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ABCD2 . 把握历史时代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阶段的特征。其中应填的是历史时段时代特征18401919年百年屈辱,民族抗争192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同仇敌忾,抗战到底A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国共对峙,星火燎原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打倒军阀,打倒列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国共对峙,星火燎原3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D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4 .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B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自然灾害严重5 . 下列人物与搭配相符的一项是( )A洪仁玕北伐和西征B黄兴广州起义C严复戊戌六君子D鲁迅北大校长6 . 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高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效外的圆明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安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7 .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 .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甲:长征,武装开始夺取政权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了根据地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乙、丁B甲、丙C甲、乙D丙、丁9 .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_。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九运动10 . 在电影潜伏中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D华北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11 . 电影甲午风云中再现的场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派设立翻译馆D天津保卫战12 .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它们的作者是A郭沫若B鲁迅C曹禺D巴金13 . 袁世凯得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B革命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C清政府的支持D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14 .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15 . 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下列体现这一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A资政新篇B光绪帝定国是诏C民报发刊词D天朝田亩制度16 . 下图原画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言。这幅漫画说明A近代青年敲响了晚清王朝的丧钟B辛亥革命之前新旧思想激烈冲突C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观广泛传播D洋务运动时期西方技术大量引进17 .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18 . 彼得一世改革与洋务运动有关相同点的不正确的表述是A都不从根本上触动旧的社会制度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都是世界资本主义湖流冲击下的产物D都没有使国家走向富强19 . 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C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经颁布20 .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签订马关条约一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严复创办国闻报一一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C戊戌政变一一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D戊戌变法一一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二、综合题21 . 美媒大惊:中国人都在重读论持久战。这本书有什么魔力,我们一起来学习。 材料一: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请回答:(1)材料中“七月七日”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后形成了怎样的抗战局面,在这一件事中壮烈殉国的将领有。(2)远早于“七月七日”的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这次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派谁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材料二:蒋介石一派参加抗日了,汪精卫一派就代表了亡国论,并准备投降日本。后来果然投降了。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3)材料二中促成“蒋介石一派参加抗日”的历史事件是,发动这一事件的国民党将领是,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对于抗战有何意义。材料三:上海、南京、沧州、保定、南口、忻口、临汾诸役,击破者多,俘获者少,表现其(日军)指挥的笨拙。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4)材料三中日军在上海挑起的战役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役的影响,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暴行是。材料四: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5)材料四中的“平型关台儿庄”“沮丧敌人的精神”的事件分别指的是。(6)根据所学指出与“台儿庄一类”的战役还有哪些,试举两例,与“平型关一类”的战役还有哪些,试举一例根据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类战役的重大意义。材料五:必须号召全国坚决地维持一个统一政府,反对分裂,有计划的增强作战技术,改造军队,动员全民,准备反攻。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7)材料五中国民党顽固派在1941年制造的“分裂”事件是,为“动员全民,准备反攻”,1945年中共召开了哪次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材料六:我们的战争识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四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占了全人类的之一,如果能够一齐努力,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对于争取全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无疑地是非常伟大的。这种希望不是空的,全世界社会经济的行程已经接近了这,只须加上多数人的努力,几十年功夫一定可以达到目的。毛泽东1938年5月论持久战(8)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总结分析,我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9)根据材料六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2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哪一正确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3)根据材料三中判断“战略转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3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文忠公和魏源合作完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介绍西方文明的开山之作。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1)材料一中“林文忠公始译洋报”,海国图志出版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2)材料二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而在教育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3)材料三“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众多变化”,但这场“革命”并没有真正改变的是什么?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材料五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里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胡适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