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萨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要素。综合下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成立兴中会C同盟会的成立D青年杂志的创办2 . 有史学家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模式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冲击-反应”模式。以下内容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维新变法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D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3 .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相似点是( )A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B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C掠夺战争赔款,抢夺皇宫珍宝D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4 . 百日维新发展经济的政策,在山西某些地区得到了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如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其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这充分说明( )A变法推动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B变法措施得到广泛落实C山西的工矿业在变法中领先全国D维新思想深入民众之中5 . 下列历史情境与甲午中日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致远舰冲向敌舰B旅顺惨案C签订马关条约D美军杀害义和团战士6 . 严复原强:“往者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其中剪我最亲之藩属的战役是指:A黄海战役B辽东半岛战役C平壤战役D威海卫战役7 . 1915年,在云南成立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是A蔡锷B孙中山C宋教仁D冯国璋8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9 . 1915年底,孙中山发布檄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檄文中“一人冠冕”指的是(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C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袁世凯加冕登基称皇帝10 . 示意图中处应填写A新文化运动兴起B中国共产党成立C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D北伐军进军长江流域11 . 如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 . 1902年,北京城茶馆里四个人在聊天,张一说:“我参加过太平军。”李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赵四说:“我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现实A张一B李二C王三D赵四13 .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4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是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天津D上海15 .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属于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ABCD16 . 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17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包括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荷兰侵占台湾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葡萄牙占据澳门ABCD18 . 面对列强肆无忌惮的侵略,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 )A“反清复明”B“扶清灭洋”C“除暴安良”D“驱除鞑虏”19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 . 右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教材封面。这本教材编写的内容应该是A中国古代史B中国近代史C中国现代史D世界近代史21 .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22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梁启超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A欣赏德相的睿智眼光B对比中日学习成效C肯定日本的学习效果D变法图存,推进改革23 . 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中,正确的有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革命派想以此文件限制袁世凯独裁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ABCD24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明定国是诏书25 .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同文馆读书C镜头三:商人家住在北京东交民巷D镜头四: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26 .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据此推知,该报道的主题是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左宝贵英勇殉国D义和团火烧教堂27 . “列强无贵物,鸦片换脏银。自古花衣外,由来包祸心。黎民染病瘼,治世恃能臣。投炬扬清气,烟池照古今。”此诗歌反映的史实( )A沉重打击了英国在中国的贸易掠夺B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以及领土完整C扭转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8 .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A国闻报B申报C新青年D民报29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关于“新”正确的理解是A指导思想:三民主义B领导阶级:资产阶级C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D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30 .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B遵义会议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二、综合题31 . 1919年5月 4日,北京学生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材料一注1:漫画图(一)创作于1919年。注2:骷髅嘴里咬的是“山东”和“青岛”。(1)漫画图(一)的寓意是什么?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大事时间大事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北洋政府镇压、逮捕爱国学生5月5日-5月14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声援被捕学生5月14日-6月4日政府镇压学生运动,1000多名学生被捕,学生开展上街演讲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6月6日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后扩展到其他城市6月8日-6月10日被捕学生出狱,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获准辞职6月28 日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合约;(2)依据材料二,将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并说出划分依据。材料三(3)漫画图(二)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哪些特点?材料四 1919 年北京发生了爱国示威运动,各地纷起响应。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是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摘编自吴玉章文集(4)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未涉及”。吴玉章所说的激动人心的一页是指五四运动。( )中国社会上层在运动中显示强大的力量。( )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是群众运动的结果。( )吴玉章思想发生变化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 )32 . 近代化常被用来描述近代以来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它包括: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自由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科学化。通过学习,小刚发现东西方近代化的道路是不同的,请你跟他一块探究。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概述西方近代化的历程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率先尝试学习西方的哪种政治体制?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33 .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