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茶经中的茶文化1一、茶经的文章概括1二、作品影响1(一)对国内的影响11、对(作者陆羽的)友人12、对唐代社会23.对宋代社24.对明清社会2(二)对国外的影响31.对英国的影响32.对日本的影响3三、对茶文化的发展3(一)、茶经书名以“经”名茶,表明陆羽对茶有着“道”的追求3(二)、茶之有道,首先是和人的美好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4(三)、茶经所体现的陆羽茶道41.饮茶需用全套茶具42.完整的煮饮茶程序。43.相关的思想理念44.自然主义的关照。45.诚实客观的态度。5四、饮茶内涵与时代风貌5(一)、儒家精神5(二)、道家精神5茶经中的茶文化一、茶经的文章概括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唐陆羽茶经详解(解题+原文+翻译+注释) 作者:红叶主人 2013年著茶经共十章。“一之源”详细描述了茶树的样貌与养殖,茶字的解析,茶的品质与功能;“二之具”详细描述茶叶采制的工具;“三之造”描述了采茶的时间讲究与茶饼的形状与工序;“四之器”详细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茶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茶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茶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茶、五人饮茶和七人饮茶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茶典故与名人逸事;“八之出”介绍了茶叶的原产地。“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茶经所写的茶事活动绘成图,挂在茶席一角,使参加者能在场看明白。二、作品影响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民间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一) 对国内的影响1、对(作者陆羽的)友人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很赏识陆羽,相与交游三年,“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雅意高情,一时所尚”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成为文坛佳话,并有酬酢歌诗合集流传。与崔国辅相与较定茶、水之品,是陆羽在茶方面才能与天赋的最初公开展现。崔国辅离开竟陵与陆羽分别时,以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相赠 据陆羽陆文学自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三三,其所作今别离一首疑为二人离别作 全唐诗卷一一九录崔国辅今别离诗:“送别未能旋,相望连水口。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乾元元年(758),陆羽寄居南京栖霞寺研究茶事。其间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数次来访。与其交往的皇甫冉、皇甫曾、皎然等写有多首与陆羽外出采茶有关的诗 如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鰕花。”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皎然访陆羽处士不遇:“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上元初,陆羽隐居湖州,与释皎然、玄真子张志和等名人高士为友,“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燕永日。”2、对唐代社会据两唐书记载,李季卿行江南在代宗广德年间(763764),则常伯熊得陆羽茶经而用其器习其艺当更在764年之前。表明茶经在758761年完成初稿之后即已流传,北方的常伯熊就得而观之,因而润色并以其中所列器具区分指点行演茶事。皎然等唐人诗文中,文学化地记录了陆羽茶经在当时的影响。皎然饮茶歌送郑容:“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用反语表现出当时陆羽茶经所负有的盛名。李中赠谦明上人:“新试茶经煎有兴,旧婴诗病舍终难”,表明当时人依照陆羽茶经煎茶修习茶事之况。僧齐己咏茶十二韵:“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则称赞陆羽茶经穷尽了茶事的精妙。陆羽被人们视为茶业的行业神,经营茶叶的人们将陆羽像制成陶像,用来供奉和祈祀,以求茶叶生意的顺利:“巩县陶者多瓷偶人, 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见(唐)李肇 唐国史补 3.对宋代社北宋初年大型官修类书,对陆羽及其茶经都有足够的重视。李窻等太平御览卷八六七饮食部二十五茗中,照录了茶经卷上“一之源”和“三之造”的绝大部分内容。散文八大家欧阳修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二文论宜茶之水时,皆以陆羽茶经中所论为评水标准 南宋人黄震在其黄氏日抄卷六一中有言:“浮槎山记取陆羽茶经善论水”。南宋朱熹讲禹贡地理有人问及三江、东南水势和“味别地脉”时,亦曾举陆羽之论为一大类:“禹治水,不知是要水有所归不为民害,还是只要辨味点茶,如陆羽之流,寻脉踏地,如后世风水之流耶!”宋人秦再思纪异录“饮必羽煎”记录了智积师父“知茶”之事,言其自陆羽离寺后就不再喝茶,从侧面反映了陆羽茶艺的高超水平。北宋文人私家藏书有多种茶经版本,表明文人士大夫对此书的重视。据陈师道茶经序述其所见,北宋时至少可见有四个版本的茶经,当为唐五代以来的旧钞或旧刻,惜皆不可见。南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家书目之一,是秘书省访求秘阁阙藏图书的书目,内中有茶经,表明官府藏书对此书的重视。宋代,陆羽茶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被视为茶事活动及茶文化的指归。辛弃疾六么令用陆羽氏事,送玉山令陆隆德:“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全宋词。