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是中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之一,主要针对楔形塞尺的校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楔形塞尺的首次校准及后续校准。

根据此标准,首先明确了楔形塞尺的基本定义及其分类,包括不同尺寸规格下的楔形塞尺,并对这些工具在几何形状上的特定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例如,对于塞尺的工作面平面度、平行度等关键参数给出了明确的限制范围,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的精度需求。

在校准过程中,《JJF 1548-2015》规定了详细的步骤和技术条件。它指出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量具作为参考基准来对比测量被检楔形塞尺的各项指标;同时,还指定了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校准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控制要求。此外,该文件也提供了关于如何处理数据、计算不确定度等内容的具体指导。

对于校准证书或报告,《JJF 1548-2015》也有明确规定,要求记录下所有相关的信息,比如被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型号、编号)、校准时使用的设备及方法、环境状况、最终测量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等,以保证整个过程透明可追溯。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8-24 颁布
  • 2015-11-24 实施
©正版授权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_第1页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_第2页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_第3页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_第4页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JJF 1548-2015 楔形塞尺校准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计 量 技 术 规 范5482015楔 形 塞 尺 校 准 规 范布 2015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验检 疫总局发布5482015楔形塞尺校准 规 范o 5482015 5 $归 口 单 位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 计 量技 术 委 员 会 主要起草 单 位:安徽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 计 量 监 督 检测 院 参加起草 单 位:浙江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辽 宁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沈阳佳宇工具有限公司本 规 范委托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 计 量技 术 委 员 会 负责 解 释5482015本 规 范主要起草人:马 琳 (安徽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胡登山(安徽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王少平(河北省 计 量 监 督 检测 院) 金 美 峰 (安徽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周 闻 青(浙江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刘 娜 ( 辽 宁省 计 量科学研究院) 赵 霞 (沈阳佳宇工具有限公司)5482015目 录引言 .( n )i 細 .2 引用文件 .( 1)3 .  ( 1 )4 计 量特性 .(3)面粗糙度 .(3) 边直 线 度 . (3)4. 3 测 量面的平面度 .(3)4. 4 示值变# 性 .(3 )值 误 差 .(3)移 .(3)5 校准条件 .(3) 境条件 .(3)准用设备 . ( 4)6 校准 项 目和校准方法 .( 4)面粗糙度 .( 4) 边直 线 度 .( 4)6. 3 测 量面的平面度 .( 4)6. 4 示值变# 性 .(5 ) 差 .( 5)移 .( 6)7 校准 结 果表达 .( 6)8 复校 时 间间隔 .