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验,(微生物部分)本溪市疾控中心郭振坤,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室面临的形势,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实施,各级各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高度重视,特别是涉及人数多的,大型活动期间的,发生在托有机构,学校的,社会影响较大的,更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给我们疾控中心的检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们微生物实验室增加了压力,迫切需要提高食物中毒检验专业技术水平。,概述,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验的意义,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易发性和发病普遍性的特点,它全年皆可发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危害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资料是判定是否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确定中毒病因,查明中毒原因,控制中毒事件蔓延;对食物中毒事故责任人的确定及处罚提供证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1)细菌性食物中毒:指因摄人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2)特点: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具传染性。与食物有关,停止食用就不再有病例。血清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可有双相血清抗体凝集价上升;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血清抗体凝集价不升高。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的资料都表明,微生物污染食品是最重要的食品卫生问题,细菌性食物中毒无论从发生的起数人数都是占第一位的。我们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约占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3040%,人数约占整个中毒人数的6090%。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2001年,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15715人中毒,死亡146人,其中第三季度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且死亡人数最多。按就餐形式分类,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家庭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在餐馆或家庭厨房内常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之所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因为首先是食品被细菌污染;其次是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被污染的食品中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最后是未对食品加热或加热处理不彻底,未能杀死细菌或破坏细菌毒素。,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类,1)感染型:是指食入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其前提是食物被致病菌污染,并且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使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达到可引起发病的数量,如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些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2)毒素中毒型:是由于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后,在食品中繁殖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中毒。常见的有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菌素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世界公认的8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沙门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付溶血性孤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致病性大肠菌等,椰毒假单胞菌。,我国常见食物中毒病原菌,除以上8种外,还有变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溶血性链球菌,粪链球菌,志贺氏菌,气单胞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溶藻弧菌,麦氏弧菌,不凝集弧菌。,我市近年来引起食物中毒细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志贺氏菌,弗尼斯杆菌。,我市食物中毒情况,我市2002-2010年共实验室诊断检测食物中毒26起,中毒人数454人。引起食物中毒常见原因是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18起,中毒人数299人。,.,11,食物中毒病原检验情况,.,12,.,13,2009西湖区慧海幼儿园20蜡样芽孢,标本采集,样品质量对微生物检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样品的采集应在边调查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这样可采集到典型的样品。同时在调查分析时,检验人员与流调人员的密切配合可确定更合理的检验样品和检验方法。