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一、单项选择题(230=60)1.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 B、 C、 D、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基本前提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C、人类对自然规律加以改造和利用 D、承认人类有主观能动性3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4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哲学上看属于人生观 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世界观 科学的价值观A、 B、 C、 D、5之所以要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这主要是因为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反作用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只有正确的反映客观事先的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D、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能直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财富荣耀神州,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据此回答6-7题。6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其蕴涵的哲理是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B、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7“这些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A、意识的能动性受主观因素的制约B、只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事业就一定成功C、伟大的精神对于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起决定作用D、意识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8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据此回答9-10题。9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整体与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D、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然受惩罚10古楼兰现象对我们今天进行的西部大开发的哲学启示是A、必须注意保护环境B、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D、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1下列说法中蕴涵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心想事成 刻舟求剑A、 B、 C、 D、12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治理结合起来。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运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1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心外无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万物都只是在概念中运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B、 C、 D、14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做到从客观事物的总和出发,而不以个别事实作为出发点 注意了解本地实际,反对借鉴外地经验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对学习书本知识 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15“911”事件不仅打击了美国的经济,也给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物质的16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A、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7我国在20世纪70-80年代曾轰轰烈烈开展过“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研究,但未能解决饲养成本过高和规模化饲养及贮存、运输等难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物防治产业化的发展。这说明A、部分制约整体 B、客观规律始终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C、矛盾双方的转化依赖一定的条件 D、规律具有客观性阅读长江,我为你哭泣一文(节选)20世纪中叶,长江流域人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持续增长的数亿人的生存需要,终于把这条伟大的长江变成了第二条黄河。长江在20世纪的近百年中,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上游越穷越垦,越垦越穷,下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下游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长江生态的恶化,不仅仅是长江的悲剧,不仅仅是20世纪的悲剧,也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据此回答18-20题。18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长江让人哭泣的现状,说明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事物是发展的C、矛盾引起发展,故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D、联系是多样的,应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19综合全文,我们所受的哲学启示有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A、 B、 C、 D、20“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下游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是A、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B、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C、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客观的D、事物是由它的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要重视局部,搞好局部21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2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C、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23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不如“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对立,不见相互依存24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能。”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说明的哲理是A、一分为二的观点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凡事应该因人而异D、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异化的25近日,有些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要求“高学历说”、“考研热”降温时,总以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例,证明高等学历不等于真才实学。这些人的结论否认了一个基本事实:众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有几个不是高学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对人类的贡献不如比尔盖茨吗?要求“高学历热”降温的一些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肯定了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A、 B、 C、 D、26下列谚语与漫画寓意相同的是对牛弹琴画龙点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抓西瓜,丢芝麻千头万绪抓根本本末倒置A、 B、C、 D、网络的普遍建设和运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少青少年利用“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关心时事,开阔了视野,但是也有少数缺乏判断是非能力的青少年利用“上网”玩电子游戏,甚至观看不健康的内容。据此回答27-29题。27要充分肯定网络的积极作用,这是主流,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C、主要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28要教育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对极少数利用“上网”玩电子游戏,甚至观看不健康内容的青少年,更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因为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29尽管利用“上网”玩电子游戏,甚至观看不健康内容的青少年是极少数,是支流,但决不能放任自流。因为A、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次要矛盾也能促进或阻碍主要矛盾的发展C、如果任其自流,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D、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起决定作用30“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告试人们A、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忽视量变 B、要坚持适度原则C、要充分重视质变 D、要抓住主要矛盾二、不定项选择题(310=30)据报道,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的黔东铜仁地区的贵州汞矿,由于长年过度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虽几经努力,终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破产。据此回答31-32题。31贵州汞矿由于长年过度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的事实说明A、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D、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32贵州汞矿破产给我们的启示是A、资源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搞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眼前的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D、办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33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殊性C、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D、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特征之一3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初步形成B、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统一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就是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普遍性的过程35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很快死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B、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C、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100年前的10月24日,奥地利人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据此回答36-37题。36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具有不可知性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真理和谬误常常是没有区别的 D、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条件的37通过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B、事物的运动一定是在发展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意识有巨大的能动作用38实践之所以是认识发展的动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D、实践提供认识工具39下列关于真理的认识不正确的有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C、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但不具有局限性D、真理都是具体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40防止荒漠化,要讲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但主要是生态效益,有了生态效益就有了经济效益。这说明,要防止土地荒漠化,必须A、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B、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和行为三、简答题(10分)41“从总体上说,我们党是有战斗力的,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看不到这一点,是不对的、有害的。但看不到存在的问题,或者对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估计不足,同样是不对的、有害的这就向我们提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从严治党。”(1)上述论断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分)(2)运用这一原理,谈谈应当如何看待当前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8分)四、辨析题(11分)422020年11月16日,是值得中国人永远纪念和骄傲的日子,这一天,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完成各项科学试验任务后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20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又顺利实现了多人多天的试验,中国正准备进一步建造空间站,使宇航员能长期生活在太空,并进一步登陆月球和火星。辨题:人定胜天,自然界总是按人类的意愿变化的。五、论述题(14分)43材料一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然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材料二 利益分配不公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动乱。“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材料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在谈到“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时,明确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放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6分)(2)选用问题(1)中的某两种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8分)六、实践探究题(15分)4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1)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10分)(2)就“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节约建议。(5分)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 单项选择题(1.530=45)1-5 B A B D B 6-10 B D B D B 11-15 D A B D C 16-20 C A D B D21-25 C D A B B 26-30 B A A C A二、不定选 (310=30)31.A 32. D 33. B C 34. A B C D 35.A D 36.B37.C D 38.C D 39.C D 40.A B C D三、简答题(10分)41. (1)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2)第一,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因此,看问题应当把握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第二,对当前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的主流,应有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廉洁奉公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总体上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的,这是主流。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心动摇、作风不正、消极腐败等问题。这是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支流,但必须引起重视,及时加以解决。第三,只有把握主流,才能充满信心;只有不忽视支流,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才能使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四、辨析题(11分)42.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从这个角度讲,人定胜天是正确的:材料中的事例也表明了这一点。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人们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事物,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反之,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不能战胜自然。因此,人类虽然能认识和改造世界,但自然界并不是按人们的意愿变化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表现。五、论述题(12分)43.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其它如联系、发展、规律等,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共6分)(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又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既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应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和而不同,才能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海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民法总则普法课件
- 初中历史课标考试及答案
- 财管9号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要求指南讲解
- 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策划方案
- 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创新
-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分析
- 新质生产力与智能技术融合
- 材料力学引言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兵役法教学课件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选必上)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小学会计入职考试题库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