( 6)附 录 A  I 型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评 定 .(7 )附 录 B 数显 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评 定 .( 11)附 录 C 校准 证书内 容及 内 页格式 .( 15)5482015引 言071 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001 2011通用 计 量 术语 及 定义 、 2012 测 量不确定度 评 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 规 范制定 的基 础 性系列 规 范。本 规 范主要参考 标 准 为  12202 2015楔形塞尺。本 规 范 为 首次发布。5482015图 1 I 型楔形塞尺外形 结 构示意 图1,3 侧 边 ; 2尺面; 4一 标记 和 标 尺 数 字楔形塞尺校准 规 范1 范 围本 规 范适用于分度值 为 . 5 测 量范 围 上限至 60  型模形塞 尺;分度值 为 . 5 .5 测 量范 围 上限至 15 型楔形塞尺; 分辨力 为 . 1  量范 围 上限至 40 显 楔形塞尺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 规 范引用了下列文件:094 2 0 0 2 测 量仪器特性 评 定  12202 2015 楔形塞尺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规 范;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订单 )适用于本 规 范。3 概述楔形塞尺是用于 测 量间隙和孔 径 尺寸的量具。常见 结 构型式有 I 型楔形塞尺 、形塞尺 、数显 楔形塞尺。I 型楔形塞尺 为 楔形薄片 状 ,具有 锥 形角度 ,尺面上有一 组 有序的 标 尺 标记 和 标 尺 数 字 ,标 尺 数 字表示相 应标记 位置的尺身 宽 度。其 结 构型式见 图 1。 楔块 状 ,具有楔形角度 ,尺面上有一 组 有序的 标 尺 标记 和 标 尺 数  字 ,标 尺 数 字表示相 应标记 位置垂直于 测 量基面的厚度。其 结 构型式见 图 2。数显 楔形塞尺又 称 通流间隙 测 量尺 ,是利用 带 有 数 字 显 示器的移动 测 量头在尺身上 相 对 运动 ,以 数显 形式 显 示移动 测 量头的端面处垂直于上 测 量面的楔块厚度。其 结 构型 式见 图 3。15482015艰 模形塞尺面构示意 图  基面形2(b)图 3 数显 楔形塞尺外形 结 构示意 图1 一上 测 量面; 2移动 测 量头;3 数 字 显 示器; 4尺身 标 尺; 5尺 身 ; 6下 测 量面54820154 计 量特性4 . 1 表面粗糙度I 型楔形塞尺和  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超 过 i?6 m,数显 楔 形塞尺 测 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超 过 4 . 2 侧 边直 线 度I 型楔形塞尺的 侧 边直 线 度一般不大于 . 1 面的平度测 量面的平面度一般不超 过 表 1 的 规 定。  量基面只允 许 呈凹形。表 1 测 量面的平面度楔形塞尺名 称 分度值/分辨力 测 量面的平面度n 型楔形塞尺0. 05 0. 010. 1 0. 020. 5 0. 10数显 楔形塞尺 0. 01 0. 0054. 4 示值变动性数显 楔形塞尺的示值变动性一般不超 过 . 1 . 5 示值 误 差示值最大允 许误 差一般不超 过 表 2 的 规 定。表 2 最大允 许误 差楔形塞尺名 称 分度值/分辨力 最大允 许误 差I 型楔形塞尺 0. 1 楔形塞尺0. 05 士 0. 050 1 士 0. 100. 5 士 0. 20数显 楔形塞尺 0. 01 土 0. 034. 6 漂移数显 楔形塞尺的 数 字漂移在 1 般不大于 0 01  有自动 关 机功能的可不校准此 项 。注:校准工作不判 断 合格与否 ,上述 计 量特性要求 仅 供参考。 5 校准条件5. 1 环 境条件校准室温度:( 205)X:5482015校准室相 对湿 度:不大于7 0 % 。校准前 ,被校楔形塞尺和校准用器具平衡温度 时 间不少于 2 h。 许 使用 满 足 测 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其他 测 量 标 准及其他设备 进  行校准。表 3 校准 项 目和校准用设备序号 校准 项 目 设备名 称 和技 术 要求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比 较 样块 + 1 2 % 一 17%2 侧 边直 线 度 4 等量块 ,1 级 平板3 测 量面的平面度 4 等量块 ,刀 口 形 直 尺 2 塞 尺 0. 005 1 级 平板4 示值变动性 3 级 量块及量块附件5 示值 误 差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L ,3 级 量块及量块附件 , 1 级 平板 ,数显 千分表 移6 校准 项 目和校准方法校准前首先 检 查外 观 和各部分相互作用。确定 没 有影响 计 量特性因素后再 进 行校准。