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道:“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严明法度B奖励耕织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2 .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一,这里的“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秦灭六国B“焚书坑儒”C大泽乡起义D蒙恬反击匈奴3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青铜业的发展B很多城市出现的商品交换市场C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4 . 秦军主力被歼灭的战役是:( )A荥阳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5 . 春秋时期,诸侯并起,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国家剧烈动荡。下列不属于诸侯争霸原因的是( )A周王室衰微B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激烈的争斗D为了增强周王室的势力6 . 给以下示意图起一个标题,恰当的是A战国七雄B秦的统一C秦的暴政D大一统7 .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8 . 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A袁绍、曹操B曹操、孙权C曹操、刘备D孙权、刘备9 . 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A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B北方人南迁开发建设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10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打击匈奴D儒家学说11 .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BCD12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反映的是A华夏族是由各民族聚居融合而成B汉族是华夏族的前身C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D黄帝时期实行禅让制13 .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实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14 . 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下列有关这次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起义爆发地点是大泽乡B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最后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15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几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世袭制C科举制D郡县制16 .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青铜器陶器石器铁器ABCD17 . 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A金文B甲骨文C小篆D隶书18 . 曹操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生活在( )A西汉时期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19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是为了( )争夺土地和人口帮助弱小的诸侯国发展军事力量争夺支配其他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ABCD20 .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牧野之战 桂陵之战 巨鹿之战 涿鹿之战ABCD21 . 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22 . 史记没有记载的人物是( )A汉武帝B秦始皇C华佗D陈胜23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24 . 下列史事中,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陈胜、吴广起义 汉武帝举办太学 黄巾起义 文景之治ABCD25 . 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所指出的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B自然条件优越C劳动力充足D技术先进26 . “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出发,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了十余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的判断与说明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张骞这是关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的情景写照材料说明了张骞是一个勇于负责任的人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与大月氏的友好往来ABCD27 . 如图人物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是A秦孝公B汉武帝C秦始皇D周文王28 . 2018年国家监察委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29 . 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持这一论述的是A周王“授土”“授民”B秦国商鞅变法C文帝景帝“以德化民”D汉武帝大一统30 . 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焚书坑儒 巨鹿之战 长平之战 大泽乡起义ABCD31 .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武并汉秦一帝;对酒当歌,登高必赋,文开魏晋先河”。对联中描述的这位历史人物( )A生活在三国时期B完成了国家统一C开运河沟通南北D官渡之战取得胜利32 . 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2008年3月登陆内地,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无疑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33 . 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历史上子承父业的世袭制代替该制度,“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时B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C启利用家族权势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D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4 . 常熟方塔,原名“崇教兴福寺塔”,因其四方外形而得名。塔始建于公元1130年。八百多年来,十余次修缮,古塔屡难而不倒,1953年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始建时间来判断,当时常熟A盛行百家争鸣B渐成鱼米之乡C隶属江浙行省D见证倭寇来犯35 .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陈庆之可能 看到的现象不包括( )A朝堂上的鲜卑官员都说汉语B鲜卑青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C鲜卑贵族穿华丽宽松的汉服D街上鲜卑贵族正在迎娶汉族女子36 .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B是关于历代帝王将相的历史书C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37 .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名称中的“燕、赵、齐、鲁、晋、楚”来由有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井田制38 .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都江堰B大运河C三峡工程D江南河39 . 兰亭集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王羲之B顾恺之C贾思勰D司马迁40 .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期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下面对这一时期论述错误的是( )A战争不断,没有和平时期B诸侯国逐渐减少C齐、楚、秦、燕诸侯国一直存在D外交为战争服务41 .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A春秋B论语C史记D道德经42 . 大禹治水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以下对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C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D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43 . 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大约出现于( )A秦朝B西周C春秋D战国44 . 那些凝铸在图片中的人和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那些事。以下表述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相印证的是下图中的遗址见证了秦朝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的历史下图中的文物说明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永不再战世代友好下图中的人物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下图中的人物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BCD45 . 商鞅变法时期,普通老百姓可以过下列哪一途径“升官发财”A努力读书B搞好农业生产C当兵仗打D做生意二、综合题46 . 历史上我国战国时代的秦国,地处西部,由偏僻弱国,通过变法一跃成为诸侯七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地处西陲,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土地 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赋税沉重,农耕技术十分落后。政治大权都落在奴隶 主贵族手中,国君的废立往往都由他们决定。在乡邑管理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乡邑为奴隶主贵族所掌控,形成割据势力。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仍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受中原各国鄙视,被称为 “夷狄之邦” ,还经常被魏国侵扰,而且不能参加中原会盟。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时秦国的社会状况。(2)请你推测落后的秦国在战争残酷的战国如果不变法可能面临的结局及针对秦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