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是制作临时装片中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向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取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后,在清水中展开,然后盖好盖玻片,最后进行染色C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都要先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D染色时,先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同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2 . 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植物落叶B人体出汗C种子萌发D潮起潮落3 . 西藏野牛休息地,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有利于御敌和捕食。以上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适应生物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4 . 在探究某种水稻的白化苗现象时,以光照为变量的组合是( )ABCD5 . 某大型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小鸟蛇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C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水稻储存的能量D小鸟与蜘蛛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6 . 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的生物学家是( )A达尔文B拉马克C沃森D克里克7 . 小红同学观察到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则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8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D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9 . 仙人掌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它的叶特化为刺,绿色的茎膨大呈掌状、棒状,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特点适应什么样的生存条件( )A缺乏空气B缺乏阳光C缺乏水分D缺乏营养10 . 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象,乙同学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11 .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DA、B两项都有12 . 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与放大倍数的乘积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C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13 . 如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作为甲的对照装置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是( )A乙B丙C乙和丙都可以D乙和丙都不可以14 . 下列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载玻片中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B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镜头C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D上升镜筒时,可缓慢地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15 .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运动16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中的桃花推迟开放的因素主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17 . 2017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方面的三位科学家。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或临时玻片制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物镜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吸D欲将视野左下方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该向右上方移动18 . 在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在培养皿的一边放干土,另一边放湿土,这是为了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B便于观察C控制变量D设置对照实验19 . 深圳交警研制出“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让系统模仿人的双眼,捕捉闯红灯的人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人脸特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B行人闯红灯等行为需要的能量由叶绿体提供C人脸的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D人的双眼能获得图像信息,属于系统层次20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B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同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D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用浓盐水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21 .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A15和20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水D潮湿和干燥22 . 小林同学看到久置在空气中的烤面包片比新鲜面包长出霉菌要困难得多,他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法研究环节中的( )A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作出记录B作出实验假设C发现并提出问题D分析实验现象,再得出结论23 .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时,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是“d”B进行探究实验时,实验的结果有时与提出的假设并不一致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就越多D在生物实验过程中进行测量,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1次,就能获得可靠的数据24 . 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品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老树B昏鸦C古道D瘦马25 . 下列现象中,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A舞草“跳舞”B气球充气太多而发出爆炸声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D母马生小马26 . 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米秋林B牛顿C爱因斯坦D袁隆平27 . 下列实例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叶进化为刺B小树林空气湿度比裸地大C蛇进入秋季后冬眠D竹节虫体色、形态与竹枝相似28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29 .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定区域内的生物B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和环境两个独立的群体C一定区域内的环境D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30 . 下列哪项活动不适合使用调查的方法( )A确定初一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B了解某社区的人口总数C了解某市场中出售蔬菜的种类D确定某物体是不是生物二、判断题31 . 阅读资料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1)蝙蝠的捕食行为要依靠回声定位。(_)(2)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_)(3)蝙蝠的捕食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_)(4)夜蛾的逃生行为不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_)32 . 老虎捕食野猪,说明动物界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33 . 每种生物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生存。(_)34 .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物,可以用餐巾纸擦拭镜头,除去污物( )35 .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_)三、综合题36 .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图,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_和保护作用。(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B_、C_、D_。(3)若甲取自植物绿色部分,则细胞具有绿色部分的结构是_。(4)C结构内含有_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其中的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37 . 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1)观察时应先选用_物镜。(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先转动图中标号为_的部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物象不清晰,可以调节 _。(3)在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中的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_,要想使视野中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4)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可以转动 _。(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在比较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图中的_(填”“平面镜”或“凹面镜”)和的_(填“大光圈”或“小光圈”)。(6)若选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则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四、资料分析题38 .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植物中有种称为“吃人魔王”的日轮花。凡是有日轮花的地方,必有吃人的黑寡妇蜘蛛。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如果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这时,躲在日轮花上的黑蜘蛛便蜂拥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细细地吮吸和咀嚼。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材料中的以下语句分别体现出生物的哪些特征?(1)“人们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使人动弹不得。”体现了_。(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和咀嚼”体现了_。(3)“日轮花长大”体现了_。(4)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五、实验探究题39 .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两组实验,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图2为食物经过人体消化管时,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管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X、Y、Z标注的是三种物质被消化的起点部位和曲线名称,字母表示组成消化管各器官的排列顺序。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试管实验材料滴加液体温度时间鉴定试剂现象甲淀粉液2ml3710分钟碘液不变蓝乙淀粉液2ml清水2ml3710分钟碘液变蓝(1)甲试管中滴加的液体是_,这种液体是由图1中消化腺7_分泌的。(2)与甲试管相比,乙试管变蓝的原因是清水中不含_酶,不能促使淀粉分解。图2中_曲线表示淀粉在消化管中的消化过程。(3)据图2可知,淀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