6. 1 表面粗糙度测 量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 较 样块 进 行比 较测 量。 进 行比 较时 ,所用的表 面粗糙度样块和被校 测 量面的加工方法 应 相同 ,表面粗糙度样块的材料 、形 状 、表面色 泽 等也 应尽 可能与被校 测 量面一致 ,以相应表面粗糙度比 较 样块的 标称 值作 为 校准值。 6. 2 侧 边直 线 度I 型楔形塞尺的 侧 边直 线 度用量块 试 塞法 测 量。 测 量 时 ,在平板上放置 2 块 1 量块 ,将 I 型楔形塞尺两 侧 边分 别贴 合在量块上 ,并使尺面与平板保持垂直 ,再用相 应 尺寸的量块在 侧 边全长范 围内进 行 试 塞 ,以 试 塞 时刚 好能通 过 的量块尺寸与 1 值作 为该 位置的 测 量值。所有位置 测 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为该侧边的直线度 测 量值 ,取两 侧 边直 线 度 测 量值中的最大值作 为 直 线 度校准值。1 数显 楔形塞尺 测 量面的平面度用刀口形直尺以光隙法 测 量。分 别 在 测 量面的长 边 、短边和 对 角 线 位置上 进 行 ,其平面度根据各方位的间隙情况确定。 当 所有方位上出 现 的间隙均在中间部位或两端部位 时 ,取其中一方位间隙量最大的作 为 平面度。 当 其中 有的方位中间部位有间隙 ,而有的方位两端部位有间隙 ,则 平面度以中间和两端最大间 隙量之和确定。54820156. 3. 2 分度值 为 0. 05  量基面的平面度用量块 试 塞法 测 量。 测 量 前先用刀口形直尺 观 察 测 量基面的光隙情况 ,将 2块 1 用刀 口形直尺的工作面 轻轻 接触量块 ,再用相 应 尺寸的量块在基面全长范 围内进 行 试 塞 ,以 试 塞 时刚 好能通 过 的量块尺寸与 1 该 位置的 测 量值。所有位置 测 量值的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为该 基面的平面度校准值。6. 3. 3 分度值 为 0. 1 5 1型楔形塞尺 测 量面的平面度用塞尺在平板上用 试 塞法 测 量。 将 楔形塞尺的 测 量基面放在 1 级 平板上 ,用塞尺在 测 量基面全长范 围内进  行 试 塞 ,以可塞人最大尺寸塞尺的厚度作 为 校准值。6. 4 示值变动性以接近 测 量范 围 下限位置的尺寸 选择 一块量块与量块附件 组 合成 内 尺寸 ,数显 楔形 塞尺置于正常 测 量 状态 ,将 楔形部分放人 组 合的 内 尺寸中 ,推动移动 测 量头 ,使移动 测  量头的端面 紧贴 着量块附件的 侧 块 ,并与上 测 量面保持垂直并 读数 。在相同条件下 ,重 复 5 次 测 量 ,示值变动性以最大与最小 读数 的差值确定。  型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I 型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用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以影像法 测 量。在 测 量范 围内选择 均勻 分布的 5 点作 为 校准点。将 工型楔形塞尺 标记 面向上平放在工作台上 ,调 整焦距 ,使楔形塞尺所有 标记 成像 清晰 ,并 调 整楔形塞尺 轴线 方向与 纵 向滑板移动方向平行。 将 米字 线 的垂直 线 瞄准被校 标记宽 度的中间位置 ,横 向移动滑板到楔形塞尺一端 ,用米字 线 中心点 对 准被校 标记 的 一端 ,记录横 向 读数 再 横 向移动滑板到楔形塞尺另一端 ,用米字 线 中心点 对 准被 校 标记 的另一端 ,记录横 向 读数 a,2。按公式( 1 ) 计 算 读数 a,:和 的差值 ,两 读数 差 值的 绝对 值即 为该测 量位置的 测 量值。其 标称 值与 测 量值之差即 为该 位置的示值 误 差 , 见公式( 2)。  |  (1)式中:L, 量位置的 测 量值 ,mm;  量位置的 读数 值 ,i L 2)式中:d 差 , 位置的 标称 值 ,,位置的 测 量值 ,数显 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数显 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用3 级 量块及量块附件 组 成的 内 尺寸 测 量。 选择测 量范 围  内 均勻分布的 5 点 进 行校准。用一 组 量块依次和量块附件 组 合成 内 尺寸 ,拉 开 移动 测 量头 ,将 楔形部分放入 组 合 的 内 尺寸中 ,再推动移动 测 量头 ,使移动 测 量头的端面 紧贴 着量块附件的 侧 块 ,并与上5482015测 量面保持垂直 ,在楔形塞尺上 读数 。 读数值与相应量块 标称 值之差即 为该测 量点的示 值 误 差。示值 误 差& 按公式(3) 计 算 : L,a  L,3)式中: 差 ,楔形塞尺的 读数 值 , 量块的 标称 值 ,  差  差用 带 有尖头的 数显 千分表在 1级 平板上直接 测 量。在 测 量 范 围内选择 均勻分布的 5 点作 为 校准点。测 量 时 ,将 楔形塞尺的 测 量基面置于平板上 ,先将装 夹 在表架上的 数显 千分表在平 板上 对 零 ,然后提起 数显 表的 测 头 对 准被校 标记 ,在 数显 表上 读数 ,其 标称 值与 数显 表 的 读数 值之差即 为 示值 误 差 ,见公式( 2)。