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旧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旧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旧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旧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旧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和硫的化合物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检测题(一)检测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Ba:137 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9 分)分) 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 Na2S、Na2S2O3 、Na2CO3 、NaAlO2 、Na2SO4 五种溶液,应选用 ( )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 D氯化钡溶液 2强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出去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FeSO4Fe2O3+SO2+SO3 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 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 ) A生成 BaSO4和 BaSO3混合沉淀 B生成 BaSO4沉淀,有 SO2气体逸出 C生成 BaSO4沉淀,有 SO3气体逸出 D有 SO2和 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3硫化氢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或通入足量的下列试剂,既能使溶液的 pH 增大,又能使 S2-浓 度降低的是 ( ) A溴水 B硝酸铅溶液 C稀硫酸 D二氧化硫 4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硫酸厂排出的大量气体 D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多 5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 ( ) 石灰水 H2S 溶液 KMnO4溶液 溴水 酸化的 Ba(NO3)2溶液 品红溶液 A B C只有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6用密度为 1.32gmL-1的稀 H2SO4溶液逐滴滴入 BaCl2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已知 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和加入的 BaCl2溶液质量相等,则该稀 H2SO4溶液的浓度为 ( ) A21.9% B42. 1% C13.5molL-1 D5.67molL-1 7有关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H2S+SO23S+2H2O S+2H2SO4(浓)3SO2+2H2O 3S+6KOH2K2S+K2SO3+3H2O A反应说明 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改用稀 H2SO4,则能放出 H2 C反应和说明 S 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D反应说明 S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8两份硫粉各 a g ,分别与 H2、O2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化合,将生成的气体混合并恢复至室温,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 2a g 硫 B析出 molS C剩余 0.5a mol 气体 D剩余 气体 9常温下,向容积为 VL 的真空容器内通入 n mol SO2和 m molH2S,若 5n=m 且反应后生成硫 的质量为 48g,则 n 与 m 的关系式为 ( ) An+m=3 Bm+n=4 Cn+m=3.5 Dn+m=5 64 a3 mol 64 a 10常温、常压下,aL 二氧化硫与 bL 硫化氢混合,若反应后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前的 1/4,则 a 与 b 之比为 ( ) A11 B21 C12 D13 11工业上从含硒废料提炼硒的一种方法是用硝酸钠与硫酸处理废料,得到亚硒酸和少量硒 酸,再加盐酸共热。则硒酸转化为亚硒酸,反应是 2HCl+H2SeO4H2SeO3+Cl2+H2O 再将 SO2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出现单质硒的沉淀。则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 AH2SeO4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B.二氧化硒的还原性比二氧化硫强 C.析出 1mol 硒要用 H2SeO3、SO2各 1mol D. H2SeO3的氧化性比 H2SeO4强 12常温常压下,将 24mL 的 H2S 和 O2混合气用电火花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常压,生成 SO2为 6mL,则原混合气体中 H2S 的体积为 ( ) A6mL B8mL C10mL D12mL 13用 1t 含硫 48的硫铁矿制取硫酸,如果生产过程中有 2的 FeS2损失,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有 2的硫损失 B可制得 98的硫酸 1.47t C可制得纯硫酸 2.47t D有 0.48t 硫转化成硫酸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在 120C、1.01x105Pa 的条件下有空气(体积比 N2O2=4:1)和 H2S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 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H2S 无剩余,恢复到原温度,测得压强为原来的 90, 则原混合气体中空气与硫化氢的体积比为 ( ) A31 B141 C14 D41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至 Al3+恰好完全沉淀: Al3+2SO42-+3OH-+2Ba2+2BaSO4+Al(OH)3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至 SO42 - 恰好完全沉淀 Al3+SO42 - +Ba2+4OHBaSO4+AlO2- +2H2O C.向 FeI2溶液中通入 Cl2至 I恰好完全被氧化 2I+Cl2I2+2Cl D.向 FeI2溶液中通入 Cl2至 Fe2+恰好完全被氧化 2Fe2+Cl22Fe3+2Cl 16.