,样品采集的关键因素(1),样品采集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病物质的判定,要查明食物中毒的治病子,必须采集与中毒相关的所有样品,并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重点,有目的地采集。这些样品包括剩余食物,患者便样,从业人员便样,血液,呕吐物,工具容器涂抹物。特别是剩余食物,便样,血液(初期,恢复期),样品采集的关键因素(2),采样的及时准确是查明食物中毒致病物质的重要环节。不同采样时间与食物中毒的确证率有很大关系,由于采样不及时,导致可疑食物被处理,中毒现场被打扫干净,即使采到剩余食物,检出致病菌,也可能与来至病人的样品不符合,因此,及时准确采样致关重要。,食物中毒现场采样常备用品,注射器止血带消毒棉签75%酒精棉球碘酒棉球灭菌空试管酒精灯火柴消毒纱布调匙勺子夹子镊子剪刀记号笔记录无菌广口瓶灭菌玻璃试管灭菌粪便盒无菌塑料袋肛拭棉棒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灭菌生理盐水无菌平皿胶布胶水无菌干棉球其他根据需要培养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验方法选择,食物中毒是突发事件,在食物中毒事件过程中检验时间要求,所以实验室为了尽快出具报告,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和潜伏期各不相同,检验人员要了解各种食物中毒的机理,了解食物中毒的治病环节进行分析寻找食物中毒的污染来源和可能感染途径。以确定原因食品,判定检验方向,当临床症状不明显,原因食品不明确时,有针对性的选择会顾此失彼而漏检,而且目前发生的食物中毒,已由单一的菌转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引起,在开始检测时,就要多选几个项目。,几种常用方法,经典方法:常规标准的检验方法,包括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试验,噬菌体应用,抗体测定,毒力试验。新的快速检验方法:自动鉴定仪器,手工API方法,一些特殊显色培养基,纸片法。经典方法准确性高,稳定性也较好,但时间较长:快速方法时间短,但准确性差,食物中毒检验中,应采用多种方法,快速方法灵敏性高,可以用于初筛,用其他方法同时验证,进行确认。,食物中毒检验的物资准备,(1)合成培养基:一些选择性培养基。新鲜羊血,一些涉及到的抗菌素。(2)光电两用双目显微镜。(3)诊断用品:血清。(4)消耗性材料。(5)根据情况储备一些新的快速检验材料。,常见中毒细菌在食品中的分布,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3一19962.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9一1996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2一1996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1一19965.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0一19966病原性大肠埃希氏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一19967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3一19968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7一19969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2一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4.2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食入细菌性或真菌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或真菌性食物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4.2.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2.2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4.2.3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4诊断标准总则41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4。1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41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41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41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415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42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食入细菌性或真菌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或真菌性食物中毒,其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42。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22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423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26,几种常见食物中毒的检验程序,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1199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引用标准GB4789.7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主要引起中毒的食品为海产品(鱼、虾、蟹、贝类等及其制品)和直接或间接被本菌污染的其他食品。3.1.2本菌引起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69月)。,.,28,3.2临床表现3.2.1发病急,潜伏期短。3.2.2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大部为水样便,重者为粘液便和粘血便)、恶心、呕吐、发烧,其次尚有头痛、发汗、口渴等症状。