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教案2_第1页
3古诗词三首教案2_第2页
3古诗词三首教案2_第3页
3古诗词三首教案2_第4页
3古诗词三首教案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古诗词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吗?再来背诵一遍吧。2.出示清平乐村居。【出示课件8】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同学们,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辛弃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温故知新,导入课题。新课教学( )分钟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2.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3.课题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词牌名,我们学过的词还有哪些词牌名?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情:行。)4、说说题目的意思。(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1.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通,读顺。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出示课件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4.女生男生赛读。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社:社庙。溪桥:溪上的小桥。3.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指名说“谁听取蛙声一片?”又是谁“稻花香里说丰年”?(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5.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出示课件10】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1】1.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3.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二)学生汇报,教师引导。1.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叫声。看到了明月、惊鹊、风吹稻田、天外疏星。想到了农民丰收时的情景。(板书:看 明月,惊鹊 听 清风,鸣蝉,蛙声 闻 稻花香 想 说丰年)2.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3.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板书: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生活)4.我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解读课题有利于整体感知这首词的大体内容,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重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词的意境,锻炼学生的写作及表达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出示课件12】想象这首词的画面。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集体交流交流讨论:江南夏夜图、山村夏夜美景图、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4.背诵并默写这首词。图画与诗句结合,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诗句的记忆会更深刻。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巩固所学,加强积累。板书内容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看明月,惊鹊听清风,鸣蝉,蛙声热爱大自然闻稻花香关心人民生活想说丰年课堂作业新设计一、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_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季节是 ,从_ _这些声音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 。 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答案】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三、夏季 鸣蝉、稻花香、蛙声 充满生机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诗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并且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拓展诗词,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时空。 我觉得课堂教学有一些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读中感悟,读中融情,悟中升情。在第一个环节:创设诗意课堂中,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和学习古诗词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初读诗词,初步感悟。我让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朗读。让学生自己读,配合读,然后指名读。当我发现同学们字音读的十分准确时,接着引导读诗要有节奏。第五个环节:拓展延伸。古诗带给学生的是更多想像的空间,这样的创造性的想象有助于把学生引入深远的意境。我让学生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