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四)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到1948年底,解放区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A土地革命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三大战役的胜利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2 . “如果此军事行动成功,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此军事行动指的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D百团大战3 . 与如图照片相关的史事是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重庆谈判D毛泽东转战陕北4 .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5 . 1945年陪同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是( )A周恩来、叶剑英B周恩来、陈毅C周恩来、董必武D周恩来、王若飞6 . 下图所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七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第3阶段变化的原因有洋务派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宽了限制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资产阶级实业热情提高ABCD7 .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A京师大学堂的成立B科举制度的废除C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D京师同文馆的建立8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场战略决战示意图。其胜利标志着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B抗日战争胜利结束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南京获得了解放9 .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图,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A“集中兵力,各个击破”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千里跃进,逐鹿中原”10 . 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的发展表现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却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A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B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三大战役11 . 某班办一期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范围ABCD12 . 下图所示的是申报中的部分广告。由此推断,该报具有A政治性B商业性C娱乐性D革命性二、判断题13 .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主题为近代回眸的知识卡片,请将错误找出并改正。(1)错误;_改正:_(2)错误;_改正:_(2)错误;_改正:_(4)错误;_改正:_(5)错误;_改正:_14 . 以下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5 .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华东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三、综合题16 . 中国民族工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企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激发了张謇创办实业的热情,他认为实业是国家将来生存的命脉。在创办大生纱厂期间,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得到了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官员的支持。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材料三近代企业发展示意图(1)材料一中的这些企业创办于什么时期?(2)根据材料二,归纳大生纱厂创办的有利条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出现鼎盛时期的原因?17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又处于内战的阴云之下。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材料一(1)解读这幅漫画,判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图中的“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材料二 “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3)材料二中“软的一套手法”和“动大手术”各指什么?如何理解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以及“更有文章好做”?材料三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4)蒋介石于什么时间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5)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1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一副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一个时代的对联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折射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反映了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的对联:上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下联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上联新四军拼命杭日下联老百姓安心过年上联杭战胜利一元复始下联和平建国万象更新上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下联五亿群众庆新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对联中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