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寇准宋夏和约B文天祥抗击元军C岳飞郾城大败辽军D朱温一建立北宋2 . 小明同学在做某章节历史知识的归纳时记录了如下关键字“诗仙”、“诗圣”“颜筋柳骨”,他最有可能是在总结( )A唐朝的科学技术成果B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朝的文学艺术成就D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3 .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相同点是A求取佛法B佛经翻译C寻师访友D文化交流4 .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长城B大运河C长城D故宫5 . 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铁木真抗金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元灭南宋6 . 下列选项中明显属于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A郑和七下西洋B设置驻藏大臣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大兴文字狱7 . 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城是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B长城是中央王朝遏止游牧民族进攻的有效手段C长城是促进北方边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D长城在客观上造成了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和中央的隔阂8 .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其中牡丹亭的作者是A关汉卿B汤显祖C洪昇D孔尚任9 . 以下图片中哪一项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ABCD10 . 跟莫须有有关的人物是A寇准B岳飞C文天祥D石守信11 .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主流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设置宣政院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BCD12 . 为“开元盛世”局面到来奠定基础的人物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3 . 宋代“瓦子”中圈出来许多专供说书、唱曲、杂剧、杂技、蹴鞠等演出的圈子,称为A大瓦B勾栏C下瓦D大相国寺14 .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专制皇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15 .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A海河流城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钱塘江流域16 . 唐长安城内,有市和坊,其中坊是( )A住宅区B商业区C娱乐区D开发区17 . 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均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8 . 明朝时设立,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兵部锦衣卫东厂刑部ABCD19 . 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李白B关汉卿C司马光D辛弃疾20 .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21 .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下列朝代以北京作为首都的一组是A元朝、明朝、清朝B唐朝、宋朝、明朝C宋朝、元朝、清朝D唐朝、元朝、明朝22 . 2011年5月,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你认为本草纲目入选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该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珍贵的医学参考书目B该书当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刊行后广为流传C它的作者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D这部书有一百九十多万字23 . 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A南宋B辽C西夏D金24 .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科举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炀帝设立进士科B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C武则天设立殿试D隋炀帝设立秀才科25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A诗史B诗狂C诗鬼D诗圣二、综合题26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意大利商人从威尼斯出发,沿“丝绸之路”东进,历经千辛万苦,于1275年到达元朝首都。他很快掌握了蒙古语和汉语,得到忽必烈的赏识。他侨居中国17年,不仅被委以官职,还受皇帝之命巡防外省和出使缅甸、南洋等地。回国后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誉为是“世界奇观之书”。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材料二:(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新全球史材料三:“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本次论坛期间,我们还将签署一批对接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材料四: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1)材料一中“世界奇观之书”指的是?作者是谁?他来到中国时能看到哪些景象?(2)材料二A、B分别指的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列举通过“丝绸之路”传出和传入的东西?古代“丝绸之路”的有何作用?(3)阅读材料三、材料四,请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请你谈一谈文明交流互鉴有哪些方式?哪种方式更好?并说明理由。2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1。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三:如图2。材料四: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材料一展现的是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材料三是哪一朝代的地图?为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这一朝代实行了哪种行政区划和管理的制度?(3)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此观点的合理性(至少两例)。2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广开言路是重才用才的重要途径。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他对唐太宗经常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和批评,其中许多意见还很尖锐激烈。魏征死时,唐太宗痛哭流涕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魏征死后,遂亡一镜矣!”材料二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材料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了唐太宗施行了什么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2)元朝从哪个皇帝开始在地方设置“行省”?当时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当时台湾的名称叫什么?(3)为加强君主权力,明太祖在地方机构上作了怎样的变革?他授权设置的特务机构叫什么?29 .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材料二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2)写出这位将领的主要功绩。材料三 2017年2月27日,“延平王神驾赴台巡境”活动在位于“郑成功祖地”的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郑成功庙前举行,此次是大陆郑成功神驾首次到台湾巡游会香。石井郑成功祖庙主委郑永芳介绍说,“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是台湾民族尊崇的开台圣王。”郑成功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