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 言高中的学习更需要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地理的学科属性是文科还是理科?或许你很快就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请你等等,你的这个结论有科学的依据吗?恩,从这个貌似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的理性思维吧。如果有人说:“地理是文科,因为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将他们的推论表述为三段论应该是这样的:高考文科生的必考科目一定是文科,地理是高考文科生的必考科目,所以,地理是文科。这个三段论可以反驳吗?仿照上述推理逻辑你也写一个三段论,要求你写的这个三段论推理出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你会选择什么学科来进行推理?正面论证“地理是文科”或者“地理不是文科”。我们论证步骤应该是:1. 先确定什么是“文科”;2. 再看地理学科特征符合/不符合“文科”;3. 得出结论。(注:我们论证的是第一册地理内容)请你论证“地理是文科”或者“地理不是文科”借鉴资料: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实,地理也不是完全的理科学科,地理的学科属性到底如何?还是带着这个问题和思考开始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之旅吧!你的思考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物质的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物质组成】(1)将以下概念用关联图表示:矿物、单质、化合物、矿产、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的转化】(1)绘制岩石转化模式图岩浆【岩石的特征及对应变质转化】岩石类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侵入岩喷出岩特征实例花岗岩 ( )( )( ) ( )砂岩页岩石灰岩( )( )( )( )【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的动力来自:你的思考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与外力】根据书本关于内外力的介绍,完成下列表格。1设置比较项目;2. 填写比较内容 (表格有底纹暂时不做)类别内力外力【地质构造:向背斜】(1) 绘制向背斜简图并叙述判别向背斜的方法背斜判别方法: 向斜判别方法: 倒置地形成成谷背斜山山向斜谷(2)成成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副词,使这句话错误:背斜( )成山;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副词,使这句话正确:成山的( )是背斜。你的思考(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是:a.由于背斜顶部受到( )作用,岩层出现大量( ),易于被( ),所以最终成为谷地;b.由于向斜槽部受到 ( ) 作用,岩层变得( ),不易于被( ),所以最终成为山地。c.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因为( )力的作用,是由于( )差异的不同造成的(4)石油一般储存在( );地下水一般储存在( )(5)一般在( )开凿隧道。【地质构造:断层】(1)判定断层的两个条件是:断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中央供料系统介绍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 GB 2519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
- 泰州市海军小学食堂劳务外包
- 数学新课标新旧对比变化
- 江苏译林英语9上Unit-1-4课文翻译
- 列车牵规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