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学业测评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共20题;共20分)1. (1分) (2019七下马尾期中) 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 ) 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暴政导致其灭亡A . B . C . D . 2. (1分) (2017七下佛冈期中) 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 . 581年B . 589年C . 605年D . 608年3. (1分) (2017七下深圳月考)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楼车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A . B . C . D . 4. (1分) (2017七下河源月考)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说这句话主要是告诫统治者要( )A . 虚心纳谏B . 关爱百姓C . 任用贤才D . 廉洁奉公5. (1分) (2019七下东莞期中)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 .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 .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 .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6. (1分) (2016七下灌阳期中) 电视剧贞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很高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 .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 . 唐太宗轻徭薄赋,精减机构C . 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D . 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7. (1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下列组合搭配中正确的是( ) A . 1125年靖康之变B . 947年耶律阿保机改国号为辽C .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D . 1005年宋太祖与辽订立澶渊之盟8. (1分) (2017七下岳池期末)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 文明初露曙光B . 分裂奔向统一 C . 繁荣与开放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9. (1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 . B . C . D . 10. (1分) (2017潍坊模拟)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B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C .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D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11. (1分) (2017七下回民期中)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 . 南北朝时期B . 随唐时期C . 两宋时期D . 明清时期12. (1分) (2017七下兴化月考) 以下最能表明唐朝时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 . 玄奘西行B . 鉴真东渡C . 文成公主入藏D . 遣唐使到来13. (1分) (2019九下昆山模拟)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14. (1分) (2017七下安丘月考) 据史料记载,1000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都市。北宋的都城是( )A . 长安B . 开封C . 洛阳D . 北京15. (1分) 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 . 安禄山B . 史思明C . 姚崇D . 黄巢16. (1分) (2019七下宿豫期中) 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 . 文天祥B . 戚继光C . 林则徐D . 岳飞17. (1分) 北宋初年,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的时太祖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做皇帝也太艰难了,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宋太祖说此话的目的是:( )A . 提醒石守信等人不要有异心B . 要求石守信等人要管好部下C . 要求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加强皇权D . 感谢石守信等人助其登上皇位18. (1分) (2016七下深圳期中) 如图,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 . B . C . D . 19. (1分) (2018九下句容开学考)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反映了宋金对峙时期岳家军战斗力强,当时的金朝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族B . 蒙古族C . 女真族D . 党项族20. (1分) (2017七下天门期中) 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下图)。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A . 越窑B . 哥窑C . 邢窑D . 景德镇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共4题;共30分)21. (7.0分) 材料一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1) 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2) 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它的设计者是?(3) 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其代表作品是?22. (7.0分)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渭南文集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1) 材料一描绘了江南怎样的社会状况? (2) 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出北宋怎样的社会局面? (3) 宋代南方有哪些典型的手工业?在宋朝的海外贸易中形成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4) 综合分析,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3. (9.0分) (2019七下镇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诸其耕稼,此则富矣。”选自贞观政要卷八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诚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选自隋唐五代史纲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n),栗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娟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新唐书卷五一(1)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 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24. (7.0分) (2019八上苏州开学考)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 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权?根据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举动? (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4) 指出材料四中“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开始于哪个朝代?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哪一现象? (5)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