工业制取硫酸是一种连续的生产过程,今测知进入接触室时混合气体(396K,8kPa,主要 成 分为 SO2、O2、N2)的流量为 1.0m3S1,从接触室导出气体(792K,8kPa)的流量为 1.8m3 S1,与此有关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时间内从接触室进入的气体与导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9 B导出气体中 S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C此反应中 SO2的转化率一定为 20 D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17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 3mL 饱和 CuS04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 U 型管内 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 3mL 浓硫酸,静置片刻。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 A小试管内液体分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BU 型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C有少量白色固体析出 10 2 D有少量蓝色固体析出 18把 29g 铁和硫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 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84L,则混合物中铁和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12 C32 D23 第 I 卷答题卡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 案 题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 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1 分分) 四、四、(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 19(4 分)已知 H2SO3的酸性比 H2CO3、H2S 和 H2S2O3强,H2S2O3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工业上 将硫黄加入 Na2SO3溶液中共热至沸可制取 Na2S2O3,Na2SO3+SNa2S2O3。制备硫代硫酸 钠的另一种方法是把 SO2通入 Na2S 和 Na2C03的混合溶液中。在加热反应过程中,先生 成黄色沉淀,其量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当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时,反应完成。 (1)写出用后一种方法制备 Na2S2O3的化学方程式: ; ; 。 Na2SO3+SNa2S2O3 (2)原料中 Na2CO3,Na2S 和 SO2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是 。 20.(7 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 SO2和 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 实验装置,a、b、c 为止水夹,B 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 中放有用 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 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 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 向 A 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 A 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 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 气体时,停止加热; 待装置 A 冷却,且气囊 B 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 a,打开止水夹 b,慢慢挤 压气囊,使气囊 B 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 C 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 b; 打开止水夹 a 和 c,关闭止水夹 b; (3)实验时,装置 C 中的现象为 。 (4)当 D 中产生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 E 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的是 CO2,而不是 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则装置 D 的作用为 。 五、五、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4 分)分) 21 (8 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 (B)硫化钠、 (C)亚硫 酸钠、 (D)硫代硫酸钠、 (E)硫酸钠、 (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 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但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 (填分子式) 。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有 几种填几种,也可补充) 。 第一种情况是 ;第二种情况是 ; 第三种情况是 ;第四种情况是 ; 22.(6 分)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 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 SO42-。 试评价上述各种方案是否严密,并分别说明理由。 方案甲: ; 方案乙: ; 方案丙: 。 六、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3 分) 23.(7 分)有甲、乙、丙三种常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为 X、Y、Z 三种化合物,则 (1)在 X、Y、Z 三种化合物中一定含乙元素的是 ,理由是 。 (2)单质乙一定是 元素,理由是 。 (3)X、Y、Z 的分子组成分别是 、 、 白色沉淀。无沉淀方案丙:试液 白色沉淀。无沉淀方案乙:试液 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方案甲:试液 溶液足量稀 足量稀 足量稀溶液 233 2 2 )NO(NHNO BHC HCB a aCll laCl 。 24.(6 分)通常情况下,硫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它的蒸气有橙色、红棕色、无色三种,它 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个数不同,可用 Sx表示。对三种硫蒸气测定的结 果是: (1)标准状况下,橙色蒸气的密度是 11.42g/L,则它的化学式为 ; (2)无色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64 倍,则它的化学式为 ; (3)红棕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空气的 6.62 倍,则它的化学式为 , 七、七、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 25 (5 分)将 H2S 和 O2的混合气体在 120的温度下装入密闭容器中,在高温下使之燃烧。 