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1)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数学表达式v=c/t(2)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反应速率,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外界条件的变化对v正、v逆的影响升温、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只是增大的倍数不同而已。增加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逐渐增大;加催化剂可同倍数地改变v正、v逆。(注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非v正增大,v逆减小。),化学反应速率,课堂练习,1(1993年上海市高考题)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一定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和v(逆)都增,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C.降温,v(正)和v(逆)都减少,且v(正)减少倍数大于v(逆)减少倍数D.增加c(N2),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化学反应速率,C,2(1997年上海市高考题)C+CO22CO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化学反应速率,A,3(1)制Fe(OH)2采取怎样措施可延缓其被氧化?(2)学生实验制C2H4的仪器为何换成大试管?(3)实验室制C2H2,采取什么措施减缓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答案】(1)配Fe2+的水溶液煮沸除O2Fe2+溶液盖一层油滴管吸满NaOH溶液,伸入Fe2+液面以下;(2)反应物量少,更易集中加热,升温快;(3)大块电石、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分液漏斗滴加。,4.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CH3COCH3+I2CH3COCH2I+H+I-,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v=2.7310-5c(CH3COCH3)c(H+)单位:mol/(Ls)25时,如果c(I2)、c(CH3COCH3)、c(H+)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01mol/L、0.1mol/L、0.01mol/L,求:(1)反应开始时的速率;(2)当溶液中的I2消耗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通过计算回答)?,化学反应速率,【解题回顾】此题为信息题,解此题时,应认真学习题给信息,用所给信息解答,不能凭经验: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应根据公式具体计算。,V=2.7310-8mol/L,快,5.(2003年高考化学试测题)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表中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数据)请填空回答:(1)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2)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MgO氧化膜厚y属型,NiO氧化膜属y属型(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3)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更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其理由是:。,化学反应速率,【解析】金属因高温氧化反应,遭到破坏是常见的一种腐蚀现象;但不同的金属因其所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程度(这里用氧化膜厚)不同,它的耐腐蚀性不同。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表示,也可由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故金属的腐蚀速率可以用其氧化膜的生长速率表示。根据题中表列数据,可以导出以下关系式:Mg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0.05atNi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bt1/2前者为直线型,后者为抛物线型。这表明y随时间t的增长比y随时间t增长得慢,所以镍的耐高温腐蚀性比镁要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研究对象(逆)可逆反应动态特征(动)可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明本质(等)v正=v逆0结果(定)各组分含量不变,反应物转化率最大平衡移动(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等效平衡(同)外界条件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方向(正向、逆向、双向)达到平衡状态相同,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高一化学年级组:,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1)直接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间接标志: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各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课堂练习,6PCl5(g)PCl3(g)+Cl2(g)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通入含37Cl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之前,PCl3中37Cl的百分含量是否会比原平衡增加?说明理由。7.(2003年上海高考题)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逆(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答案】增加,通入含37Cl较多的氯气,平衡向左移动,生成含37Cl的PCl5又分解为含37Cl的PCl3。,AC,3、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1)等效平衡原理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2)等效平衡规律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3、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1)等效平衡原理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2)等效平衡规律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加入量,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类: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半边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8.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浓度,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维持wmol/L的是()A4molA+2molBB2molA+1molB+3molC+1molDC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D,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答案】D【解题回顾】真正理解等效平衡原理和类型,并掌握解题技巧极限法或虚拟法。,延伸拓展,9.(2003年江苏高考题)、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mol。,化学平衡特征和标志,1-a,3a,(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mol,y=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兄妹四人分配财产协议书
- fidic交钥匙工程合同范本
- 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协议书
- 二手电器买卖合同协议书
- 农村建房房保修合同范本
- 使用权车位转让协议合同
- 临床执业医师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 难点详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题库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GB/T 4666-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 GB/T 15166.4-2021高压交流熔断器第4部分: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3477.17-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7部分:弹性恢复率的测定
- 送达地址确认书(完整版)
- 四川滑雪场商业综合体设计方案文本含个方案 知名设计院
- 日立电梯常用零配件价格清单
- 单位人事证明(共7篇)
- 水泵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保密管理-公司涉密人员保密自查表
- 日常安全检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