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2 . 下列政权被蒙古族灭亡的是( )辽西夏金南宋。ABCD3 . 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唐诗“三吏”、“三别”白居易B宋词如梦令寻寻觅觅苏轼C明清小说三国演义徐霞客D元曲窦娥冤关汉卿4 .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5 . 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6 . 下列对秦朝、西汉、元朝、清朝时在管理地方的制度方面叙述有误的是( )A秦朝政府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西汉政府实行分封制,废除郡县制C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和设置宣政院辖地D清朝政府设置将军府管理边远地区7 .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山东西部。”这一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 . 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现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它是潍坊诸城人张择场的代表作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 宫廷画的活跃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9 . 下列事件中,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秦桧陷害岳飞 铁木真统一蒙古 文天祥誓死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ABCD10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A统一全国B开通运河C创立殿试D三征辽东11 .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 . 在“朝代接龙”的游戏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元明宋唐B唐宋元明C明唐宋元D宋元明唐13 .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各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宋朝建立后为防止此类状况的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有割断将领与士兵的联系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转运使将财赋收归中央 设通判分化知州权力ABCD14 . 宋代有的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题材画占主导B市民文化逐渐兴起C画家多出自经商家庭D宋代专制主义加强,画家只能转画“尘世人物”15 . 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隋唐时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C明代时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D清朝前期耕地面积较之前代有了大幅度增长16 . 下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A政权名称B建立时间C创建者D地方制度17 .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机构为A北庭都元帅府B宣政院C西域都护府D伊犁将军18 . 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代。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的“他”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19 . 下图是小琴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与这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20 . 油条是我国食用范围最广、食用频率最高的早点食品,别看这油条做着简单,吃着也简单,它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称油炸“桧”,意即油炸秦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他是A屈原B张骞C卫青D岳飞21 .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22 . 夏老师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哪幅图片与其它三幅主题不一致ABCD23 . 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24 . 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你知道李涛所指某朝是指(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25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BCD26 . 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张骞玄奘鉴真郑和ABCD27 . 下侧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A造纸术的改进B“麻沸散”的制成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8 . 北宋时期,游牧于北方的哪一少数民族建立了辽政权?A党项族B契丹族C女真族D蒙古族29 . 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元朝末年,想去看看管理台湾地区的地方政府,你应该到A西域都护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台湾府30 . “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北宋与金D南宋与金二、综合题31 . 宋代与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材料一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南宋)陆游渭南文集(1)材料一是宋代谚语,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这些谚语的流行可以佐证我国农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工具反映了宋朝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工具的名称,并指出宋朝哪一农作物的产量已经跃居当时我国粮食作物产量的首位。材料三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屋字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摘自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城市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材料四无主荒芜土地,准流民及官兵屯种。凡地方官招来的各处民人,不论原藉别籍开垦荒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永远归自己所有)乾隆33年(1768年)(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材料五清朝前期的人口与耕地数量表(部分)时期人丁户口耕地(含田地、山荡、畦地)人均土地顺治8年(1651)106333262908584顷61亩28.29亩康熙49年(1710)233122366631132顷24亩28.45亩雍正12年(1734)273554628901387顷24亩32.21亩乾隆31年(1766)2080957907414459顷3.56亩清实录、清朝通典等资料统计编制(5)根据材料五,概括1651年到1766年间清朝人丁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中的信息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中隐含的问题。32 . 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第一篇章)民族政权并立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上图中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的是哪个民族?图中统一全国的政权是谁建立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第二篇章)民族关系发展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3)材料二中“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综合材料二,概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4)两宋期间,民族关系有战有和,请问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在郾城大败金军,这位抗金名将是谁? (第三篇章)都市的繁华(5)假如你生活在宋代的都城临安,有朋友来访,你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呢?3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我国出现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材料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泉州作为外贸港口在宋代崛起,南宋以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材料一表格反映了我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