3.3实验室诊断3.3.1由中毒食品、食品工具、患者腹泻便或呕吐物中检出生物学特性(见GB4789.7)或血清型别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3.3.2动物(小鼠)试验具有毒性或与患者血清有抗体反应。3.3.3按GB4789.7进行检验。,.,29,4判定原则4.1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4.2实验室检验各项指标的检定结果符合3.3.1的要求。有条件时做3.3.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13199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2引用标准GB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中毒食品多为动物性食品。3.1.2中毒患者均食用过某些可疑原因食品。出现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潜伏期多为448h。3.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恶心、头晕、头痛、寒战、冷汗、全身无力、饮食不振,呕吐、腹泻、腹胀、腹痛、发烧,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以上症状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3.3实验室诊断,3.3.1由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如无可疑食品,从几个病人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也可。3.3.2有必要时可观察分离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4倍)。3.3.3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按GB4789.4进行。4判定原则4.1符合本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4.2实验室检验结果应符合3.3.1或3.3.2的要求(如均未检出相同的细菌时,可用食品中检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血清作凝集试验进一步证实)。4.3符合4.1,不符合4.2条则按GB14938执行。,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2引用标准GB4789.14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引起中毒的食品多为剩米饭、米粉、甜酒酿、剩菜、甜点心及乳、肉类食品。3.1.2引起中毒食品常因食前保存温度较高(20以上)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得到繁殖。3.2临床表现3.2.1呕吐型:以恶心、呕吐为主,并有头晕、四肢无力、潜伏期较短(一般为0.55h)。3.2.2腹泻型:以腹痛、腹泻为主,潜伏期较长(一般为816h)。,3.3实验室诊断3.3.1中毒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菌数测定(按GB4789.14)i每克食品中一般均。3.3.2中毒病人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的蜡样芽胞样杆菌与中毒食品检出的菌株,其生化状或血清型须相同。4判定原则4.1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4.2实验室诊断必须符合3.3.1或3.3.8方可判定。5处理原则按GB14938执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9199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变形杆菌食物中毒。2引用标准GB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14938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是较常见的一种,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节。3.1.2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等,由于制作时造成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3.1.3本菌食物中毒潜伏期多数为518h。,.,35,3.2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以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有的伴以恶心、呕吐、头疼、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病程较短,一般13d可恢复,很少有死亡。,3.3实验室诊断3.3.1由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占优势、且生化及血清学型别相同的变形杆菌。3.3.2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毒后1215d)的血清,用分离的菌株做血清凝集效价测定,恢复期滴度高于急性期滴度四倍,即有诊断意义。同时以健康人做为对照,应为阴性。3.3.3变形杆菌检验方法见附录A。,4判定原则4.1具有本菌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4.2实验室检验的各项指标的检定结果均与变形杆菌的特点相符。4.3综合分析上述特点,作出正确判定。,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检验方法,A1增菌培养:固体样品加适量灭菌盐水,均质后吸取混悬液接种于GN肉汤,36士1培养24h。A2分离平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或SS平板,36士1培养24h。,.,39,A3伊红美蓝平板和SS琼脂平板,生长菌落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圆形菌落,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可呈现片状蔓延生长菌落,挑取菌落接种三糖铁培养基。A4生化试验:三糖铁培养基,乳糖阴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阳性或阴性。尿素和苯丙氨酸酶阳性,可进行生化试验,其鉴别见表A1、表A2、表A3、表A4。