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知识积累(19分) (共6题;共19分)1. (3分)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倘若抹杀舍身求法诓骗脊梁_miozh埋头苦干省悟_茫_粉2. (2分) (2019淮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幸运之神的闪光犹如天空中灿烂的银河,虽然它由大量微弱的点点繁星组成,可是整体来看却清析明确,辉hung璀璨,所以,美德的积累不会因为其过于平凡琐碎而_(无足轻重 无可厚非),正相反,恰恰是因为那些许许多多小的成就与优点,使他们的拥有者最终走上幸运的康庄大道。(1) 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hung灿烂辉_璀璨(2) 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_改为_(3) 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所以,美德的积累不会因为其过于平凡琐碎而_(无足轻重 无可厚非)3. (2分) (2019九上义乌月考) 某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A . 至乐无声唯孝悌B . 流觞韵事足千秋C . 来听渔鼓唱前朝D . 愿无忘名士风流4. (6.0分) (2017九上武威期末)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_,_。(李清照武陵春) (3) 过尽千帆皆不是,_,_。(温庭筠望江南) (4) 辛弃疾破阵子中表达古代中国读书人最高攻治理想的句子是:“_,_。 (5) “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耕作的农民。在观刈麦一诗中有相似意境的诗句是:_,_。 (6)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_,_。 (7) 咏梅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_,_。 (8) 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与世无争的句子是:_,_。 5. (2分) 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敕勒歌。B .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为题目。C .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D . “诗书”一般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各类经书。6. (4分) (2019黄岩模拟) 古诗文阅读 (甲)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节选)苏轼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乙)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 , 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陋邦:这里指黄州。那忍触:指不忍见。市井人:商人。鬻(y):卖,这里指买。瀹(yu):浸渍。夤(yn)缘:循沿。(1) 古汉语词典中“适”主要有以下几种义项,你认为“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句中“适”应选哪个义项( ) A . 正好、恰好,如“适与野情惬”(鲁山山行)B . 女子出嫁,如“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C . 到去、往,如“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D . 适合、适宜,如“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2) 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此 木 不 为 人 所 喜 稍 稍 伐 去 以 予 故 亦 得 不 伐(3) 下列选项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主虽市井人 虽乘奔御风(三峡)B . 晚乃步出城东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 . 以后会未可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D . 则园已易主 移风易俗(成语)(4)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5) 甲诗前四句推测了海棠花的_,乙文则写到了海棠花_的特点。 (6) 乙文“既饮”以下写野游细事,灵动自然,率意挥洒。请概括这些“细事”。 (7) 同在定惠院,诗和文表现出的作者心境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二、 阅读(41分) (共6题;共41分)7. (2分) (2019九下台州开学考) 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苏文纨和方鸿渐是大学同学,她颇有意在回国坐船期间,给方鸿渐一个亲近的机会。没提防被同舱的鲍小姐抢了先。B . 鲍小姐由未婚夫出资到伦敦学产科。在回国的船上,与方鸿渐发生一夜情后,她便抛弃了方鸿渐,做好上岸后见未婚夫的准备。C . 唐晓芙是方鸿渐认真爱着的“真正的女孩子”。两人在苏文纨家相识,后因误会分手;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听说她去了内地。D . 在三闾大学,刘小姐故意把剧本借给方鸿渐,希望方鸿渐借还书的机会去看她。方鸿渐虽不情愿,但依照礼尚往来,还是亲自去还书。8. (3分) (2019八上顺德月考)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题目。 (1)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_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受到开明的教育,理智冷静,善于分析。蒋介石曾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8万元要他的首级。_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头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凸出。南京虽然悬赏25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_他急躁而又谦虚,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英勇善战,行军神出鬼没,口才好,威望高。(2) 结合文中划线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3)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9. (11.0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衣橱母亲不让别人动她的衣橱。那一次,我接她去我家,弟弟把汽车都发动好了,却迟迟不见母亲出来。我等得心急,就跑进屋催促,只见母亲正埋头在衣橱里找什么。“我想穿上你在北京给我买的那件毛衣。”母亲说。我要动手帮她找,母亲不让,担心我会给她翻乱了。我这才发现,衣橱里的东西都摆放得很有条理。母亲指着衣橱解释说:你给我买的衣服在这边,那边两摞,是你大姐和二姐的。在我的惊诧中,母亲慢慢换好衣服,又对着大镜子照了照,才满意地朝外走去。