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1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2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3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4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 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上汉字。 _yn ningchung_zhng_裸露黧黑_冻_砾石接_而至虔诚z zhu_dn_y_腈纶懈怠_实熠熠生辉演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8七下安岳月考) 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1)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_;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_! (2) 木兰诗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的环境的诗句是_,_。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 (3) 横眉冷对千夫指,_。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九下江北模拟) 根据简爱中四次“离开”的情节阅读,回答问题。 简爱离开劳沃德学校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简爱离开沼屋(沼地居)简爱离开盖茨海德府的舅舅舅母家(1) 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对简爱的四次“离开”进行排序。 (2) 请选择其中一次“离开”,简要分析简爱“离开”的原因。 (3) 简爱的几次“离开”对你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4. (6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El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Et”的综合实践活动。 (1) 【了解节日习俗】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年夜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两个习俗。 (2) 【讲述节日故事】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 中秋节七夕节(乞巧节)(3) 【策划节日活动】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 (20分) (2019江西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文章有删改)(1) 选文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爱花、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2) 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划线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3) 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4) 简要分析第11段在文中的作用。 (5) 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含义。 6.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做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濒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1) 文章说明了_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_。 (2) 根据第段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a_;b_;c_(3)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 (4) 第段中划线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_。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 . 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C . 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D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9三明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被贬谪到西北边塞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B . 首联写了诗人轻车简从,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奔赴目的地。C . 颔联借蓬草和归雁自喻,既言事又写景,表达了诗人飘零之感。D . 颈联把广阔的自然景象同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 尾联运用“窦宪大破匈奴记功燕然山”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想到好的句子。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责骂。胡:为什么。(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喜欢、爱好)B . 使侄录之(让、叫)C . 皆讥笑之(都、全)D . 致余忘之(剩余)(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3)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以“_,让我心生敬意”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