而苏轼在看了南屏谦师的点茶之后,作诗赞曰:“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苏轼送南屏谦师;在饮用虎跑泉水点试的茶汤之后,欲“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苏轼虎跑泉。4.对明清社会明清之际,陆羽茶经影响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茶经的多次刊刻印行,而且出现了众多的版刻形式。对一些茶书体例的影响。比如陈鉴虎丘茶经注补、陆廷灿续茶经,直接采用茶经“一之源”、“二之具”等篇目,增补内容。(二)对国外的影响海外有多种语言文字的茶经译本,从这一现象中,也可以看到茶经的影响。共有日、韩、德、意、英、法、俄、捷克等多种文字茶经版本刊行。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来说,也很罕见。相传的茶经大约有60余种版本,迄今可见的50余种版本,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海外流传。尤其在日本,历代被奉为经典,几经翻刻。各国在接受茶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1.对英国的影响在欧洲直至17世纪之后才有相当的影响。英国大百科全书、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蓬皮杜图书馆均藏有茶经的较早版本。其中英文译本主要有两种:一是英国人卡朋特( Francis ross Carpenter)所译的茶事( All About Tea),这是一个节译本,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典故传说和历史人物均被略去;二是美国人乌克斯(William Ukers)所译茶的经典(The Classic of Tea),这种译法目前更为流行,而且这个版本也被收录到英国大百科全书中,配有精美插图,通俗易懂 LU Yu,The Classic of Tea,IntroTranslation By Francis ross Carpenter,Illustrated by Hitz ,Demi; Boston,MA: Little,Brown Co1974。茶经流传欧美后,不仅出现了许多模仿它而写成的茶文化专著,而且英国结合自己的风情形成了变异的中国茶道。这种“变异”呈现了跨文化交流中十分有趣的会通,同时又能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者”眼中的形象。17、18世纪的英、法等国在茶具方面喜欢用中国特定的陶瓷器皿,而认为使用锡壶、铁壶或不锈钢茶壶是缺乏教养的表现。这种风气与那个时代英国整体的“中国风”是相呼应的,中国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乌托邦,中国茶道作为风雅的象征,融汇入欧洲的绅士精神中。英国在17、18世纪流行饮茶之风,尤其是中国的红茶。18世纪末,大众化的茶馆在伦敦就有两千多个。19世纪末,中外之间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茶叶之路,即从中国云南途经缅甸、印度,转入西藏。其中很大一部分途中转运英国。由于能源源不断地进口茶叶,英国人曾一度形成极有规律的饮茶习惯:清晨的“床茶”、上午的“晨茶”、下午的“午后茶”、晚上的“晚饭茶”。19世纪,英国人开始尝试在红茶中加入玫瑰、薄荷、柠檬等,有时还会加些鲜奶和糖,这与同期浪漫主义的流行密切相关。2.对日本的影响据说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完全照搬了茶经。总之日本研究茶经最透彻。三、对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在它对中国茶文化、中国文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到茶道、茶文化的几乎所有元素都在茶经中提出了。(一)、茶经书名以“经”名茶,表明陆羽对茶有着“道”的追求陆羽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为唐代名僧智积收养在龙盖寺。陆羽在寺院里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但他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因而逃出龙盖寺,为维持生计到戏班里演戏写戏做“伶人”。唐代法律规定包括伶人在内“工商杂类”是不允许取得和士大夫一样的社会地位的,所以陆羽“伶人”经历对他想通过科举进入士大夫阶层的道路障碍很大。但不能通过科举入仕并未阻止陆羽对社会的关注,以及他要对社会有所作为的理想。初唐至盛唐盛行制定礼仪的历史潮流。在开元盛世时期出生的陆羽自然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潮流。在无缘进入庙堂参与国家制度仪礼制定的情况下,陆羽撰著了以“经”名茶的茶经,用茶的品质、礼仪规范个人行为,希望给社会提供关于个人的行为之礼。(二)、茶之有道,首先是和人的美好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下引茶经原文皆同,不复出注,首次把“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在茶经中,茶不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质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强调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方法。(三)、茶经所体现的陆羽茶道1.饮茶需用全套茶具茶道艺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罗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在九之略的最后,陆羽又特别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即在有庙堂背景的贵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那里,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否则茶道艺就不存在了。2.完整的煮饮茶程序。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热饮。同时强调,只有能解决饮茶过程中的“九难”造茶、别茶、茶器、生火、用水、炙茶、末茶、煮茶、饮茶,即从采摘制造茶叶开始直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的所有问题,也即是若能按照茶经所论述的规范去做,才能尽究饮茶的奥妙。