,表A1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斯菌属、摩根氏菌属鉴别表表A2变形杆菌属四个生化群的鉴别表A3摩根氏菌属两个生化群的鉴别表A4普罗菲登斯菌属四个生化群的鉴别A5血清学凝集分型试验: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O抗原为49个,H抗原为19个,见表A5。表A5普通和奇异变形杆菌简化抗原表,A6患者血清效价测定:A6.1取患者急性期(发病后23d)和恢复期血清(1215d)进行血清效价测定,同时取健康人血清做为对照。A6.1.1稀释血清:以生理盐水稀释血清,1:4,1:8倍比稀释到1:640,每管0.5mL,同时做一盐水对照,每个血清稀释两列。A6.1.2将不同样品中分离出的菌株,接种营养琼脂斜面36士1培养1824h,用盐水洗下,制成H和O抗原,H抗原在菌液中加入0.2%甲醛,O抗原系将浓菌加入等量的95%酒精,于361过夜,两种抗原分别经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其沉淀物用盐水稀释成含10亿菌/mL。,A6.1.3在每管0.5mL的稀释血清中一列加H抗原,一列加入O抗原,各加0.5mL,振荡摇匀,置3611824h,观察结果。A6.1.4凝集反应呈“+”的最后一管,为其效价滴度。A7交互吸收试验:取不同样品中分离的菌株,进行交互吸收试验。,A7.1抗原制备:将菌株接种营养琼脂3611824h,用生理盐水洗下菌苔,制成含菌量为100亿/mL2000亿/mL,按0.5%的浓度加入甲醛,杀菌,置3611824h。,A7.2免疫血清制备:选择体重2kg左右的健康家兔,从耳静脉接种上述抗原,第一次2.5亿个菌,第二次5亿个菌,第三次10亿个菌,第四次20亿个菌体,每次间隔5d,在最后一次710d从耳静脉取血做效价测定,一般效价在16400以上,即可从颈动脉或心脏取血,A7.3交互吸收:A7.3.1吸收菌制备:将菌株接种于克氏瓶中营养琼脂,置361培养24h,用少许盐水洗下,制成浓厚菌液,每毫升含500亿菌体。加入2%甲醛,于36123d杀菌,经做无菌试验合格后使用。A7.3.2吸收试验:血清用110000硫柳汞的生理盐水稀释成15或110,每毫升血清中加入吸收菌0.20.8g,振摇混匀,置3613h,并经常摇动,离心沉淀,分出血清与制备免疫血清的抗原细菌做玻片凝集试验,如还有凝集,继续吸收,直至无凝集。再与吸收菌做凝集试验,如不凝集证实为同一型别,反之则认为不是同一型别的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菌数测定: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mL),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做成10-110-5的稀释液。取各稀释液0.1mL,接种在两个选择性培养基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培养基上,用L形棒涂布于整个表面,置361温箱培养1220h后选取适当菌落数的平板进行计数,蜡样芽胞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的菌落为粉红色(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粉红色的晕(表示产生卵磷脂酶)。计算后,从中挑取5个此种菌落做证实试验。根据证实为蜡样芽胞杆菌的菌落数计算出该平板上的菌落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毫升)样品中所含蜡样芽胞杆菌数。,分离培养,取检样(便样)或稀释液划线分离培养于选择性培养基(MYP)上,置37培养1220h,挑取可疑的蜡样芽胞杆菌菌落(见6.1)接种于肉汤和营养琼脂做成纯培养,然后做证实试验,形态观察本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宽度在1m或1m以上,芽胞呈卵圆形,不突出菌体,多位于菌中央或稍偏于一端。,培养特性本菌在肉汤中生长混浊,常微有菌膜或壁环,振摇易乳化;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成的菌落不透明、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不齐。,生化性状本菌有动力;能产生卵磷脂酶和酪蛋白酶;过氧氢酶试验阳性;溶血;不发酵甘露醇和木糖;常能液化明胶和使硝酸盐还原;在厌氧条件下能发酵葡萄糖。,生化分型蜡样芽胞杆菌可根据对柠檬酸盐利用、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V-P反应、明胶液化性状的试验,将该菌分成不同的型别,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样品25g加225mL3.5灭菌盐水,磨碎氯化钠结晶紫氯化讷遮糖琼脂平板增菌液100ml和选择性琼脂平板3.5氯化钠三糖铁斜面主氏染色镜检形态主氏染色镜检形态生化试验动物试验报告,嗜盐性试验,将上述可疑培养物分别接种于不同浓度的盐胨水中,3724h培养后观察生长情况,在无盐和10%以上盐的胨水中不生长,在7%盐的胨水中生长良好者进行有关试验。,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学性状,葡萄糖产酸v-p葡萄糖产气靛基质遮糖赖氨酸乳糖鸟氨酸/-甘露醇精氨酸-硫化氢溶血+/-甲基红,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检验方法,A1增菌培养:固体样品加适量灭菌盐水,均质后吸取混悬液接种于GN肉汤,36士1培养24h。A2分离平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或SS平板,36士1培养24h。A3伊红美蓝平板和SS琼脂平板,生长菌落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圆形菌落,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可呈现片状蔓延生长菌落,挑取菌落接种三糖铁培养基。,生化试验,三糖铁培养基,乳糖阴性,葡萄糖产酸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硫化氢阳性或阴性。尿素和苯丙氨酸酶阳性,可进行生化试验.,患者血清效价测定:,1取患者急性期(发病后23d)和恢复期血清(1215d)进行血清效价测定,同时取健康人血清做为对照。1.1稀释血清:以生理盐水稀释血清,1:4,1:8倍比稀释到1:640,每管0.5mL,同时做一盐水对照,每个血清稀释两列。1.2将不同样品中分离出的菌株,接种营养琼脂斜面36士1培养1824h,用盐水洗下,制成H和O抗原,H抗原在菌液中加入0.2%甲醛,O抗原系将浓菌加入等量的95%酒精,于361过夜,两种抗原分别经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其沉淀物用盐水稀释成含10亿菌/mL。1.3在每管0.5mL的稀释血清中一列加H抗原,一列加入O抗原,各加0.5mL,振荡摇匀,置3611824h,观察结果。1.4凝集反应呈“+”的最后一管,为其效价滴度。