义的哲学和先进的数学方法被揉合成一个自身完整的、能够用各种可能的实验加以证实的思想体系”可知,该著作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揭示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选项a正确;牛顿并不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排除选项b;爱因斯坦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选项c排除;普朗克量子理论解释了微观物体运动的规律,选项d排除。9.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是生物学的一场革命,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其深远意义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这说明生物进化论a. 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 成为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c. 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d.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其深远意义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可知,材料强调进化论对人们思想方面的影响,因此选项d正确;生物进化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必然联系,排除选项a;材料并未强调进化论对社会革命的影响,排除选项b;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10.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a. 倡导君主立宪政体b. 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c. 积极倡导科学救国d. 坚持变法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严复“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认为一个民族、国家会因为僵化落后而被淘汰,可见其主张变法挽救民族危亡,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严复主张哪种政治制度,选项a排除;选项b只是表象,排除;严复主张变革救国,而非科学救国,排除选项c。11.1918年,陈独秀撰文指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其本质意图是a. 彻底否定封建伦理道德b. 强调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c. 号召中国开始制度革新d. 说明孔子学说不符合现代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可知陈独秀主张革新,而且认为只能用西方思想进行革新,彻底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排除选项b;陈独秀主张思想革新而非制度革新,排除选项c;选项d与题无关且不符合实际,孔子学说中的部分思想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和谐,排除。12.他们敢于冲破“成例”的束缚和“群议”的阻挠,“仿效西法”,虽“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但终因“舍本图末”,“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a. 主张维新变法b. 坚持“中体西用”c. 提倡民主科学d. 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成例”、“仿效西法”、“ 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 “舍本图末”等信息可知“他们”指的是洋务派,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选项b正确;维新变法主张更改政治制度,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选项a;提倡民主科学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内容,与材料中“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不符,排除选项c、d。13.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某项主张时说,中国革命不能停留在“媲迹于欧美”。当时欧美贫富差异巨大、阶级矛盾严重,中国应“睹其祸害于未萌”,“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下各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 反对帝国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b.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 实行平均地权,解决贫富分化问题d. 确保主权在民,巩固民主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应当避免出现欧美社会的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状况,因此他主张实行平均地权,解决贫富分化问题,选项c正确;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并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排除选项a;孙中山是想避免出现类似于欧美社会的问题,建立民主共和并不能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排除选项b;主权在民并不能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排除选项d。14.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该文章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这是其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观点,选项c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人民民主专政均未提及中国革命分两步的主张,排除选项a、b、d。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的这番讲话a.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c.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试一试市场经济中的东西,这一番讲话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选项b正确;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选项a排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共十三大提出的,选项c排除;选项d时间是80年代,与南方谈话时间不符,排除。16.20世纪70年代,国外媒体评论道:“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中国掌握了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这是因为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袁隆平培育“南优二号”成功c. 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d.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掌握了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并结合时间“20世纪70年代”可知,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选项d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而且不属于火箭领域,排除选项a;选项b与火箭无关,排除;近程导弹仿制成功是在196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点睛】解题关键是能根据材料“中国掌握了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并结合时间“20世纪70年代”判断出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17.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这是我国当时a. 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 建立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需要d.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涉及的专科院校名称以及时间1952年可知,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刚刚恢复,“一五计划”即将展开,因此“八大学院”是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设立,选项b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专科院校无法体现完整国民教育体系,排除选项c;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8.在某一派别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下列作品风格与该派别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一作品重在写实,而且注重对光的捕捉,符合印象派作品特征。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选项a;欧也妮葛朗台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排除选项b;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画作,c为正确选项;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排除选项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描述,判断出题干作品是印象派作品。19.让保罗萨特创作于1943年的戏剧禁闭中,描写了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在旋转木马上,永远互相追逐,又永远追逐不到的痛苦情形。最终,剧作以其中一灵魂加尔森无可奈何地说:“好吧,让我们继续下去吧”一言收场。下列哪一作品与禁闭属于同一流派a. 西风颂b. 大卫科波菲尔c. 苹果车d. 等待戈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禁闭是现代主义文学,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选项d正确;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流派,排除选项a;大卫科波菲尔、苹果车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选项b、c。【点睛】解题关键是对19世纪以来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的掌握。20.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美国电影童星秀兰邓波儿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明了a. 电影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b. 童星深得美国人民喜爱c. 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d. 罗斯福借助电影推行新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童星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由此可知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是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选项a;选项b是表象,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并能结合材料时间解答。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2分、22题、23题各14分,第24、25题各10分,共60分。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儒把儒学发展成为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已走向极端,背离了“天人合一”的古训。于是一些明儒高扬人欲,并认为人欲即是天理,这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李贽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顶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摘编自孙开泰李贽反道学思想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他所谓的“天下之法”,也就是使天下之人都能”自私”、“自利”,或都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之法。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存在的缺陷及明代儒学新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反道学”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新儒学尽管影响很大,但并没有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分析其原因。【答案】(1)缺陷:“存天理、灭人欲”走向极端。(或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过分强调天理来压制人欲)。表现: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或认为人欲就是天理)。(2)观点: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反对将儒家经典作为万世至论。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3)主张: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发挥学校的议政作用;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以法律保障私有权利。(4)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阻碍;新儒学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或没有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解析】【详解】(1)缺陷:根据材料可知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背离了“天人合一”的古训,即“存天理、灭人欲”走向极端。