3.相关的思想理念匡时济世。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自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藉茶经跻入时世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社会和平。这体现在陆羽所设计的风炉上。风炉凡三足,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表明陆羽对社会和平的向往。和谐健体。风炉一足之上书“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之上书“体均五行去百疾”,五 行相生均衡协调,表明通过茶对自然和谐、养身健体的追求。讲求茶具与茶汤的相互协调映衬。陆羽在四之器中通过对茶碗的具体论述表达出的追求器具与茶汤效果的协调与互相映衬的观念,可以说是择器的根本原则,对于现在的择 器配茶、茶席茶会设计,至今仍有指导意义。4.自然主义的关照。陆羽在茶经中多次表达了他朴实的自然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他认为茶叶“野者上,园者次”,造茶饮茶用具,多为木、竹、铁等质地。同时,无论是自然也好,还是朴实实用也好,都以不能损害茶味为前提,如煮水所用燃料不可随便,最为要用者是炭,“次用劲薪”。而“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的炭材,与“膏木、败器”等都不可用,因为这些材料都会污染茶水之味。所有这些可以给现代人的启示是:对茶叶的过度加工,和对器具的过度追求,都是不必要的,它们或者会损害茶味品质甚至人体健康,或者会伤及事茶之人的“精行俭德”。5.诚实客观的态度。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指出,茶叶对人体有好处,也可能产生危害。茶如人参,上等才有作用,一般的效用会降低一些,差的没有效用;假冒伪劣的,对人有损害。而在八之出中,对于熟悉者详细记之,不熟者则客观诚实地言以“未详”,再次体现了陆羽客观诚实的科学态度。陆羽对茶叶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茶经茶道茶文化的体现之一,用现代的词语来说就是“科学主义”的态度与精神,在大力宣扬茶的同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绝不回避、绝不虚词掩饰,这对后人永远都有垂范作用。综观世界茶文化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到,陆羽茶经为后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茶文化茶道艺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蓝本。四、饮茶内涵与时代风貌(一)、儒家精神1. 精行俭德开篇一之源中就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没有直接对茶德做出论述,而是通过描述怎样的人适合饮茶来含蓄的表达,将茶品与人品结合起来。何为“精行俭德”?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意思是说说话忠实诚信,做事忠厚谨慎的,即使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此为品行端正。“忠实”、“诚信”、“忠厚”、“谨慎”等一直都是儒家修身立德的不二章法。更何况“茶性俭,不宜广”,煮茶过多会淡其味道,而且在茶事活动中,种茶、制茶、择器、备具、煮茶,皆需一丝不苟,若“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则会“饮之成疾”。 因而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品德端正简朴、做事精细有序之人饮茶为最宜,饮者也正是通过这种精细的茶事活动,使心灵回归清净 与恬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2.中庸所谓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四之器中讲到“鍑”也就是锅的时候强调要“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意为锅的“耳”作成方形, 取其方正端庄之义;锅缘宽一些,取其伸展广阔之义;锅脐做长一点,取其长久居中之义。这样制作,除其实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陆 羽所表达的“正令”、“务远”、“守中”的中庸思想。除茶之器具外,烤茶饼的火候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责任临床经验课件
- 2025版电子产品销售代理权转让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保安公司专业巡逻外包服务合同
- 2025储油罐租赁合同:智慧储油罐租赁及智能监控系统协议
- 2025崇明危化品运输合同运输工具维护与保养服务范本
- 2025版全新网络安全检测企业员工保密协议与网络安全技术保护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彩钢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样本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汇编:合同标的、租赁与转租条款解析
- 2025年防护栏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专业保安服务合同标准模板
- DBJ46-070-2024 海南省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校园天眼平台建设方案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必看考点《管理常识》试题解析(2023年)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办理宽带拆机委托书
- JJG 677-2006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
- 2024建筑工程监理表
- 胸部肿瘤放疗讲课
- 空乘服务语言艺术与播音技巧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