已知全部 H2S 和 O2都参加了反应,反应后容器内温度恢复到 120C 时,测得压强为反 应前的 。试求混合气体中 H2S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 26.(7 分)某化工厂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设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0.20,且不考虑 各生产阶段的物料损失。试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该厂生产 98%的硫酸 10t。 需要原料硫磺的质量是 t。 需要消耗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m3。 (2)如果该厂每天生产 98%的硫酸 at,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硫充分 燃烧,且在下一步催化氧化时不再补充空气,要求硫燃烧后的混合 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b。已知该厂每天消耗空气 2.24104m3(标准状况) 写出 a 和 b 的关系式。 在图中画出 a 和 b 的关系曲线。 4 3 硫和硫的化合物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检测题(二)检测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a:40 N:14 Al:27 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9 分)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象冰。1 体积“可燃冰”可贮载 100200 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份是甲烷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3.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 A金刚石 B二氧化硅 C刚玉 D干冰 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5.下列事实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是 ( ) Na2SiO3+CO2+2H2OH4SiO4+Na2CO3 SiO2+2C 高温 Si+2CO Na2CO3+SiO2高温 Na2SiO3+CO2 CH4比 SiH4稳定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6.门捷列夫在 19 世纪中叶,曾根据他所发现的周期律,预言过第四周期族元素 X(当时 他称为“类硅” ) ,下列有关“类硅”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XH4不稳定,但有强还原性 B可用焦炭在高温下从 XO2中冶炼 X CX 的单质的熔点比硅高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式为 X(OH)4,其酸性比 H2SiO3强 7.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 ) Si(固)+3HCl(气)300SiHCl3(气)+H2(气) H381KJ SiHCl3+H2950Si+3HCl 对上述两上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是放热反应 C.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8.目前,科学界拟合成一种“二重结构”的球形分子,即把足球型 C60分子容纲在足球型 Si60 分子中,外面的 Si 原子与内面的 C 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下列关于这种分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该物质不能导电 C相对分子质量为 2400 D是一种化合物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普通玻璃呈淡绿色是由于含 Fe3+ B坩埚、蒸发皿都属于陶瓷制品 C “唐三彩”是一种玻璃制品 D高温下 CaSiO3比 CaCO3稳定 10.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传统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 ) 生成物是硅酸盐 反应条件是高温 用含硅的物质作原料 反应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A只有 B只有 C D只有 11.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B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 C氧化铝陶瓷的熔点低、硬度小 D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 12.人造骨骼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和 结构。人造骨骼可以依靠在人体液中补充某些离子形成新骨,在骨骼接合界面发生分解、 吸收、析出等反应,实现骨骼牢固结合。人造骨植入人体内形成新骨需吸收下列何种离 子 ( ) ACl BCa2+ CPO43- DNa+ 13.硅酸铜钡是当今用最新科学技术合成的一种物质,然而现在发现,我国秦兵马俑用的一种 颜料是硅酸铜钡。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属于硅酸盐 D属于氧化物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三、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4.超导材料是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 Y2O3、BaCO3和 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 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 YBa2Cu3OX。现欲合成 0.5moL 此高温超导物,依化学计量比例,需取 Y2O3、BaCO3及 CuO 的物质的量(moL)分别为 ( ) A0.50、0.50、0.50 B0.25、1.0、1.5 C0.50、1.0、1.5 D.1.0、0.25、0.17 15.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l2(OH)nClmyH2Ox,式中的 m 等于 ( ) A3-n B6+n C6-n D3+n 16.将通量 CO2通入 NaOH 和 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 CO2(V)关系图,正确的是 ( ) 17.在 0,101.3KPa 状况下,由一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体积为 2L,点燃后使之完全反 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干燥后称量为 5g。由此推 断原混合气体中 ( ) CO 可能为 1.12L O2一定为 0.56L O2可能为 0.88L CO 一定为 1.20L A B C D 18.