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实验 报告册 班级:环境工程10-1 姓名:李南科 学号: 指导老师:王显祥目录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三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四 摩尔电导的测定实验五 乙醇乙酸乙酯双液系相图 实验六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七 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用恒温式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焓 2.明确燃烧焓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3. 熟悉热量计中主要部件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4学会雷诺图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基本原理 由恒容过程测得的热Qv和由恒压过程测得的热Qp之间有如下关系: Qp=Qv+(PV) (1) 或 H=U+(PV) (2)对理想气体:Qp=Qv+nRT (3) 或 H=U+nRT (4) WMQv=(VC+K)T-ql-qmr(5)=H为过程的焓变化,U为过程的内能变化;P、v、T分别为反应体系的压力,体积和温度;n为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 M为待测物质分子量;W为样品重;V为介质水体积;为介质水密度;c为介质水比热;K为量热计的水当量;即量热计本身的热容量;q为点火丝的燃烧热值(镍铬丝为3242Jg-1,铁丝为-6694 Jg-1),即单位质量的点火线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m为燃烧掉的点火丝的质量,Q为 棉线的燃烧热值(-16.7kJg-1);M为棉线的质量。T为由贝克曼温度计测出并经雷诺图校正过的温度变化值 三、仪器试剂 氧弹式卡计一套; 氧气钢瓶(带减压器); 点火控制器一台; 点火丝; 贝克曼温度计一支; 游标卡尺;直尺; 水银温度计(0-100);苯甲酸(量热基准试剂);萘(分析纯); 压片机;万用表; 分析天平四、实验步骤 1热量计的水当量K(即总热量的测定)(苯甲酸)样品压片 用台平称取苯甲酸0.6克,装入清洁干燥的压片机模内,徐徐旋进手柄,直到压紧。取出压好的样品片,轻轻抖去掉附着的松散粉末,并做必要的加工,以便栓点火丝,然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 充氧气安装热量计数据测定测定萘的燃烧热,重复1-4的步骤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苯甲酸:燃烧丝的长度:5.308cm 残丝的长度:2.140cm 苯甲酸重:1.0385g 外筒水温: 0.0241g 室温:23.5序号前期温度读数(1mim/次)中期温度读数(0.5mim/次)后期温度读数(1mim/次) 13.2613.273.64923.2623.293.67533.2643.3163.69943.2643.3393.72253.2643.3693.74663.2643.4153.76973.2643.4433.79183.2653.4763.81393.2663.5043.836103.2663.5313.858113.5523.88123.572133.59143.606153.621 时间(min)温度T萘:燃烧丝的长度:10.00cm 残丝的长度:5.214cm 苯甲酸重:0.6029g 外筒水温: 0.0173g 室温:23.5序号前期温度读数(1mim/次)中期温度读数(0.5mim/次)后期温度读数(1mim/次)13.1683.1943.44423.1833.1973.45933.1873.2183.48143.1873.2373.49853.1883.2443.51663.1863.273.52773.1893.2863.53983.193.2953.56593.1893.333.579103.1863.3553.595113.3773.606123.393133.407143.419153.43 时间min温度T由以上两图可知在此次试验中,在10min中之前处于平缓阶段,随后温度始终呈上升的趋势,并没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本次实验结果存在误差。实验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2.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3.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二、实验原理Tf Tf* Tf Kf mB (1)Tf 为凝固点降低值,Tf*为纯溶剂的凝固点,Tf为溶液的凝固点,mB为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Kf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MBKfWA/WBTD103 (g/mol) (2) 全部实验操作归结为凝固点的精确测量,其方法是:将溶液逐渐冷却成为过冷溶液,然后通过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本实验测纯溶剂与溶液凝固点之差,由于差值较小,所以测温采用较精密的SWC-数字贝克曼温度计。三、仪器试剂 凝固点测定仪1套; SWC-数字贝克曼温度计1台;分析天平;普通温度计(-5050)1支;压片机1台;25mL移液管1支。