,.,58,典型案例,.,59,.,60,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健康携带者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2004年5月25日,我市疾控中心接到本溪县卫生局的食物中毒报告,5月24、25日,本溪县一饭店集体就餐的420人中有87人发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由饭店厨师健康携带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61,1.中毒经过:,当地居民李某办丧事分别2004年5月24日、25日招待客人320人,当地居民张某25日办喜事在该饭店招待客人100人。2004年5月25日16时30分左右,本溪县第三人民医院陆续接到17名发病人员就诊,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全身乏力。患者自述都分别参加过李、张两家的丧宴和喜宴。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由卫生局组织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人员展开调查,并上报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人员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对该饭店的可疑食品、工具、容器进行现场封存,并责令饭店停业整顿。2004年5月25日22时,省专家组到达现场,各方面人员参加现场办公会,汇报情况,分析原因,指导救治,并初步认定是一起集体就餐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62,2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21临床表现:患者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最短潜伏期5小时,最长潜伏期为30小时,平均16.8小时;其中年龄最大74岁,最小5岁;病人普遍发热(87.3%),其中37388人、383944人、39以上27人;腹痛为上腹痛、压痛;腹泻为黏液便或不腹泻;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数较高,74岁老人曾出现呼吸困难,病人经给予抗炎综合治疗、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支持疗法等措施,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63,22流行病学调查:,24日、25日喜丧两宴三餐菜谱相同,该饭店是本镇一个较大的饭店,平时接待就餐人数能力不超过100人,但本次喜丧两宴聚餐人数超过承受能力两倍,而且无专用冷荤间,盛装食品容器、数量不足。该饭店于24日早在农贸市场购猪肝、鸡珍、牛肉等食品,上午加工后未经冷藏保存,当日下午17时、次日中午11时、12.30分给客人食用,经调查厨师及服务员均有健康体检证。病人中有只参加过24日丧宴一餐后5小时后就发病的,也有只参加25日丧宴或喜宴发病的,还有24日参加丧宴后、25日又参加喜宴的。所有病人除喜丧两宴聚餐外无其他共同饮食史,爆发时间为单一峰值,初步认为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64,3实验室检验:,31样品采集:共采集样品48份,其中剩余食品5份,患者呕吐物1份,患者肛拭便样20份(其中用药前6份、个体门诊用药两天后入院14份),从业人员肛拭便样2份,生熟菜板各1份,食品用老汤1份,容器5份,患者发病初期血样12份,恢复期血样10份。32病原菌检验:对所有食物及粪便样品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生化鉴定。用倾注SS平板培养法,用沙门氏菌血清鉴定法,测中毒食品中含沙门氏菌数。,.,65,检验结果,11份患者便样、1份厨师便样、2份打包剩余食品(鸡珍、猪肝)共14份样品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S,emtezitdis)其抗原式为1.9.12:g.m。其中用药前6份肛拭便样检出率100%,个体门诊输液治疗两天后入院患者检出率37.7%;鸡珍样品含肠炎沙门氏菌1.8106个/g,猪肝样品含肠炎沙门氏菌6.7106个/g。,.,66,4调查与分析,这次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定为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分析:11名患者便样,2份打包剩余食品检出肠炎沙门氏菌,经调查该饭店24日早在农贸市场购买猪肝、鸡珍、牛肉等食品,上午加工后未经冷藏保存,下午17时,25日中午11时,12时30分给客人食用,该店一厨师为肠炎沙门氏菌健康带菌者,是污染源,因为同期未发现在市场购买猪肝、鸡珍中毒者,判定本次中毒由饭店污染所致,这次李、张两家聚餐人数超过饭店平时接待人数两倍,而且无专用冷荤间,盛装食品容器数量明显不足,卫生意识差,极易造成污染。,.,67,讨论分析,51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在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1,在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食品卫生法2规定:对于沙门氏菌属中伤寒沙门氏菌,甲、已、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带菌者实行掉离岗位,因为其很少量情况下(但沙门氏菌属中其他一些种,如肠炎、猪霍乱、鼠伤寒、都柏林,德尔卑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血清型3,厨师携带这些沙门氏菌菌对人们的健康存在着极大的潜在的危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大隐患。在基层的卫生管理中,这方面存在着漏洞。,.,68,52这次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提醒我们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预防性监督工作,要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及厨师的卫生培训;大型宴会应与监督部门预约,以考查其承办能力。近年来我市多起食物中毒均因集中时间内,接待宴会客人多,熟食品用两大,提前购买加工后,冷藏容量不足,存放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时间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在有污染源存在的条件下,引起食物中毒。