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社历史与社会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2018年3月1日是周恩来同志120周年诞辰日,以下属于周恩来同志丰功伟绩的是A发动秋收起义B发动西安事变C领导南昌起义D签署中美建交公报2 .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新”包括领导阶级任务和性质指导思想发展前途ABCD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通信工具有( )有线电话 电报 电子邮件 无线电话ABCD4 . 请仔细观察下图,判断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与这一钱币铸造的同一年份(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一大的召开D黄埔军校的建立5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恰恰在同一时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却组成八国联军共同侵华,这两件事充分说明(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水火不容B中国问题可以成功缓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逐渐消失D帝国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点是本国利益6 . 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A开天辟地B举国欢庆C革命圣地D生死攸关7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8 .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一二八事变9 .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敦刻尔克大撤退D不列颠之战10 .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11 . 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C云南宣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D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2 . 下列活动与下图人物无关的是( )A成立兴中会B提出了“三民主义”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13 . 拉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C戊戌政变D京师大学堂的建立14 . 一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英法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德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15 .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A公车上书B光绪维新C戊戌政变D百日维新16 . 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东北易帜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D四一二政变17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B宁汉合流C五四运动D东北易帜18 . 一战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而致矛盾最为尖锐的两个国家是( )A美、日B美、英C中、日D英、日19 . 如图是“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图中所表示的军事集团是( )A三国同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三国协约D华沙条约组织20 . “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摒弃前嫌共对敌”。这首歌谣中提及的重大史实有( )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重庆谈判ABCD21 . 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慒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22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二、选择题23 . 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B爆发的直按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4 . 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有 ( )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没有改变半殖民半封建性质ABCD三、非选择题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三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历史(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3)材料三中“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此消息”是指什么?根据材料说明“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2)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3)材料二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民族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27 . 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图片展览)(古代篇)(1)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发生在哪个朝代?日本在古代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到了近代,日本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进行了什么改革?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同一时期的清朝实行什么政策?(近代篇)(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个口号。(现代篇)(3)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人物是谁?(4)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5)香港于哪年回归祖国?这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什么科学构想实现的?(感悟历史)(6)根据上述图片展现的新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变化,请谈一谈有何感想。2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材料二:“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材料三:“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材料四:“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山东各界代表到北京请愿,代表团在济南起程之际,山东父老环跪车站,泣不成声,嘱代表等“请求不遂,不得生还”。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代表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6月28日是和约签字之日,旅法华工和留学生3万余人,奔走呼号,强烈要求北京政府代表拒绝签字。他们围住了代表的寓所,不准代表出门。扬言“如果出门,当扑杀之”。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的特点。并列举“第一期、第三期”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各一人。(2)材料二引文中的“过激派”、“此种学说”分别指的是什么?(3)材料三对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个部分?“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4)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运动?该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9 .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上图)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那一次战争的爆发?A国名_;所在军事集团名称_;B国名_;所在军事集团名称_;材料二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指那一事件发生?二战中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材料三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 (亿)参战人员 (亿)伤亡人员 (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