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白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表明a. 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b. 西周的分封制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c. 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信息体现了分封制,材料中“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体现了宗法制,材料体现了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硃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b. 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c. 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d. 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从时间上分析,该事件发生在清雍正年间,事件的内容涉及到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和皇帝的硃批,这些内容和军机处的机构运行机制没有关系,因此选择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3.日本老兵稻垣三郎在回忆徐州会战的文章中提到“绑在机枪上的少年兵”。日军当时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阵地,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指挥官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准备在国际舆论上渲染。但当他们得知真相后,立即放弃了这一想法。下列对日军放弃该想法的原因的历史想象,合理的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少年兵为与阵地共存亡而将自己绑在枪架上日军担忧中国人的凝聚力因少年兵事件更为增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标志应为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等地的失守,晚于题目中“徐州会战”的时间(1938年初),故错误;此阶段,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暴行采取绥靖政策,直到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才形成,故项错误;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选择d项符合题意。故该题正确答案为d。4.“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a.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 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d. 战略反攻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民国三十五年”可知是1946年,由“鄂中”知是中原地区,综合两点信息可知是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故b项正确。考点:解放战争的过程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过程的阶段特征的掌握。5.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 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a.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 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答案】c【解析】材料“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指的是在意识形态上作为社会主义标签的“计划”经济和平等原则给了资本主义以改革的灵感。战后西方各国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就是借鉴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故c项符合;a项是苏俄借鉴资本主义的市场,与题意无关,a项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无关,b项排除。d项强调减少福利开支,故d项排除。点睛:福利制度是西方国家为了缓解社会危机,体现资本主义人道主义一项重要政策,但它往往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同时也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当政府财政难以承担时,就又带来了社会危机,因此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降低了福利方面的支出。6.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这涉及到的是商品的流通领域,而商品的流通需要的是商品生产的支持,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商帮发展缺少根基。故此题应选项。考点:中国的商帮点评: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晋商等7.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c.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d.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现了近代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可知“三次热潮”都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c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排除a;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排除b;d项明显错误。故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8.近代铁路、水运、航运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近代中国迅速走向富强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交通工具的进步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未能使中国迅速地富强起来。因此,正确,错误,故答案为a。9.南宋学者黄斡在朱子行状中指出,“自周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由此可见,黄斡认为除孔子外,对儒家经典贡献最大的是a. 孔子和荀子b. 孟子和朱熹c. 孟子和二程d. 二程和王阳明【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选于黄斡的朱子行状,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因此黄斡认为除孔子外,对儒家经典贡献最大的是孟子和朱熹,故b项正确,a项排除;二程和王阳明都不符合材料,故cd项排除。10.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可知该项发明促进了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故排除航海方面的b项、军事方面的d项;a项早在8世纪中期即已传入西方,早于“科学复兴”、“精神发展”的时间,故排除;印刷术于14世纪末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题目中的信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相符,故本题应选c项。11.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 驱除鞑虏b. 创立民国c. 平均地权d. 扶助农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孙中山指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 “一劳永逸之计”,把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即民生主义,即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12.康德说:“唯有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才能给人类带来启蒙。”康德的论述主要是a. 强调自由是天赋人权b. 推崇理性主义的精神和原则c. 倡导以自由为核心的思想启蒙d. 主张建立民主体制维护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唯有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才能给人类带来启蒙”表明康德推崇理性主义的精神和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天赋人权、民主体制,故ad项排除;c项包含在b项之中,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在新中国从建国初被孤立到今天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中,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1961年,第16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的重大突破。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恢复联合国正确解释中国代表权问题。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决议。羊城晚报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又不是超级大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材料一反映了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上曾存在哪两种势力和立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基辛格任国务卿时,美国在对华外交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势力和立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持反对立场,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国家持支持立场。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实力的壮大,美国地位受到冲击。(2)问题:反映了世界局势的多极化。举措:美国总统访华,改善中美关系。意义: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解析】【详解】(1)势力和立场:根据“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得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持反对立场,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的国家持支持立场。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实力的壮大、美国地位受到冲击等角度分析总结。(2)问题:根据“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得出反映了世界局势的多极化。举措:结合所学,基辛格任国务卿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关系。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可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的影响分析解答。14.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 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与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自然延续,而是在被迫回应西方挑战和适应新的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存在着发生变异的文化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其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绝然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文化。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材料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人就已朦胧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的新型知识分子较之于开明士大夫,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的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材料三 l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等文,明确提出社会的改造应当置于国民尤其青年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而新青年应有的新人格新价值应当包括科学、平等、进化、进取等现代观念。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获取了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答案】(1)封建文化或农业文化。(2)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祖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成为普遍的心理趋向;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深刻;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留学生人数大增。(3)救亡图存危机意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强国富民进取精神。【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其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绝然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是农业文化。(2)据材料二“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即可概括: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祖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成为普遍的心理趋向;知识分子的认识更为深刻;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留学生人数大增。(3)据材料三“提出社会的改造应当置于国民尤其青年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而新青年应有的新人格新价值应当包括科学、平等、进化、进取等现代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强国富民进取精神。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农业文化模式特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特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丙二醇甲醚(PM)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标签UV油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保湿护发素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客房节前应急预案
- 差量法在有机计算中应用试题
-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中图版2012
- 版权声明撰写合同
- 活动二 木偶戏表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沪科黔科版
-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合同
- 头道汤的课件
- 护肤品分析与讲解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新闻记者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五版)课件 第二章 抽样设计
- 我的家乡广东东莞
- IP语音电话系统方案
- 【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探析8100字(论文)】
- 沟通的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高海拔地区常见疾病与适应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