当 客户有特殊要求 时 ,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增加校准点位。6. 6 漂移目力 观 察。在 测 量范 围内 的任意位置 紧 固尺框 ,每间隔 15 一次 数显 指示 值 ,在 1 指示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为 校准 结 果。7 校准 结 果表达校准后的楔形塞尺出具校准 证书 。校准 证书内 容及 内 页格式见附 录 C。8 复校 时 间间隔由于复校 时 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 、使用者 、仪器本身 质 量等 诸 因素所 决定的 ,因此送校 单 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 时 间间隔 ,一般建 议为 1年。6附 录 5482015I 型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评 定A. 1 测 量方法I 型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是用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以影像法 测 量的。下面以 测 量范 围  (115)  4560)  型楔形塞尺 为 例 ,对 I 型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进 行 评 定。A. 2 测 量模型 L> 值 误 差 , 量位置的 标称 值 ,, 测 量位置的 测 量值 ,. 3 不确定度 传 播率引起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彼此 独 立 ,依据公式 W =  u 2 ( u- c u式中 ,灵敏系 数 =  (因 为 L。 为常数) 告 = 4 测 量不确定度 来 源 A. 4. 1 楔形塞尺刻 线 的影响心 A. 4. 2 测 量 读数 . 4. 2. 1 测 量重复性 . 4. 2. 2 瞄准 误 差 . 4. 2. 3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示值 误 差 . 4. 2. 4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和楔形塞尺 线 膨 胀 系 数 差 . 4. 2. 5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和楔形塞尺温度差 25 2. 6 侧 边直 线 度 . 5 标 准不确定度 评 定A. 5. 1 楔形塞尺刻 线 的影响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心由于 该 分量的灵敏系 数为 ,楔形塞尺刻 线 影响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不再 评 定。A. 5 . 2 测 量 读数 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心 A. 1 测 量重复性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范 围 ( 115) 对 其 15  量 10次 ,根据实验数(A. 1) 得:( A. 2 )5482015据 ,由贝塞尔公式得实 验标 准差 s =   量范 围 ( 4560) 对 其 60  量 10次 ,根据实 验数  据 ,由贝塞尔公式得实 验标 准差 s =  84 际 测 量以 单 次 测 量值作 为测 量 结 果 ,贝  =  15  ,1. 73  =  60  ,  1. 84 . 5. 2. 2 瞄准 误 差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z/22实际 测 量 时 ,采用3 测 量(使用 10时 ,系统放大倍 数 30x),其瞄准不 可靠性 60",整个 测 量要 进 行两次瞄准 ,其瞄准 误 差 为 :式中 :2502   304p 将 角值 换 算成 线 值的系 数 ;K 系统放大倍 数 。该项 瞄准 误 差主要以均 匀 分布的方式影响 ,所以其 标 准不确定度 为 :d 3. 54  1  =   r  =  2. 04 um>v/3 73测 量重复性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心  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故取 结 果 较 大者。A. 5. 2. 3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示值 误 差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微 镜 示值最大允 许误 差 1 0 匀 分布 ,=# ,则 :L =  15  ,  (1 0 5 X 15 66   60  , 0 5>/=  0 92 . 5. 2. 