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毅然独自拉起了家庭的大车,车上载着我们兄妹七人。最苦的那十几年,母亲从未穿过新衣,却把我们收拾得干净整洁。我10岁那年冬天,冻伤了脚。为了赶在大年初一让我有新棉鞋穿,母亲三十晚上还在忙碌。那幅画面至今还历历在目:15瓦的灯泡下,严重贫血的母亲坐在马扎上,握着锥子和线上鞋底,弓着腰、低着头,鼻尖上沁满细密的汗珠但第二天清晨,母亲已经精心收拾好自己,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身上的旧衣服洁净平整,在院里庄重地燃响新年的第一串鞭炮。母亲爱我们,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像她一样,从小就要坚强美丽,自信勇敢,不被任何困难压倒。那一年,排行最小的弟弟也考上了警官学校,至此,我们兄妹七人中有四个考上了大学。母亲终于不再改我们的旧衣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日子里,我们不顾母亲说浪费,不断给母亲买东西,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回报她的养育之恩。许多时候,我们都忘了自己曾给她买过什么,但她却记得一清二楚。冬天来了,她会对前去看望的我撩起裤脚说:“你买的袜子,还很暖和,真的很厚实啊!”二姐去了,她会挽起袖口,对二姐说:“你买的这件保暖内衣,现在还很合身。”大姐来了,母亲会拿出鸭绒袄,对大姐说:“你选的这个样式,今年还很时兴呢!”衣橱里的那三摞衣服,是母亲的宝贝,去哪个女儿家,就穿哪个女儿送她的衣服。她说,这都是孩子们的一片心,穿在身上,才能知道孩子们的好,记着孩子们都是多么懂事。于是,每一次,当母亲衣着光鲜地站在我家门口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报答我们来了。可是,作为儿女,我们给予含辛茹苦母亲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啊!一想起这些,泪水就盈满我的眼眶。(作者:伊沫;有删改)(1) 母亲为什么不让别人动她的衣橱? (2) 母亲用哪些行动告诉子女“要坚强美丽,自信勇敢”? (3)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饱含的情感。 在院里庄重地燃响新年的第一串鞭炮。这件保暖内衣,现在还很合身。(4) 如果把结尾的“泪水就盈满我的眼眶”换成“我的眼眶就盈满泪水”有什么不好? (5) 文中子女的行为给你带来了哪些“孝敬”方面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10. (11.0分) (2019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上海是怎么来的?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上海这个地方的行政地位逐渐上升。到了近现代,地理因素在上海的快速发展中进一步突显出来。上海的“江海之会”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哪个江?长江。哪个海?东海。黄满江的出海口连接着长江,长江又与东海交汇。长江有6300公里,位于世界第三,整个长江流域经由它对上海的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水运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运输手段。通过水路上海可以方便联系到浙江、江苏,靠海又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同时,上海还处在中国南北之中。以前,有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桐油,二是猪繁。当时由于没有化学人工合成品,全世界船只防腐蚀涂料主要是用长江流域山区出产的桐油制造的,而中国相油几乎全部从上海出口。至于猪暴,即猪脖子上的可以用来做刷子的毛,都要从迢迢千里之外的产地四川、湖南聚集到上海出口。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人口的持续增长。上海刚开埠时总共有50多万人口,到1900年人口突破100万,到解放初户籍人口达到500万,这一速度比历史上巴黎、伦敦的都要快。人从哪里来?主要靠的是移民。上海的移民大多来自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是以往一千年间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地方,他们一般文化层次比较高,基本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这也为上海人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良好的契约精神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文化体现出多元交融、海纳百川的特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1) 第段介绍了下列信息:上海成为居民点的原因;_;_。 (2) 第段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3) 第段列举了桐油和猪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说明这两种商品的产地都非常偏远难以运输。B . 说明这两种商品在世界贸易上具有重要地位。C . 说明这些商品都必须聚集到上海,然后才能出口。D . 说明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之中,拥有重要贸易地位。(4) 根据上下文,第段不能与第两段调换位置,请简要说明理由。 11. (4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12. (10.0分) (2019三门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林逋小隐自题)(乙)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选自宋史林逋传)(丙)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选自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1) 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2) 解释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词语。 (孤)少孤(_)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_)(趋)弟趋荣利(_)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_)(善)逋善行书(_)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_)(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何不录以示后世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B . 其词澄浃峭特 其真无马邪(马说)C . 盘旋久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D . 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4) (甲)诗中林逋说自己“清深趣有余”,(乙)(丙)两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他的这种“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 (乙)文中说“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