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表明鸦片战争是一场( )A侵略与反侵略之间的较量B保守与开放之间的较量C殖民与反殖民之间的较量D落后与先进之间的较量2 . 鸦片战争中,大多数中国军队只能依靠两条腿行军,邻省调兵要三四十天:而英国军队坐着汽轮从印度调集援兵和军需品,来回只需两个月,这表明中英两国A军事经济实力悬殊B政治制度的差异C军队战术的不同D军队纪律不同3 . 全球通史记载:“在西方列强手中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请问“自强运动”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 . “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A创办京师大学堂B开放言论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5 .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题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史B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C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D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 .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1898年光绪帝定国是诏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A军事工业的兴起B政治体制的变革C民主思想的传播D近代化道路探索7 .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你认为该观点A正确,因为英法正是以此为借口B正确,因为英法并不想打仗C错误,因为英法为了正义必须一战D错误,因为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必然发动战争8 .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边示意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9 . 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0 .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火烧圆明园 林则徐 八国联军 甲午风云ABCD11 .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 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 )A发动了虎门销烟B掀起了洋务运动C进行了黄海海战D发起了维新变法13 . 为了更多地了解近代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四部影视作品,请你按历史发展过程安排观看顺序鸦片战争慈禧西行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ABCD14 .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主持人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奕D曾国藩15 . 据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统计,1894年外国在华资本达5433.5万元,到1913年猛增至12.37亿元;在中外产业资本中所占比重,也由60.7%增至80.3%。外国在华资本骤增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着密切关系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6 . 下图为某一历史事件的形势示意图,由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李自成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 . 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 .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下列哪一规定不出自虎门条约A获得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D割香港岛给英国19 .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在哪个战争中成为一片废墟(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士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A十二铜表法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以下宣言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反对华北自治!”“不甘做亡国之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ABCD22 .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23 .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A“自强”B“民主与科学”C“求富”D“师夷长技以制夷”24 . 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A挽救了民族危机B追求民主科学C否定君王专制D促进思想启蒙2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ABCD二、简答题26 . 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西方殖民者贪婪无耻而清政府又腐败无能,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人民心里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让我们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了解这段历史。问题一:领土丧失(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中国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3)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哪些地方?问题二:巨额赔款(4)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多少?问题三:主权进一步丧失(5)“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6)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哪次侵略战争之后?问题四:社会性质变化(7)鸦片战争后,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请说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问题五:认识提升(8)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三、综合题27 . 在刀和火、血与泪所浸透的中华民族悲壮的近代历史中,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某校初三年级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指什么?(2)如图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就其英雄业绩拟写一句解说词。(3)学过这段历史,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评价他们?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学习他们最好的行动是什么?(4)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在探索救国道路上发生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重大事件,小华和同学们整理出了上面的图表,请你帮他们填写完整。(5)你认为李鸿章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你分别列举洋务运动前期军事企业和后期民用企业各一例。(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谁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抉择与奋斗)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一文中写道:“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中流砥柱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六个关键阶段。”小华和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力挽狂澜”指的是遵义会议,“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共七大,“进京赶考”指的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中共大一在哪里召开的?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什么时候?(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脉络图(1)材料一中的“金田起义”的领导人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领导这次起义有着怎样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平天国全盛时期颁布的纲领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部革命纲领有什么不足之处。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部革命纲领虽有不足之处,但是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3)请根据脉络图及所学知识说出,“天京事变”有何影响。(4)为了“挽救危机”,太平天国领导人任命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编写了向西方学习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