四、实验步骤 1. 仪器安装2.调节寒剂的温度 3.溶剂凝固点测定用移液管向清洁、干燥的凝固点管内加入25mL环己烷,并记下环己烷的温度,插入贝克曼温度计。先将盛环己烷的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上下移动搅棒(勿拉过液面,约每秒钟一次)。使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过冷到水凝固点以下时,要快速搅拌(以搅棒下端擦管底),幅度要尽可能的小,待温度回升后,恢复原来 的搅拌,同时用放大镜观察温度计读数,直到温度回升稳定为止,此温度即为环己烷的近似凝固点。 取出凝固点管,用手捂住管壁片刻,同时不断搅拌,使管中固体全部熔化,将凝固点管放在空气套管中,缓慢搅拌,使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降至比粗测凝固点低0.5时,快速搅拌,待温度回升后,再改为缓慢搅拌。直到温度回升到稳定为止,记下稳定的温度值,重复测定三次,每次之差不超过0.003。4.溶液凝固点测定取出凝固点管,使管中环己烷溶化,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重约0.18g萘,样品加入到凝固点管中,待全部溶解后,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与纯溶剂相同,先测近似的凝固点,再精确测定。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五、数据记录与处理环己烷(溶剂) 萘(溶液)时间(t)温度()时间(t)温度()时间(t)温度()时间(t)温度()55.9261955.49955.9461955.494105.9462005.494105.9352005.488155.9352055.488155.922055.48205.922105.48205.9112105.496255.9112155.496255.8972155.507305.8972205.507305.8842205.511355.8842255.511355.872255.521405.872305.521405.8562305.529455.8562355.529455.842355.534505.842405.534505.8272405.538555.8272455.538555.8162455.545605.8162505.545605.8082505.554655.8082555.554655.8042555.557705.8042605.557705.7962605.556755.7962655.556755.7852655.551805.7852705.551805.7682705.547855.7682755.547855.7532755.532905.7532805.532905.7422805.53955.7422855.53955.7352855.5271005.7352905.5271005.7232905.5161055.7232955.5161055.712955.511105.713005.511105.6993005.5071155.6993055.5071155.693055.481205.693105.481205.6853105.4561255.6853155.4561255.6813155.4381305.6813205.4381305.6663205.4471355.6663255.4471355.6553255.4291405.6553305.4291405.6323305.411455.6323355.411455.6123355.3941505.6123405.3941505.5953405.381555.5953455.381555.5623455.3651605.5623505.3651605.5543505.3491655.5543555.3491655.5373555.3321705.5373605.3321705.5293605.3181755.5293655.3181755.5253655.3051805.5253705.3051805.5173705.2981855.5173755.2981855.5083755.2911905.5083805.2911905.4993805.254温度平衡点:6.575T()温度平衡点:5.556T()环己烷质量:m环己烷=V=(0.7971-0.8879*10-3)*23.5=19.41g物质质量(g)凝固点测量值凝固点降低值环己烷(溶剂)19.41 6.5741.018萘(溶液)0.18 5.556M萘=Kfm萘Tfm环己烷=20100.1651.01819.41=167.01g实验三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类电极的构造、制备和使用; 2掌握盐桥的制备方法和它在电动势测定中的作用; 3掌握SDC型电极电位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测量下列原电池的电动势: (1)Hg(l) ,Hg2C12(s) | KCl(饱和) | H+(待测)Q, H2Q | Pt 求待测盐酸溶液的pH值。 (2)Hg(l),Hg2C12(s) | KCl(饱和) | AgNO3(0.02molkg-1)|Ag(s) 求Ag电极电极电位。 (3)Ag(s),AgCl(s)| KCI(0.02 molkg-1) | AgNO3(0.02molkg-1) | Ag(s) 求AgCl溶度积。 二、实验原理1电极电位及电动势: 原电池是由二个电极组成,即发生氧化作用的负极,发生还原作用的为正极。故原电池电动势值等于组成该原电池两电极的电极电位f的代数和。虽然电极电位的绝对值不能测量,但只要确定各个电极相对于同一基准的相对电位,利用相对电位的数值,就可计算任意两个电极所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现统一规定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基准,并规定任意温度下标准氢电板的电极电位为零。