表现:根据材料“一些明儒高扬人欲,并认为人欲即是天理”可知,明代儒学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或认为人欲就是天理)。(2)观点:根据材料“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可知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根据材料“六经、语孟”“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可见李贽反对将儒家经典作为万世至论。经济根源:根据所学可知,礼制思想出现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3)主张:根据材料“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可知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根据材料“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可见黄宗羲重视发挥学校的议政作用;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主张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黄宗羲提出的“天下之法”实质上是以法律保障私有权利。(4)原因:根据题干要求,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解答。具体而言,从政治角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从经济角度,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阻碍;从思想角度,明清时期新儒学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或没有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22.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材料二 为了唤醒民族自觉与建构民族认同,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他明确地指出,当今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摘编自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1919年提出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中华民族,由此屹立于世界主权国家体系与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国家之冠的思想。孙中山指出“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在此之后,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变,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多元一体的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摘编自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思想的进步之处。(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观点。(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答案】(1)观点:对西方侵略的强烈愤慨;中国幅员辽阔、自结自足,强于他国;认为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西学的传播。(2)进步之处:民族自觉意识加强;中华民族观念形成。(3)中华民族应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内各民族平等(五族平等);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相伴而生。(4)作用: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启蒙,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国家观念的形成。(答出其中任意3点)【解析】【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可知作者对西方侵略的强烈愤慨;从材料中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幅员辽阔,“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自结自足,强于他国;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即认为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原因:根据材料出处“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可知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民族危机的加深;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作者仍然具有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作者得出导致西方侵略中国的原因是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可知作者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2)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为了唤醒民族自觉与建构民族认同”,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可见梁启超民族自觉意识加强,也说明中华民族观念形成。(3)主要观点:根据材料“提出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中华民族,由此屹立于世界主权国家体系与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国家之冠的思想”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华民族应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应当“建设一大中华民族”,在此背景之下“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变,即由五族的平等、共和向一个多元一体的强大、繁盛的中华民族的积极目标转化”,可见孙中山主张国内各民族平等(五族平等),而且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相伴而生。(4)作用:根据三则材料可知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逐渐形成,其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从经济角度来看,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思想角度来看,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启蒙,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从整个民族国家来看,民族意识的形成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国家观念的形成。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上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镜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百度百科“浪漫主义”材料二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1850年雨果发表的追悼词材料三 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但他们的作品映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百度百科“现代主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及其所属文学流派。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在创作手法和情感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点:以现实为基础;用比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字句考究力求完美;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2)文学家:巴尔扎克流派:(批判)现实主义;社会现实: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矛盾尖锐。(3)创作手法:采用荒诞、抽象的创作手法;情感:表达一种消极、悲观、失望的情感和思想。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世界性经济危机(4)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文学作品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进步的文学对历史有推动作用。【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浪漫主义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可知以现实为基础;“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可知在创作手法上,浪漫主义用比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根据材料可知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直白夸张,主要抒发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2)文学家:根据材料“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可知这部著作是人间喜剧,因此文学家为巴尔扎克。流派:巴尔扎克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社会现实:根据所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反映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3)创作手法:根据材料“但他们的作品映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抽象的”,可知现代主义绘画采用荒诞、抽象的创作手法;情感:根据材料“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可知现代主义绘画表达一种消极、悲观、失望的情感和思想。原因:根据所学可知,现代主义绘画出现于20世纪,从材料中“精神创伤”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失望,这些情绪通过绘画表现出来。(4)关系可从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学作品是现实的反映);文学作品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进步的文学对历史有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回答。24.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从划分学区、各级学校及其课程设置,直到海外留学等有关教育规划作了明确的规定。1879年,重新颁布了以美国教育制度为样板,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令,其特点是中央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尊重地方的自治和自由。1886年,日本建立了以小学为基础、连贯的学校系统和类似于普鲁士的双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小学教育使大多数国民养成誓死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大学和实业学校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这样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城,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摘编自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2)对日本近代化而言,明治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特点: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政府积极推动,不断调整;注重教育公平;地方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权;培养科技人才与效忠国家相结合;改革的渐进性;改革较为系统完善。(2)促进近代化:倡导文明开化,培养了科技人才;提高了国民素质;阻碍近代化:强化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可见日本在教育改革中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日本颁布的学制“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可见其改革注重教育公平;根据材料“中央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尊重地方的自治和自由”可知,日本地方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权;日本的教育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
- 《舟夜书所见》课件
- 高危儿的护理个案
- 公司生产部门安全培训课件
- 乳酸钠林格课件
- 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护理
- 公司法徐晓松课件
- 物业行政部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男儿当自强》课件
- 《珍珠泉》课件教学课件
- 智慧加油站物联网综合管控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 2025年甘肃省公职人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花岗岩铺设方案
- 2025年护理疼痛试题及答案
- 年产5万吨氧化铁新材料(磁性材料及锂电材料)项目报告书
- 江苏南京2020-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53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2025年电梯安全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涂装工·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AI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洞察报告
- 荧光分析技术第二章荧光信号机制讲课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