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宗B宋太祖C宋真宗D宋高宗2 . 唐宋两朝绘画名家也不少,有“画圣”之称的是A吴道子B张择端C顾恺之D杜康3 . 下面不属于唐朝成就斐然的艺术创作的是A书法绘画B音乐歌舞C石窟雕刻D小说戏剧4 .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C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D位于河西走廊5 . 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A大昭寺B唐招提寺C那烂陀寺D千寻塔6 .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不包括( )A创立科举制B修筑万里长城C开通了大运河D祖国南北重归统一7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帝王,下列史实符合“宋祖”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建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C“陈桥兵变,黄袍加身”D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二、综合题8 . 比较法和归纳法有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食:吃)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忧:担心)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原文大意: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为主食,靠打渔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材料二宋书记载:“江南之(之:作)为国盛(盛:繁荣昌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稔:大丰收),则数郡忘(忘:无)饥。”(原文大意: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宋书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有哪些不同?想一想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表格归纳法有助于通过对探究主题的系统把握和对相互关联知识的鲜明对比来强化记忆,按照相关提示,完成下表。朝代人物成就地位东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南北朝圆周率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北魏齐民要术9 . (题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探究二经济篇(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探究三文化篇如图“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四.感悟篇(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5)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6)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例相处融洽的君臣。(7)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8)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9)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0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和明清时期代表我国古典小说高峰,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当时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就。(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