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技能培训的冷思考摘 要:“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网络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标识,文章从“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关系疏远的现状入手,分析两者未能成功联姻的原因,并就“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出建议。关键词: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 冷思考 一、引 言 这是一个言必谈“互联网+”的时代,不要说那些追风一族、文人政客,就连一般的老百姓在写文章、谈话题的时候,似乎不提及此,就是不适时宜,不合情理,“互联网+”之热可见一斑。“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网络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标识,至于互联网后面加什么,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去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作为创业创新“孵化器”、事业成功“放大器”、历史前行“助推器”的“互联网+”确实为“众创空间”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极为理想的支撑平台与升级接口。但正如人们常说的“机场再好,没有飞机也是白搭”,“不会游泳的人,换再多的泳池也没有用”,同样地,无论是创业也好,创新也罢,不是谁喊两声创业就创得了业,也不是谁说两句创新就创得了新的,其间需要的不是口号,不是Pose,而是实实在在的谋事与持续不懈的坚守。我们无需也无法拒绝和阻挡新技术、新趋势的不断呈现,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放缓自己追逐时髦的脚步,在狂热的间歇里,多添一点冷静,多加一份思考,不再步“全民炼钢,全是废钢”的后尘,免得喧嚣过后,一地鸡毛。鉴于此,笔者拟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技能培训的冷思考”为题,浅谈自己的管见。二、“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关系疏远的现状。 不可否认,“互联网”已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拓展延伸的空间。如:视频教程、电子图书等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互联网;互联网有整理“时间碎片”之功效,能帮助承训学员摆脱时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学习;微信、QQ等交流工具的出现,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沟通提供了便利;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打破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院校之间教育资源数量、质量的巨大差异,促进了教育公平;等等。我们在看到“互联网”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诸多益处的同时,却无法忽视两者并不十分亲密的关系。众所周知,互联网上信息类、娱乐类、电子商务类的资源十分丰富,甚至可以用“目不睱接”来形容,但涉及“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资源却并不多。笔者曾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词条,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视频搜索,结果大吃一惊包括爱奇艺、PPS、搜狐、腾讯、乐视、酷6、凤凰 、迅雷看看、第一视频 CNTV、电影网、爆米花、56、PPTV、华数、优酷、土豆、暴风、风行、芒果TV、 新蓝网、爱拍、音悦台等在内的视频网站有关职业技能培训的视频仅2281条,其中时长在010分钟的有1451条(绝大多数为新闻信息),1030分钟的有490条(大多为不成体系的零散培训短片或宣传广告片),时长在30分钟以上的仅76条(不少视频拍摄于若干年前),心细的人可能已经推算出时长恰好为10分钟和30分钟的应为254条(此部分资源根本无法实施精确查找)。笔者并不怀疑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含院校)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在某些特定的互联网空间里,储存有数量众多的视频课程,但一般网民所能接触到的职业技能培训视频资源的数量如此稀少、质量如此粗糙、年代如此久远,足以反映“互联网”无力支撑“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稍加分析,我们则不难发现,这个责任似乎不在“互联网”,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并不是“互联网”的职责;这个责任似乎也不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因为他们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其谋划的时间节点甚至已经延伸到了“2025年”(中国制造 2025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更何况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培训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制作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擗开质量优劣、安全保密等因素不谈,相关视频所占用空间容量之大,也将会是互联网不能承载之巨。 三、“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未能牵手的原因分析 如果说现时的中国流行着很多热词的话,那么“互联网+”和“职业技能培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热词中的热词,当两“热”相遇,原本该呈现出干柴烈火的壮观,至少也应是锦上添花的节奏,结果却表现为讳莫如深的冷清,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山头效应”起作用。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懂互联网的不一定了解职业技能培训,会职业技能培训的又未必精通互联网技术。于是,“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成了两股道上跑的车,虽偶有并驾齐趋之时,却始终未能携手同行。(二)“主导心态”在作祟。目前,“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彼此都在围绕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各做各的文章,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势,倘若两者联姻,谁占主导地位,利益如何分配等还都是问题,双方的精诚合作也就缺少了应有的“法理”基础。(三)“鱼目混珠”常作乱。姑且不谈“互联网”的平台是否稳固,运营能否持久,单说“职业技能培训”就是一项时效性非常强的工作,随着新科技、新工艺、新法规的不断问世,其内容、手段、方法也在不停地变化,最新最实用的培训资料未必能及时上传,已上传的又未必是精品、佳品,有的甚至是次品、废品,这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资料,岂不让涉世未深,不明就里的初学者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四)“实效性差”反作力。