“空对空”响尾蛇导弹头部的“红外眼睛” ,能分辩出 0.001的温差变化,它是由热敏陶 瓷材料和热释电陶瓷材料做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红外眼睛”对热非常敏感 B “红外眼睛”的热目标是敌机发动机或尾部喷口高温区 C “红外眼睛”的电阻值随温度明显变化 D “红外眼睛”的工作原理与人眼相同 第 I 卷答题卡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 案 题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 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1 分分) 四、四、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 19.(8 分)用示意图的装置进行 A、B、C、D 四组实验,在 a、b、c 中加入的试剂如表中所 示。 填写表中空格: abc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b 中 A 饱和食盐 水 碳化钙酸性 KmnO4 溶液 c 中 b 中 B浓盐酸KmnO4固体NaBr 溶液 c 中 b 中 C稀盐酸大理石Na2SiO3溶液 c 中 b 中 D浓硫酸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 c 中 20.(6 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 CO、H2,还含有 CO2和水蒸 气。请用下图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 CO 和 H2。 (1)连接上图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代码字母): 混合气( ) ( )接( ) ( )接( ) ( )接( ) ( )接( ) ( ) 。 (2)确认混合气中含有 H2的实验现象是 ; 其理由是 。 (3)确认混合气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五、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6 分)分) 21.(8 分)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世贸大厦轰然倒下。在清理废墟中,人们发现很多石 棉。石棉是一种压缩强度大、柔软性强、耐热、耐火、耐酸和耐碱的腐蚀,而且价格低 廉的硅酸盐。石棉有毒,能使人患肺癌。 (1)有一种石棉叫做石棉矿青石棉,其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分子中铁的氧化数为 ,我们可以 看作 ;其物质的量分数为 。 (2)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硅酸盐,它具有韧度、弹性、透明度、高电解强度、化学惰性和热 稳定性。 叶蜡石的成分为 AlSi2(OH)O5,白云母可看作叶蜡石中 的 Si()被 Al()所取代,再 由 K(I)平衡其电荷形成的,则白云母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 (3)研究表明,在原硅酸盐中,Al()很容易取代 Si()而不会引起原硅酸盐结构大的变化。 从立体几何的知识看,Al()与 Si()最直接的关系是 。 22.(8 分) (1)在烧制砖瓦时,黏土中铁的化合物在用炭焙烧过程中生成 而制成红砖;若焙烧后期从窑顶喷淋水中,窑内产生大量的 气体,它们把红砖 还原成青黑色,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它与未燃烧完的炭颗粒 形成青砖。 (2)陶瓷工业中,常遇到因陶土中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的办法是把陶土和 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达纳米级,然后插入两根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源,此时阳极 聚集 ,阴极聚集 。其理由是 。 (3)我国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红丹,俗称铅丹。在一定条件下铅丹(用 X 表示)与硝酸 能发生如下反应:X+4HNO3PbO2+2Pb(NO3)2+2H2O 铅丹的化学式是 ,此铅丹中的铅的化合价是 。 由此反应可推测 PbO 是 性氧化物,PbO2是 性氧化物。 六、六、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23.(5 分)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有 A、B、C、D、E 五种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 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 A 和 E 同族,A 与 C,B 与 E 原子的电子层数都相差 2,A、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1:4。 (1)写出元素符号:B 、D 、E 。 (2)A 和 C 能以原子数 1:1 形成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4.(5 分)A、B、E 为固体化合物,D、G 为固体单质,F、X、Z 为可燃性气体,且 F、X 燃 烧的火焰呈蓝色或淡蓝色,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下图所示的变化: 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 A、B、Z 的名称:A: ,B: ,Z: 。 (2)写出 G 和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中氧化剂的化学式是 。 七、七、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1 分)分) 25.(5 分)某校课外环保监测小组对采集的气体样品所含污染气体 CO 进行测定,其方法与 步骤如下: 首先收集气体样品 2.00L,缓缓通过含有 I2O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5CO+I2O55CO2+I2 4 1 将产生的碘升华,并用浓度为 0.00500molL-1的 Na2SO3溶液 30.00mL 吸收,此时反应 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向的溶液中加 4 滴淀粉作指示剂,用浓度为 0.0100molmolL-1的碘水滴定,耗去 5.00mL 时,此时溶液恰好变色。回答: (1)操作中溶液颜色变化由 色变为 色。 (2)步骤中 CO 与 I2O5反应生成的 I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该气体样品中 CO 的含量是多少毫克/升? 26.有三种不同质量的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样品、。甲、乙、丙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 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定各样品中氧化铜的量。 (1)甲取样品强热,若所有固体为金属铜,将其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产生 1.12L 气体(标准状况) ,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g。 (2)乙取样品a g 强热,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 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 b g 固体剩余,该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 ,样品中氧化铜质量为 g(以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 (3)丙称量样品强热后剩余的固体,质量比原样品减小了 cg,若该固体为金属铜,则 样品中氧化铜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为 。 硫和硫的化合物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检测题(三)检测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Ba:137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9 分)分) 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在食品加工或餐饮业中使用量特别要注意严加控制的物质是 ( ) A氯化钠 B谷氨酸钠(味精) C碳酸氢钠 D亚硝酸钠 2.氨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旧法亦称哈伯法,是在 2050MPa,500,铁做催化剂下合成 的;希腊化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法,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 热到 570的电解池,利用能通过氢离子的多孔陶瓷固体作电解质,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 合成了氨,转化率达到 78%,有关新法合成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新法与旧法相比不需要高温 B新法与旧法相比氮气的转化率高 C新法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 D电解时 H+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3.为保证“西气东输”工程中送气和用气安全,可提前向部分路段输气管道通入 1.1MPa 某气 体,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 ( ) A氮气 B氢气 C氧气 D氯气 4.据报道,近日某地一辆满载砒霜的大货车翻下山坡,滑下河道,部分砒霜散落到河水中。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 As2O3,剧毒,致死量为 0.1g,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As2O3是两 性偏酸性氧化物,其无色晶体在 193升华,微溶于水,生成 H3AsO3时;其对应的盐也均 有毒性,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根据以上信息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s2O3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BAs2O3是砷酸的酸酐 C可向该河中撒入生石灰,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D可向该河水中撒入氢氧化钠,以消除砷对河水的污染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且生成的产物可溶于浓硝酸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C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浓硫酸中钝化 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氯气与淀粉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6.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某试液 无明显现象 有红棕色气体放出,说明 原试液中含有 NO3 - B某试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沉淀溶解,溶液呈 紫色,则说明原试液中含有 C某试液 产生黄色沉淀,证明原试液中 I D某试液 溶液显红色,证明原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7.将 a mL NO、b mL NO2、 x mL O2的气体混合于同一试管里,将试管倒插入水中,充分反应 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 x 对 a、b 的函数关系式 x=f(a,b)是 ( ) A(a+b)/2 B(2a+b)/3 C (3a+b)/4 D(4a+b)/5 8.有混合气体 X,它是由 NO、H2、CO2组成,通入足量的 Na2O2后,变成混合气体 Y,将 Y 用 电火花引燃使其充分反应,只得到浓度为 70%的 HNO3溶液,无其他任何气体,则 X 中各 气体体积之比为 ( 入入 入 入入入 入入入 浓硫 3 入入Fe 酸的入入入入入 入入 3 AgNO入入 入入入入入入 ) A247 B427 C74:2 D358 9.一定质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 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 Cu(NO3)2的物质的量相 同 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 相同 A只有 B C D 10.已知硝酸的浓度越小,被还原的价态越低。今将 H2S 气体通入四种浓度不同的硝酸中,发 生的反应如下: 3H2S+2HNO33S+2NO+4H2O 4H2S+2HNO34S+NH4NO3+3H2O H2S+2HNO3S+2NO2+2H2O 5H2S+2HNO35S+N2+6H2O 则四种硝酸的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 B C D 11.某溶液灼烧 ,火焰呈黄色,加 BaCl2出现白色沉淀,浓 H2SO4和 Cu 片共热产生红 棕色气体,则此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 Na+,SO42-,NO3- K+,NO3-,CO32- Na+,K+,SO32- Na+,NO3-,SO32- A. B. C. D. 12.将 7g 铁粉加入 200mL 2 molL-1的硝酸溶液中,使之充分反应放出 NO 气体,所得溶液中 主要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 Ac(NO3-)c(Fe2+)c(Fe3+)c(H+) Bc(NO3-)c(Fe3+)c(Fe2+)c(H+) Cc(Fe2+)c(Fe3+)c(NO3-)c(H+) D2c(Fe2+)+3c(Fe3+)+ c(H+) c(NO3-)+ c(OH-) 13.相同状况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 NH3、HCl 和 NO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 槽里,充分后溶解后烧瓶内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甁内液体未扩散 到水槽里) ( ) A1:1:1 B2:2:3 C3:3:2 D2:2:1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三、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4.