若将标准氢电极作为发生氧化作用的负极,给定电极作为发生还原作用的正极,组成原电池,规定此原电池的电动势为该给定电极的电极电位(称还原电极电位),其计算通式为: 还原态氧化态 =0f +RTnFlna氧化态a还原态=f=f+(1)a为活度,和0分别为给定电极的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R、T、F和n分别为气体常数、绝对温度、法拉弟常数和单位电极反应所需电子的物质的量。当溶液很稀时,活度a可用浓度c表示。= + - -+-=ff(2)2电极性质和制备 (1)醌氢醌电极 醌氢醌= 0 醌氢醌 -RTFln1aH+ (3)0 醌氢醌=0.6884-0.00074(t-25)f (4)-=(2) Ag电极Ag = 0 Ag-RTFln1aAg+ (5) 0 Ag = 0.7999-0.00097(t-25) (6)(3)Ag-AgCl电极Agcl = 0Agcl -RTFlnacl- (7)0Agcl = 0.0024-0.(t-25) (8)(4)甘汞电极 甘汞 = 0甘汞 -RTFlnacl- (9) Kcl 甘汞 = 0.2412-7.6* 10-4(t-25) (10)3SDC型电极电位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 开电源开关(ON),预热15分钟。 二 以内标为基准进行测量1、校验:2、测量:3、关机:三、仪器试剂 SDC型电极电位仪一台; 天平一台; 50ml、100ml烧杯各二个; 银电极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 甘汞电吸一支; 铂电极一支; 电炉(1000W)一台;AgNO3溶液0.02molkg-1; KCl溶液0.02molkg-1; HCl溶液待测; KCl饱和溶液; NaAc固体; 琼脂固体四、实验步骤 1盐桥制备 将50ml蒸馏水倒入100ml烧杯中,加入0.5g琼脂及0.5gNaAc加热搅拌,琼脂完全溶解后,稍冷却倒入U形管中,待完全冷却后使用。2用SDC型电极电位仪测量: (1)测量1号电池:将待测HCl溶液倒入50ml烧杯中,放入少量醌氢醌搅拌, 使之成为饱和溶液,插入已处理干净的铂电极及甘汞电极后进行测量。 (2)测量2号电池:将饱和KCl溶液倒入烧杯中,插入甘汞电极,再将AgNO3(0.02molkg-1)溶液倒入另一烧杯中, 用盐桥把两个烧杯连接起来,进行测量。 (3)测量3号电池:将上组中饱和甘汞电极由烧杯中取出,倒掉饱和KCl溶液用水洗净后,将烧杯用0.02molkg-1KCl溶液冲洗两次后倒入0.02molkg-1KCl溶液并插入已镀好的AgCl电极,进行测量。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室温:22.7电池号测定值(V)平均值一次二次三次10.343410.342790.342130.3427820.453940.453320.452900.4533930.493340.492420.491510.49242待测盐酸溶液的pH值:pH=0 醌氢醌-0甘汞 0.T=0.6884-0.00074t-25- 0.2412-7.610-4 t-25-0.34278 0.T=1.7 Ag电极电极电位: 0 Ag+/Ag=0.45339+ 甘汞 =0.45339+ 0.2412-7.610-4 (t-25)=0.7016VAgCl溶度积:Ksp=e(-RTF+lnaCl-+lnaAg+) =1.1910-12 实验四 摩尔电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DDS-11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导率法测定乙酸摩尔电导及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外推法测K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的原理及方法 4.比较强弱电解质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醋酸是常见的一元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a = c21-a (1)=mm (2) m=kc (3) 三、仪器试剂 DDS-11型电导率仪,HAc溶液(0.1molL-1左右),电导水,干燥的100mL烧杯两个,50mL移液管1支,25mL移液管5支,DJS-1型铂黑电极一支,DJS-1型光亮铂电极一支。 四、实验步骤 1. 用50mL移液管移取浓度为c的HAc溶液于100mL干燥的烧杯中,测其电导率。 2. 用25mL 移液管从从上述烧杯中取出溶液,再用另一支25mL移液管加入电导水,搅匀后测其电导率。如此重复将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1/4,1/8,1/16,分别测其电导率。 3重复上述骤,测得浓度为c的KCl溶液的电导率,以及稀释至原浓度1/2,1/4,1/8,1/16,1/32,分别测其电导率。 4. 测定电导水的电导率五、数据记录与处理测定温度:23.9 ;电导水电导率:0.408Sm-1 Hac的m=390.7s.m2.molHac浓度/S.m-1平均值(/S.m-1)m(s.m2.mol)k=c/1-123测定 平均0.1116.2115.2115.3115.60.2.9610-68.7510-138.7510-130.0582.48383.282.90.4.2410-69.0010-130.02557.758.358.358.10.5.9510-68.8510-130.012540.540.840.840.70.8.3310-68.6810-130.006328.328.428.428.40.1.1610-58.4510-13KCl浓度C/S.m-1平均值(/S.m-1)(s.m2.mol)123 0.10.316211871190119011890.011890.050.22366326296296300.01260.0250.15813193163163170.012680.01250.1118163.5163.3163.4163.40.0.00630.079183.183.183.583.20.0.00310.055941.941.84241.90.