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2 溶解度第一标 设置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关系,(80%的学生)能识别溶液状态,说出改变溶液的办法。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硝酸钾、食盐的结晶办法。2、经历影响溶液状态因素的研究,培养控制变因的研究思维。第二标 我的任务任务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关系1、探究氯化钠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吗(1)提出问题:一杯盐水,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咸,我们可以再加入食盐。 食盐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吗? 溶液有哪些状态?提示:溶液分 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试用两者状态作结论。(2) 看教师演示95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论于教材表中。1、 自主阅读:教材P34。2、 形成知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 看教师演示96实验,识别饱和溶液和不百合溶液,或提出互变办法。操作现象结论在20ml水中加入硝酸钾,搅拌饱和不饱和再加5g硝酸钾,搅拌不饱和冷却4、 反思感悟:(1)只有指明 里和 下,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才有意义。因此,研究溶液的饱和状态,要控制变因。(2)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有 、 。因此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也要指明溶质和溶剂,要控制变因为。 增加(2)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6、练习:教材P40第1题任务2、了解结晶现象1、 自主阅读:教材P34最后一段和P35。2、 收获知识结晶:结晶方法:3、海盐用 结晶,冰糖用 结晶。4、练习:教材P40第6、7、8题 第三标 反馈目标分值:10分 学成情况: 家长签字: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A. B. C. D.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达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温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Python大模型基础与智能应用(微课版)课件第9章 云服务器微调训练大模型应用案例
- 2025年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总结3篇
- 2025数学个人教学任务总结范文
-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买卖介绍居间合同范本
- 购买养殖围网合同范本
- 房房出租合同范本
- 2025晋中辅警考试真题
- 邮政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洞察阐释
- 呼吸衰竭个案查房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教育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 2025年初级文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共500题)
- 内墙腻子劳务分包协议
- T/CI 312-202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主体用高强钢焊接性评价方法
- 不锈钢焊工技能培训课件
- 水利安全风险防控“六项机制”与安全生产培训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