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开国大典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难点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1、 复习回顾,衔接新课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哪些环节?(入场典礼阅兵游行)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中去,去感受大典现场的气氛,去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引出课文描写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这既是理清文脉,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也为本节课感悟每个场面张本蓄势。新课教学( )分钟二、参加典礼,感受自豪。(一)出示学习要求【课件6】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作简单批注。(2) 试着把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1. 自由读一读自己画出的部分。2. 同位相互读一读,评一评。(三)分析语言,体会本文内涵1.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谁先来把你的感受深的部分汇报一下?2.品读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课件7】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1)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哪句话感受到的?预设:生1:我从“爆发”“排山倒海”这两个词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请你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出你的感受好吗?(生读)生2:我从“一齐”一词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师引导深入体会:“一齐”,就是不约而同,这是三十万人的“一齐”,这三十万人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组成的。这三十万人都想第一时间看见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一刹那,立刻牵动了全场群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个“一齐”就表达了三十万群众对领袖热爱的不约而同。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吧!(2) 同学们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那么,这些词语运用的好不好?为什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那种急切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板书:举行典礼)3.品味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6、7自然段)出示:【课件8】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2)从“欢呼”“欢跃”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激动、兴奋。谁能说说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3)学生说,教师引导,(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出示:【课件9】火烧圆明园、1937年日军侵华在南京大屠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在血雨腥风中,坚强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当家做主的人们怎能不欢呼、欢跃呢?(4)引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场三十万人的欢呼还不足以表达全中国人民的兴奋吗?学生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5)小结:如此宏大、壮观的场面作者用这样的句式,就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多么精当的场面描写!让我们把这样的文字铭记在脑海吧!4.品读第三个场面升国旗,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10】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预设:(1)“站”,指人民当家作主。 (2)“肃立、 抬起头、 瞻仰”这些词语说明了人们都很郑重,很恭敬,心里都非常不平静,可能是眼前浮现出了战火硝烟中那些付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2)师评价,(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引导:一个“站”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中国人民大家做主的姿态。以前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饱受欺侮和凌辱,不屈的中华儿女,拼死抗争,敢于血洒疆场,不惧马革裹尸,终于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在那一刻,人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引读第8自然段)【课件11】PPT图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杨靖宇 刘胡兰 5.品读第四个场面阅兵式(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预设:“整整齐齐、完全一致”“钢铁巨人”“相等的距离”“相同的速度”,我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威武雄壮。 我从“一字形”“人字形”这两个词中,看出了炮兵和空军的英姿。(2)评价,引导: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此时此刻也在天安门广场上,你也亲眼目睹了我人民军队的雄姿,再结合这些词语想一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12】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你认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阅兵式场面的壮观?(“不断地”“差不多”“喊哑了”“拍麻了”这些词语都表现出阅兵式的精彩。)(板书:阅兵式中)结合课文描述想象检阅时的令人鼓舞的场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6.品读第五个场面群众游行(1)出示:【课件13】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2)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板书:群众游行)(3)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4)感情朗读,感受情感。三、整体回顾,揣摩写法1.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大典的盛况让亿万人民群众欣喜若狂。我们推感受到了大典那激动喜庆的气氛,感受到了毛主席那伟大的形象,我们为祖国骄傲。我们更加崇敬毛主席。2.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回顾一下这些场面描写的共同特点集中写了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的反应(结合图来理解)。毛主席就是这个场面的点,典型的言行突出了伟人形象;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即突出了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这就是“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2)我们在今后可以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文章。画出主席与群众的反映的句子,这是在为后面揭示点面结合这种场面描的写作手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简单地批注,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具体体现。而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是初步体会感情的手段。抓住毛主席出场的场面,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急切想要见到主席的那种迫切心情。而通过“一齐”这个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各类人物不约而同的举动体现出了人们对伟人的爱戴情怀。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这些场面描写的特点。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那次开国大典是那么的令人激动、兴奋的?这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安排向学生展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拉近了学生的时代距离,引起了学生共鸣,突破了教学难点。 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无数先烈用鲜血才换来了今天人们的当家作主。将学生所学过的课文中反映出的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的代表,用“放电影”的方式回映在同学们的脑海里。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1949年的那次典礼为什么人们“激动不已”的理解。抓重点词谈感受,想象画面,使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的方法,想象画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个环节意在整体回归文本,感悟写法,做到读写结合。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4、 推荐影片,课外拓展教师引导:大典的热烈宏大场面和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一定让同学意犹未尽,课下,请同学利用网络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地感受那精彩的场面。板书内容 开国大典群众进场举行典礼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阅兵式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群众游行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一( )旗杆 一( )电灯 一 ( ) 掌声一( )队伍 一( )坦克 一 ( ) 红旗2、 缩句。1.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中的“海洋”指的是。“波浪”指的是。句中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的 。2.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业公司策划方案
- 供配电考试题及答案
- 业务流程标准化操作管理平台
- 动画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有关成长的礼物初中作文(12篇)
- 农民互助种植承包合同书
- 电脑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典型阀门考试题及答案
- 家庭农场饲养禽畜合同
- 康复科护理品管圈主题库及答案
- 网信专员考试题及答案
- 水运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格
- GB/T 12612-2005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
- 2023年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考试题库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八纲辨证-课件
- 房产归属协议书范本
- 服务类合同补充协议
- 学生休学申请表(新)
- 350吨履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