通过计算的:Ka=6.5510-13 ; m=0.013实验五 乙醇乙酸乙酯双液系相图一、 实验目的1. 学习用沸点仪测定双液相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及绘制相图的方法。 2. 了解液体折射率的测量方法,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方法。 3. 掌握用折光率确定二元液体组成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两种液态物质混合而成的体系称为双液系。如果两个组分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则为完全互溶双液系。如果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溶,则是部分互溶双液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完全互溶的双液系,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和双液系的组成有关,在定压下,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t-x)有三种类型。 乙醇乙酸乙酯双液系是具有最低桓沸点的体系,实验时通过将不同组成的双液系加热回流使体系达平衡,用配置超级恒温槽的阿贝折射仪来测定平衡体系的气液平衡组成,用温度计测量平衡温度,绘制其t-x图。三、仪器试剂 沸点仪一套、阿贝折光仪一套、超级恒温槽一套、可调变压器一个、50100,1/10温度计一支、50ml量筒一个,长短取样管各一支;无水乙醇(分析纯);乙酸乙酯(分析纯)。不同组成的乙酸乙酯乙醇混合溶液。四、实验步骤 1. 安装沸点仪 将干燥的沸点仪照右图安装好,注意:要检查瓶口带有温度计的胶塞是否塞紧,同时将加热用的电热丝置于靠近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 2. 校正折光仪 开启超级恒温槽调循环水温度为25.00.2,用橡皮管输入折光仪。恒温后,用重蒸馏水(nD=1.33252)校正仪器读数。3. 用量筒量取30毫升1号溶液,从支管口加入沸点仪中,盖好瓶塞,温度计水银球刚好与液面接触。开启冷凝水管,接通电源,将可调变压器调到10伏,让溶液慢慢沸腾。沸腾初期,可倾斜沸点仪,使气相贮液小球中的液体返回到烧瓶中。待温度读数恒定,气液达平衡后,记下沸点温度,停止加热,用干燥的长取样管取出气相冷凝液,迅速用阿贝折光仪测其折光率。再用另一短取样管从支管口取出液相液测其折光率。测定折光率时,应迅速以防液体挥发。测定后,将棱镜打开,用丙酮清洗,并用擦镜纸轻拭,然后待晾干,以备下次测定用。取样管用过后,在不断通气(真空泵抽气)的条件下,烤干,或用电吹风吹干,放置冷却以备后用。将沸点仪中的溶液从支管口倒出,不必吹干瓶底,继续用取29号混合液,依次测定其沸点和气液两相组成。最后分别测定纯乙酸乙酯和纯乙醇的沸点。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室温:23大气压:95725pa 测定温度:25t0tt组成乙酸乙酯(mol)(气相)组成乙酸乙酯(mol)(液相)76.31.9320278.232020075.61.9281577.528153072.51.9110174.411018.5171.31.73.20438205.570.51.72.3999524.916.570.21.72.0982929.529.570.31.72.19885303970.91.72.802163645721.73.908254455.573.21.75.1148851.768.574.31.76.22096100100根据图表可知最低恒沸点为72.14,乙酸乙酯含量为29.53%实验六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4.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平均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为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 ( 蔗糖 ) (葡萄糖) ( 果糖 ) 它是一个二级反应,在纯水中此反应的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离子催化作用下进行。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下式表示:-dcdt=kc (1)式中c为时间t时的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积分可得 :lnc=lnc0-kt (2) c0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当c=1/2*c 时,t1/2=ln2k=0.693k (3) 三、仪器试剂 旋光仪 恒温箱 恒温槽 容量瓶(50ml) 锥形瓶(150m) 葡萄糖(分析纯) 移液管(25ml,50ml0) 蔗糖(分析纯) HCL溶液(4.00mol.dm-3) 蔗糖酶液(自制) 四、实验步骤一仪器装置二旋光仪的零点校正 蒸馏水为非旋光物资,可以用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既=0时仪器对应的刻度)。