,.,69,53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项目中,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检验时,发现其他能引起食物中毒常见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带菌者,尤其是厨师,是非常危险的病原虽不实行掉离岗位,应对其提出预警,加强管理。54对于食物中毒调查采样,许多情况下由于报告不及时,采集肛拭便样时,患者已用药,通过本文对用药前后检出率的对比,用药前100%,用药后37.7%。提示我们用药后样品量应尽量大些。,.,70,案例2,.,71,案例,昨日下午,记者从本溪市卫生监督所得到证实:8月3日,本溪市啤酒厂食堂发生职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8月4日上午,先后有38人分别被送到本溪市中心医院、本溪市第三医院、金山医院进行治疗。记者在本溪市第三医院采访时得知,8月4日下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9名患者中,有一部分在还没有输液结束的情况下,自行拔下输液针头离开。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了本溪市第三医院。据该院领导介绍,8月4日上午8时许,本溪市啤酒厂送来了19名食物中毒患者,经过检查后初步确定为急性胃肠炎,询问患者病史得知这些患者前一天早上在单位食堂用过早餐后出现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当即采取输液措施,但是到了下午,所有患者都自行离开,有的还没有打完点滴。在该院内科病房,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她看到了大约20名患者,都穿着浅蓝色的工作服,有一部分患者就在他们里面的病房打点滴,两个人一床,大约在下午3时许,这些患者非常匆忙地离开了,有的甚至连鞋都穿错了。随后,记者拨通了本溪市卫生监督所的电话。据介绍,他们是8月4日上午10时许接到报告的,马上组织了4个小组赶赴现场和医院进行调查,最后确定这是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已经向省有关卫生部门报告。他们还告诉记者,目前本溪市啤酒厂食堂已经被停业,贴上了封条,采取了临时控制措施。而事件的性质虽然已经确定,事件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调查组正在啤酒厂工作,同时还需要等待实验室的培养结果才能最终确定事件原因。据透露,8月3日早上本溪市啤酒厂职工食用的一种豆制品成为重点怀疑目标。据本溪市啤酒厂介绍,该单位食堂属于职工福利食堂,每天都要到市场上购买新鲜的蔬菜,出现中毒事件后,厂领导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调查此事,现在初步认定可能是从批发市场“比价购买”的豆制品存在质量问题,他们也正在追查此事。目前大部分中毒职工已经基本恢复,回到企业开始正常工作。,.,72,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因子检验的总结分析,2004年8月3日,我市一企业职工38人因发热、腹痛、腹泻去市医院就诊,经综合分析流行病学资料,确定了中毒餐次,可疑食品,在检验过程中,从重点分析原因食品入手,确定检验方向,带着目标寻找不同样品中共性,又不放过新疑点,在收集到的15份样品中,5份(剩余原料豆腐卷、冰箱内物体表面、3名患者肛拭便样)检出相同生物型蜡样芽胞杆菌,3份(另外3名患者肛拭便样)检出奇异变形杆菌,为食物中毒的认定及中毒原因的确定提供了有利的证据。,.,73,1流行病调查资料,1临床资料(表1)表138名患者临床症状分布频数临床症状例数百分率(%)发热(其中包括39以上3人)1950腹泻(其中包括7次以上16人)3797.3呕吐2052.6头痛1128.9头晕1744.4,.,74,2潜伏期:522小时,平均潜伏期为13小时。,13就餐情况:2004年8月3日职工食堂84人用早餐,154人用午餐,59人用晚餐。发病38人全部进食早餐,其中11人进食午餐,1人进食晚餐,未进食早餐者不发病。初步认定早餐为中毒餐次。14早餐食谱及患者进食情况:主食:面条、玉米粥、馒头;副食:凉拌菜豆腐卷、姜豆、海带丝、豆腐脑。患者进食情况:100%食用凉拌豆腐卷,74%食用海带丝,42%食用江豆,32%食用豆腐脑。,.,75,2材料与方法,21样品采集情况:现场采样18份,其中3名厨师12名患者肛拭便样(抗炎治疗中),菜板、棉拭子1份,凉拌豆腐卷原料豆腐卷1份,存放豆腐卷冰箱物体表面棉拭涂抹1份。22培养基:SC,GN,SS,EMB,;营养琼脂,MYP琼脂,三糖铁琼脂,微量生化管均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大肠杆菌诊断血清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均在有效期内使用。23检验方法:参照GB4789-941,WS/T-19962,文献3方法进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大肠杆菌检验。,.,76,3结果,31直接染色结果:样品经过稀释后涂片革蓝氏染色,在豆腐卷、冰箱涂抹,3份患者便样中均可见革蓝氏阳性芽胞杆菌,所有样品均可见革蓝氏阴性杆菌,长短不一。32培养结果:豆腐卷经稀释后用MYP琼脂做蜡样芽胞杆菌计数,取典型菌落鉴定蜡样芽胞杆菌计数为:3.0106个/g,冰箱表面棉拭涂抹后放在生理盐水中,直接涂MYP琼脂、营养琼脂分离蜡样芽胞杆菌典型菌落;肛拭便样采取后放在生理盐水中,稀释至能在MYP琼脂或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超市供应合同模板
- 2025商业店铺租赁返租协议范例:商业店铺租赁返租合同杰出样本
- 中铁物流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合法安置房交易合同
- 农村土方 工程合同范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的终止条件
- 电脑安装采购合同范本
- 扬州租房售房合同范本
- 简单服装购买合同范本
- 债务融资顾问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监管实务
- 旅游景区反恐防爆应急预案
- 实验室隐患排查培训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人教新课标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浪潮iqt在线测评题及答案
- 中外运社招在线测评题
- 4《给植物画张“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森林防火条例
- GB/T 18802.331-2024低压电涌保护器元件第331部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HG∕T 4693-2014 工业氟硅酸钾
- 保险公司与政府战略合作协议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