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 由 NO 和 NO2组 成的混合气体,共组成可表示为 NOx。该混合体通入 NaOH 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 值为( ) Ax1.5 Bx=1.2 Cx1.5 D无法确定 15.将 Mg、Cu 组成的 2.64g 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收集还原产物 NO 气 体(还原产物只有一种) 。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2molL-1NaOH 溶液 60mL 时,金属 恰好沉淀 完全,形成沉淀质量为 4.68g,则反应过程中收集到 NO 气体(标况下)体积为 ( ) A8.96L B4.48L C0.896L D0.448L 16.密度为 0.91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 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 质量分数为 ( ) A等于 12.5% B大于 12.5% C小于 12.5% D无法确定 17.1.92g Cu 投入到一定量的浓 HNO3中,Cu 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 准状况下 672mL 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 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 O2的体积为 ( ) 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 18.向含 3molCa(OH)2的石灰水中逐滴加入 H3PO4溶液至不再发生反应为止,所得沉淀的物质 的量(纵坐标 y)与加 H3PO4的物质的量(横坐标 x)的关系图是 ( ) 第 I 卷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 答案 题号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1 分)分) 四、四、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 19.实验室可用氯化钙固体和碳酸钠溶液等试剂,制取一定量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简述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但要求回答试剂的用量,如少量、适 量或过量) A用蒸馏水完全溶解氯化钙后,加入 ; B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并用 洗涤沉淀至无 Cl; C加入 ,使沉淀完全溶解; D 。 20.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 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B 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 钙固体;E 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 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 B 装置下移,使碳酸钙和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 C 处产生白色沉淀时, 立刻将 B 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 (2)将 A 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 A 微微加热,在装置 A 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 E 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 F 向 E 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 E 内气体 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C 中白色沉 淀溶解,其原因是 。 (3)装置 D 的作用是 ; 五、五、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4 分)分) 21.某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NH5,在 NH5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结构的特点,请回答: (1)固体 A 的电子式应表示为 ,它的晶体类型属于 。 (2)固体 A 具有强还原性,与水反应时有气体放出,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盐酸反应速率比与水反应时 。 (3)固体 A 的热稳定性很弱,适当加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气体,表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22.铁与 HNO3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了与 HNO3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已知在与冷稀 HNO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 NO 气体;在与热的稀 HNO3作用时,主要还原产物为 N2O 气体;当 HNO3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 NH4+。现有铁与稀 HNO3的作用,请分析下图, 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1)0 点到 a 点的还原产物是 。 (2)a 点到 b 点的还原产物是 ,其原因是 ; (3)试完成 b 点到 c 点的反应方程式: Fe+ HNO3 Fe(NO3)3+ + H2O (4)反应过程中,到达 点时 HNO3已完全反应; (5)已知到达 d 点时,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 (6)c 点和 d 点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六(本题包括六(本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13 分)分) 23从某物质 A 的水溶液出发有下面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写出 A-F 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D E ,F 。 (2)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 。 (3)鉴别物质 F 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 24物质 AH 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其中,B 的浓溶液 与单质 X 在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B 的稀溶液与足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