校正时,先洗净样品管,将管的一端加上盖子,并由另一端向管内灌满蒸馏水,在上面形成一凸面,然后盖上玻璃片和套盖,玻璃片紧贴于旋光管,此时管内不应该有气泡存在。但必须注意旋紧套盖时,一手握住管上的金属鼓轮,另一手旋套盖,不能用力过猛,以免玻璃片压碎。然后用吸滤纸将管外的水擦干,再用擦镜纸将样品管两端的玻璃片擦净,放入旋光仪的光路中。打开光源,调节目镜聚焦,使视野清晰,再旋转检偏镜至能观察到三分视野暗度相等为止。记下检偏镜的旋光度,重复测量数次,取其平均值。此平均值即为零点,用来校正仪器系统误差三反应过程的旋光度的测定 将恒温水浴和恒温箱都调节到所需的反应温度(如15、25、30或35)。 在锥形瓶内,称取20g蔗糖,加入100ml蒸馏水,使蔗糖完全溶解,若溶液混浊,则需要过滤。用移液管吸取蔗糖溶液25ml,注入预先清洁干燥的50ml试管内并加盖;同法,用另一支移液管吸取25ml 4.00mol.dm-3的HCL溶液,置于另一支50ml试管内加盖。将这两支试管一起置于恒温水浴内恒温10min以上,然后将两支试管取出,擦干管外壁的水珠,将HCL溶液的倒入蔗糖溶液中,同时记下反应开始的时间,迅速进行混合,使之均匀后,立即用少量反应液荡洗旋光管两次,然后将反应液装满旋光管,旋上套盖,放进已预先恒温的旋光仪内,测量各时刻的旋光度。余下反应液备用。第一个数据要求在离反应起始时间12min内进行测定。其氽数据在反应开始15min内,每分钟测量一次,15min后,由于反应物浓度降低,使反应速率变慢,可以将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适当放宽,至反应50min后为止。 四的测量 将余下反应液置于5060的水浴内温热40min,使其加速反应至完全。然后取出,冷至实验温度下测定旋光度,在1015min内,读取57个数据,如在测量误差范围,取其平均值,即为值。 五同上法(步骤三、四)测量其它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对应的旋光度。五、数据记录与处理T(min)tT(min)t210.25191.7310.05211.149.2230.558.4250.1567.527179.6577.129179.486.43117995.733178.75105.2535178.4114.937178.25124.2539177.85133.741177.65143.3543177.6152.9545177.6162.547177.4172.1计算得:k=0.237;t1/2=ln2k=0.693k=2.29实验七 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一、实验目的1.用溶液吸附法测定颗粒活性碳的比表面; 2.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 3.进一步熟悉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 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与分散粒子大小有关。而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同时测定许多个样品,因此常被采用,但溶液吸附法测定结果有一定误差。(2) 水溶性染料的吸附已广泛应用于固体物质比表面的测定。(3) 根据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当次甲基蓝与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后,吸附与脱附处于动态平衡,这时次甲基蓝分子铺满整个活性粒子表面而不留下空位。此时吸附剂活性炭的比表面可按式(1)计算: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灌溉智能化升级2025年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报告
- 分项工程方案编制(3篇)
- 农业温室建设项目2025: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研究报告
- 地铁工程检测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租赁行业创新技术应用与2025年市场前景展望
- 放心餐饮工程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度医护人员针对性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九套)
- 牧场安全生产培训会简报课件
- 聊城教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销售课件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5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网络媒介的演变-网络传播中的“数字鸿沟”
- 蚂蚁搬家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 配电终端功能构造
- 融资风险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 云计算技术基础应用教程(HCIA-Cloud)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1000个高频必考词汇汇总
- 全屋定制家居橱柜衣柜整装安装服务规范
-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