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历史教研组在研究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针对下面三幅图片展开对北京人生活的讨论,你认为可能得出的结论有( )北京人会制造打制的石器北京人已经可以直立行走北京人会使用火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原始农耕,会种植庄稼ABCD2 .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是 ABCD3 . 寒假期间,杨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面是他拍下的一张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4 . 作为“20 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河姆渡遗址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了(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B该聚落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原始文字C该聚落居民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等D该聚落居民定居,建造半地穴式房屋5 . 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农作物种植的出现聚落的发展家畜饲养的出现磨制工具的发展城市的出现ABCD6 . 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荣获长江三角洲“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农作物是A玉米B粟C水稻D黄瓜7 . 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A集体生活B注意防寒C开始种植D懂得爱美8 . 中华美食丰富多彩,南北各有特色。南方地区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下古人最有可能享用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9 .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BCD10 . 发现于云南省;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过着群居生活。这些内容所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人11 .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12 .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者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其重要研究证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资料C古人类化石D神话传说13 . 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14 .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这两个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A暴政导致亡国B民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C重用贤人可使国家强大D骄兵必败15 . 奴隶社会开始了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转型;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社会是奴隶社会。中国历史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结束,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开始标志是A炎黄涿鹿之战B大禹建立夏朝C刘邦建立秦朝D炎黄阪泉之战16 . 对于久远的历史,考古发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考古工作者从北京人遗址发掘了大量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烧骨、灰烬,最厚的灰烬达6米之多。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会制造、使用工具能控制并长时间使用火能饲养牲畜会制作陶器ABCD17 . 陕西眉县出土的西周大盂铜鼎记载:“康王令盂来辅佐他,要盂早晚入谏,认真祭祀,奔走于王事,敬畏天威。”由此可知,诸侯的重要义务之一是A承担保卫边疆与周王的军事义务B定期交纳各种贡赋的经济义务C服从周王及辅佐周王的政治义务D派劳役为王室服务的义务18 . 有人问小明姓什么,他回答说:“我的姓同中国第一个王朝名称一样。”请问他姓什么A夏B商C周D秦19 .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B犬戎族攻破镐京C城濮之战D牧野大战20 .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残暴C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21 . 具有审美观念的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半坡人22 . 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B尧发明了文字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23 . 北京人用砍斫器来砍伐树木、敲砸动物骨头,用刮削器来剥去树皮、修整木棒,用尖状器来剔肉、钻孔,用石锥来抠挖骨髓。推测出这些生活细节的主要证据是在北京人遗址A出土了完整的头盖骨化石B发现了数处很厚的灰烬堆C发掘出大量的打制石器D发现许多烧过的兽骨、树籽24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A制造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25 .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他们( )A使用旧石器B采集和狩猎C吃上熟食D制作陶器26 . 海内外的华人,都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华夏族是由他们领导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他们是A黄帝和蚩尤B陶唐氏和尧C黄帝和炎帝D有虞氏和舜27 .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商汤战胜夏朝的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C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修筑豪华宫殿,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D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东周28 . 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下面历史传说中的人物,谁不是经由这种方法推举出的A启B禹C舜D尧29 .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能建造房屋B火的使用C农业生产的发展D使用陶瓷30 .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都发现了房屋遗迹。这表明两地的原始居民都开始( )A驯养家畜B定居生活C种植水稻D烧制陶器二、填空题31 . 读图回答问题:(1)图A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图B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三、连线题32 .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A懂得人工取火 ( )北京人B会保存火种 ( )半坡原始居民C最早使用火 ( )元谋人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山顶洞人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禹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 ( )河姆渡原始居民四、综合题33 . 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活动一(1)填写“夏、商、西周三代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表格的空白部分.朝代开国之君亡国之君夏桀商商汤西周周幽王活动二根据图片和文献资料分析问题材料一西周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2)材料一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3)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管理国家?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4)从材料三看出,西周的这个制度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导致了我国历史上哪一分裂割据时期的出现?3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清晨,一缕阳光洒在北京人住的山洞中,新的一天开始了一个北京人回头看了看身后燃烧着的火堆,又加上一把干柴,便去涧外清澈的河水里洗了脸。随后,他和一些北京人去采集野果。一个北京人发现了三只正在觅食的野兽拿着木棍和尖状器的壮士们冲向野兽,惨叫声顿时覆盖了整个森林。最后,有几个北京人被咬死了,三只凶猛的野兽全部倒在地上,他们把猎物拖回了洞中,等待很久的同伴高声地吼了起来,把野兽扔进火堆。(1)北京人住“洞外清澈的河水里”看到自己的模样是怎样的?(2)根据材料,判断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是什么?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根据材料,归纳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3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钱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一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