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粵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粵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粵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粵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粵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周强化一、一周内容概述本周学习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和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重点介绍了: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元素及其符号、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二、重难点知识剖析(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般叫可燃物。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4、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器种类灭火原理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为碳酸氢钠)灭火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以及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将加压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注意爆炸有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也有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的现象。自燃的实质是燃烧,属剧烈的氧化的反应。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不需点燃。通常能发生自燃的物质着火点较低,如白磷易自燃。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如下图生活小常识(1)如果住房着火,尽量不开或少开门窗,其原因是防止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流通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容易造成火势蔓延)。从火灾现场逃离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人体。(2)在油库、面粉厂、煤矿矿井里要注意通风、禁止烟火。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联系与区别燃烧爆炸自燃区别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发生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由于急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由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失,聚积的热量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而发生自燃联系燃烧、爆炸、自燃均属于氧化反应(二)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2、元素符号(1)来源:是这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相同时,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2)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钙Ca、铜Cu。(3)表示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但2H只表示2个氢原子。3、元素周期表(1)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图所示)。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2)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3)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都是单质。注意: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按物质种类来区分的,而化合物和单质是按元素的种类来区分的,纯净物包含单质、化合物。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CO2)、氨气(NH3)都是化合物。3、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都是氧化物。(四)描述物质组成的方法与规律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元素是宏观的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应该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到种类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就应该用原子(或分子、离子)来描述,不仅要讲种类而且要讲“个数”。故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