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_第4页
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演变的思维导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2 . 假如你穿越回到了唐朝长安生活,你想买东西,那应该去( )A坊B市C集市D瓦子3 .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建立的分别是:( )A隋朝、唐朝B隋朝、明朝C隋朝、宋朝D宋朝、明朝4 . 下列关于唐朝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C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其的正式诞生D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5 . 他的诗沉郁顿挫,感情真挚动人,被称为“诗圣”,他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6 .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 )A汉代B隋朝C唐朝D清朝7 . 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C她勤于政事善于纳谏D她重用人才,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8 .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与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相关?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9 . 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下列历史人物中向唐太宗多次进谏,被唐太宗誉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的人物是A杜如晦B宋璟C姚崇D魏征10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奖励农业生产B重用有才能的人当官C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1 .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A隋炀帝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则天12 . 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3 . 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14 . 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A宗族观念浓厚B重文轻武传统C理学备受推崇D选官注重才貌15 . 如下图农具的功能是( )A纺织B灌溉C防洪D耕作16 . 在历史辩论会上。甲同学说:我们国家要用道家思想“以法治国”;乙同学说:不对,要用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丙同学说:不行,应用墨家思想“以礼治国”;丁同学说:还是用儒家思想“兼爱”人人互助治理国家。哪个学生引用思想不正确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丙丁D甲乙丙丁17 . 人民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8 . 唐太宗在位时期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下列举措不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A吸取隋亡教训B重用魏征、姚崇等贤臣C重视农业生产D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19 . 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防止农民起义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20 . 小明在学习古代都市时,收集到下边方框内的资料。与资料相关的都市是( )A长安城B东京城C临安城D大都城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回答:(1)这几句话出自哪位皇帝之口?(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镜子是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5)唐太宗按照上述治国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结果?三、辨析题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少于两点)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