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师生处于同一空间,物理距离近,语言沟通方便,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也可传递信息;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差、交互性弱、诱惑和干扰多的缺点;除视觉、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在互联网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充分运用等等,以上因素直接导致了借助互联网学习的实际效率远低于传统教学。除上述原因外,“网络观摩与实际操作相距有多远”、“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时,该买谁的单”、“开放性的互联网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对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有如一道道无形的屏障,反复阻碍着“互联网”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亲密接触。四、关于“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我们知道,“互联网+”中的“+”,不只是技术上的“+”,也包括思维、理念、模式上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是大势所趋,如何化“被动适应”为“主动迎合”,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为此,笔者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仅作为引玉之砖抛出。 (一)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大培训格局。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进程中,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督导与管理。整合包括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参培人员等在内的多方资源,着力构建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大培训格局;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阶梯分布、更新及时的专家人才库,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与指导,并以区域特征、行业特点、企业特色为条线进行细化与分割;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为主导,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主体,以互联网平台为主渠道,构筑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全时段、跨区域、多行业、动态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公共资源库(涉及国家安全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除外),供人们按需选用。(二)建议政府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的投入,有效化解“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中必然出现的“间接经验有余,直接经验不足”的矛盾。“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带给参培人员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的资金投入,合理设置好公共实训基地的开放功能,充分发挥好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的引领作用,让更多通过“互联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有机会参加实际操作训练,以确保其学有所感,学有所验,学有所得。(三)建议政府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对“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进行绩效评估,并将结果作为购买培训成果的重要依据。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各参与方利益该如何分配是一个需要厘清的现实话题,其间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只有对相关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才能根据各自贡献份额的多少合理调配资金;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第三方考核,才能帮助政府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适时适度调整提供第一手资料。(四)建议相关方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让互联网成为支撑职业技能培训腾飞的双翼,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纵观天下,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复合型人才是“强强联合”过程中最大的发展瓶颈。相关方要通过政策拉动、利益驱动、整体联动等举措,促使懂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努力学习互联网技术,让懂互联网技术的人主动涉足职业技能培训,并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达成相互了解、相互渗透的目的,做到现实意义上的“骨”(职业技能培训)“肉”(互联网)相连,而不是的“形不散神散”!(五)建议相关方在搭建好稳健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同时,不断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若干年前,“要得富,先铺路” 的说法曾十分流行,情同此理,稳健的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根本保障,其科学搭建的重要意义笔者就不再赘述了。关于优化资源方面,笔者到是想起一个故事以前,曾有一所幼儿园,不知是招聘教师的时候没在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一位来幼儿园不久的教师眨眼睛的频率远超正常人,一分钟能多达到近百次,结果上课没几天,她所教的学生知识没学多少,竟然把眨眼睛的功夫练成了!笔者无意贬低谁,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阐明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为什么重要的道理。我们绝不能为了搞面子工程、数量工程,让一些质量不高的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重庆混凝土管理办法
- 集团相关方管理办法
- 拆迁安置补偿委托合同6篇
- 企业挂牌安全培训课件
- 纪检办案经费管理办法
- 社区私房占用管理办法
- 手术增强现实临床验证-洞察及研究
- 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应聘书、入职表可视为合同文件吗
- 2025年市级科技馆招聘笔试重点
- 2025年度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房买卖协议
- 2025西电考试题及答案
- 南昌市小学二年级 2025-2026 学年数学秋季开学摸底测试卷(人教版)含解读答案
- 2025年先兆流产的护理查房
- 电子竞技赛事策划与组织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智慧城市信息化运维服务合作合同模板
- 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实施方案与标准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多省公务员联考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