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_第1页
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_第2页
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_第3页
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_第4页
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能用来给液体加热,又能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 .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B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3 .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为物镜,为目镜,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BCD4 .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A大熊猫B机器人C电脑D月亮5 . 准确量取45毫升食盐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是( )A50毫升B10毫升C100毫升D200毫升6 .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B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C获得事实和证据D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7 .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ABCD8 . 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9 . 下列动物属于我国珍稀动物中的两栖动物的是( )A大熊猫B娃娃鱼C扬子鳄D白鳍豚10 . 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台风“菲特”登陆我省B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C“天宫十号”发射成功D雨后出现美丽的彩虹11 . 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ABCD12 . 下列科学家中,通过观察并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13 . 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14 .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B“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C“它的轻质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15 . 下列结构中,不是所有的成熟植物细胞均有的是( )A叶绿体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16 . 某班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有如下几步操作: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往试管中倒入少于三分之一试管的食盐水点燃酒精灯加热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D17 .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ABBCCDD18 . 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蜗牛呼吸器官是肺B蝴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19 . 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珂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珂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20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化石B会笑的洋娃娃C爬山虎D钟乳石21 . 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蒸发皿22 . 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A2.1cmB2.13cmC2.133cmD2.14cm23 . 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错误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二、填空题24 . 下列生物结构中:细菌肝脏西瓜果肉叶脉茎鸡蛋黄番茄果肉中的一个个亮晶晶的小颗粒(填序号)其中属于细胞的是:_;属于组织的是:_;属于器官的是:_;属于生物体的是:_。25 . 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是研究生物中常用方法。请回答:(1)小科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填清水、生理盐水)(2)小科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为了得到如图所示的物像,他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调节反光镜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26 .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小航的身高是1.58_;(2)一桶水的体积是17_;(3)小航今天的体温是37_;(4)一枚壹元硬币的直径是22.5_。27 . 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评价与交流:制订探究计划:建立猜测和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事实与证据。(1)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所经历的流程应该是:_(用以上序号排序)。(2)某女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_ (用序号表示)。28 .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C秋天,掉在地上的桔子长满了“绿毛”,这是霉菌的菌落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全都死亡了29 .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1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图2中的温度计的读数是30 . 在空格中填出对应的单位:(1)同学小明身高162_;(2)正常人体温约37.0_;(3)一盒酸奶的体积为250_。31 . 单位换算(无需写步骤):(1)1米=_厘米;(2)200米=_千米;(3)300厘米=_微米(4)10纳米=_米(5)8立方米=_立方厘米(6)3000立方厘米=_升32 . 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_。(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3 . 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1)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_;(2)一张书桌抽屉的体积约为25_.(3)甲同学身高是163_;(4)校运动会上跳远成绩为4.84_.34 .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