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单元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水中的筷子C林间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2 .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3 . 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B当物距u=30cm时,成的是放大的像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当物距u=15cm时,成的是缩小的像4 . 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镜中花B立竿见影C小孔成像D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很浅5 . 某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则A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B他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 .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和校正后的成像原理图组合正确的是( )ABCD8 . 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凸面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9 . 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物体的像的情况,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看到的像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造成的B人眼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所以是实像C由于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发出的D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才看到了平面镜中的像10 .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旳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虚实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11 . 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二、填空题12 . 雨后的天空会出现 “鹊桥”彩虹,这是光的_现象。光的三原色是_。13 .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从物理学角度看,山在水中的倒影是_像(选填“虚”或“实”),像的成因是_14 .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的情形 (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15 . 如图所示,瘦西湖五亭桥与水中倒影,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知_(较亮/较暗)一侧为五亭桥原物,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16 . 17世纪,由_发现了日光色散现象,它是由于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_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在各种色光中,我们把红、_、蓝叫做光的三原色光。17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18 . 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应该_,在胶片上成的是_、_的_像。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产生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_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向_(填前或后)伸,离胶片_(填远或近)一些。19 .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需戴_透镜矫正视力。20 . 来宾市音乐喷泉每到周末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观看市民听到悦耳的音乐声是通过_传入耳朵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由于光的_反射三、实验题21 . 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_内。(2)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_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 cm。(3)如图丙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填“”“”或“”)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见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的晶状体要_(填“凸”或“平”)一些。22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目的是_;玻璃板应较_(选填“薄”或“厚”)好,且实验环境较_(选亮或暗)好(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可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取走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4)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移动A蜡烛,远离玻璃板2cm时,B蜡烛应_玻璃板_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23 .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由图中数据可知,透镜的焦距为_cm;(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接下来的操作是:取走光屏,从_(选填“光屏一侧”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8.0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_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或_。(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5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调整高度一个元件是_若不调整,会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_(选填“上”或“下”)方(2)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整高度后,不改变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无像,此时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_的实像四、综合题26 .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神奇的激光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1)激光_是白光(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答出一种即可);(3)若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刺向你,你利用_(填光学元件名称)能把激光反射回去;(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_m。27 . (1)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_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的耳朵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救培训课件
- 安全方面培训课题课件
- 安全新员工培训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电力检修工程方案费用(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感想课件
- 房屋改造工程安全方案(3篇)
- 猫咪眼类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部方案编制(3篇)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频次课件
- 养老服务机构客户服务管理制度及流程体系
- 新人教版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材分析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模块化变电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供应室呼吸气囊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 丙酮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 产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 妊娠合并严重感染综合诊疗管理
- T/CTRA 01-2020废轮胎/橡胶再生油
- 《理论与实践》课件
- 租车牌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民法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