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2 . 以下是宋代户口表,宋代户数在1160年呈断崖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时间(年)97699710211063108310991110116011661223户(百万)34812171920111212A宋初社会较为安定B抗金名将惨遭迫害C女真占领北方国土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 . 十二世纪末完成蒙古各部统一的是A阿骨打B阿保机C铁木真D忽必烈4 . 雍正皇帝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推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皇权。雍正统治时期是一个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时代。下列史实是雍正实施的改革措施是A设立锦衣卫B设置军机处C册封“达赖”D派郑和下西洋5 . 被称为中国文明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6 .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 )A海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7 . 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 )A创立了科举制B重新统一了中国C开通了大运河D发展了社会生产8 .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A水浒传B西游记C红楼梦D三国演义9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属于“宋之词”代表人物的是( )A李白B马致远C杜甫D辛弃疾10 .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简答题11 .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核心的皇帝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但国家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若干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自以为功德无量,令群臣商议 国君的称号。臣下李斯等认为,秦王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秦王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 历代 君王最尊崇的专称。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对臣民的生命和财产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而且可以超越法律,为所欲为。材料二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得以进一步完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之中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各部门政令的贯彻与执行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国家的政治权力逐步由地方集中到中央,由中央集中到皇帝,皇帝总揽国家最高权力,同时又有一个完善的政务机关来协助、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材料三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前代教训,采取废除丞相制,设置内阁等专制措施,加强皇权。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历史上始称皇帝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2)根据材料二回答,隋唐时期,设立并进一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写出两点即可)(4)三则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皇权处于怎样的地位?12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回答:(1)一举灭亡陈朝。结束分裂。使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是?结束唐末以来蕃镇割据局面的皇帝是?(2)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外来侵略。请列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的前提和基础。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请问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13 . 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14 .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名著(1)吴道子(2)司马光一一 (3)关汉卿(4)曹雪芹三、综合题1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材料二: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和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1)唐和清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列举唐朝和明朝对外关系的史实。16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唐太宗”是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说出即可,)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诗歌描写的是哪一个盛世局面?材料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政府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友好交往的史实?材料四:唐朝中外文化交流(4)结合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图和所学知识,图片右下角的人物是谁?图片居中的人物在回国途中,背负的可能是哪类书籍?(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根据所学知识,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是哪一位诗人?又有一位诗人,其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是谁?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剪伯赞中国史纲要(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选材标准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请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科举制? 材料二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材料二中的“她”是谁?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5)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 (6)通过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意义?18 . 材料一 “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二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朝鲜、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也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材料三图一图二(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3)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功绩是什么?19 .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材料一中国古代医学成就(1)依据上表,将下列中医成就与其评价正确搭配。(将成就的序号填写到相应位置)本草纲目 “麻沸散”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 )秦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 )领先世界的外科医学成就( )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 )影响广泛的药物学巨著材料二 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及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在如何发展中医学的问 题上,不仅出现了中西医汇通的主张,同时也产生了中医科学化的思潮。有人赞同用科 学方式整理中医,如主张中医学应接纳传染病学说、内分泌说、维他命说,将经验实验 化,药物化学化,治疗机械化。摘编自张成博、程伟中国医学史(2)自近代以来,人们对中医学的发展提出了什么主张?分析以上主张出现的时代背景。材料三2015 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治疟药物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