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ABCD2 . 毛泽东回忆自己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新青年对毛泽东的影响在于它提倡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3 . 某旅行社准备开通“南京徐州天津锦州”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应该分别是( )A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D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4 .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红军多次失利,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广大干部、战士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这个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5 . 在评价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时,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哈里森写道:“这不一般的收入,这是西方盟国在欧洲最崇高的成就,已对希特勒帝国的心脏进行直接打击实现了合围德国的宏伟计划。” 上述材料评价的军事行动是A柏林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陆6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7 . 最能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事件是A苏联的参战B英、美对日宣战C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8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农民踊跃参军参战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三大战役D解放全中国9 .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中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10 . 1979年,聂荣臻元帅回忆往事,挥毫题词:“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这里的“往事”可以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洋务运动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二、综合题11 . 2018年将迎来建军91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1、文中需包含图示反映的人民军队进行的五次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感受它为中国革命而奋斗的历程。2、字数200字左右。1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的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干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1)列举两例战役用以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根本原因是什么?(4)2018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然而近期日本在南海地区动作频频不断,不断挑衅中国。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三、辨析题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民报发刊词请回答:材料一中“现代化尝试”指什么运动?材料认为这场尝试“非常肤浅”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一例其“开矿”范围的成果。材料二中的“甲午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例举这场战争中英勇抗争的英雄人物。“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导致了哪一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