4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和楔形塞尺 线 膨 胀 系 数 差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心 4万能工具 显 微 镜标 尺的 线 膨 胀 系 数为 ( l l(楔形塞尺 线 膨 胀 系 数  为 ( ) 1,两者最大差值& 为 3 1,服从梯形分布 ,是=76/(1+2) =2. 32,=5 C,贝! J:各 3  6。(1 一  1L =  15  ,   =   2 %   C =0 097  C 一    60  ,   = C =0 388 5. 2. 5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和楔形塞尺温度差引入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以等概率落于 区 间 1 何处 ,其 区 间半 宽为 1 C,均 匀 分布 , a =  6! J:5  15  ,a =   r6C 35482015  J  60  , g = 1. 5 X 10一 6X: 1 =0 4073 直 线 度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 直 线 度一般不超 过 据直 线 度按照峰  据处理原 则 ,其是=   时 考 虑 直 线 度是取两 侧 边的最大值的情况 ,贝! J: 2  01 . 83 5 . 6 合成 标 准不确定度 计 算 A. 6. 1 主要 标 准不确定度 汇 总表测 量不确定度分量及 计 算 结 果见表 A. 1。表 A. 1 主要 标 准不确定度 汇 总表L =  15 不确定 度分量代号不确定度 来 源标 准不确定度值u  ( X i )灵敏系 数 u ( X i )  /楔形塞尺刻 线 的影响 0 0m 2 测 量 读数 5. 44 j i m 1 5. 44 量重复性 1. 73u 22 瞄准 误 差 2. 04 取大值)23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示值 误 差 0 . 6 6  |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与楔形 塞尺 线 膨 胀 系 数 差0 097 卩 5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与楔形塞尺温度差 0 10 ;26 侧 边直 线 度 5  60 不确定 度分量代号不确定度 来 源标 准不确定度值u  (x,)灵敏系 数w (x, ) 形塞尺刻 线 的影响 0 0u 2 测 量 读数 5. 51 /1 5. 51u 2l 测 量重复性 1. 8422 瞄准 误 差 2. 04 /取大值)以 23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示值 误 差 0. 92 f 4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与楔形 塞尺 线 膨 胀 系 数 差0 388 卩 5 万能工具 显 微 镜 与楔形塞尺温度差 0 40 6 侧 边直 线 度 55482015A.  准不确定度 计 算u =c u- u=c u=  M!2+ M!3 +  M!4+ M!5+   15 , 42+0. 662+0. 0972 +  0. 102+5. 44  =  60 ,042+0. 922 +  0. 3882+0. 402 +  52   5. 51 A. 7 扩 展不确定度 计 算 取包含因子&  =  2。测 量范 围 ( 115)  型楔形塞尺:L =  15  ,17=是  X   2 X 5. 44 范 围 ( 4560)  型楔形塞尺:L =  6 0  ,17= 是   251 pmll  5482015数显 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评 定B. 1 测 量方法数显 楔形塞尺的示值 误 差是用3 级 量块和量块附件 组 成的 内 尺寸 测 量。下面以分辨 力 为  量范 围 ( 010) 3 040) 显 楔形塞尺 为 例 ,对数  显 楔形塞尺示值 误 差 测 量 结 果不确定度 进 行 评 定。B. 2 测 量模型4  孩塞尺的 读数 值 ,|  值 ,形 塞尺的 读数 值( 2(的 标称 值 (20別为数显 楔形寒尺和量块的 线 膨 胀 : 别为数显 楔形塞尺和量块偏离温度- 仏 瓢置令 8j|Ls i a o 3 不确 度 顯引起 测 量果定度的各分量彼此 独 立 ,依据公式 W u- u+ c uJ/中 ,灵敏系   . 4 测 量不确定度 来 源 B. 重复性或分辨力 . 1)(:(B. 3)B. 4. 2 量块的长度偏差 4. 3 数显 楔形塞尺和量块的 线 膨 胀 系 数 差心B. 4. 4 数显 楔形塞尺和量块的温度差 B. 5 标 准不确定度 评 定B. 5 . 1 测 量重复性或分辨力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心 B. 5. 1 . 1 测 量重复性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量范 围 ( 010) 对 其 10  量11548201510次 ,根据实 验数 据 ,由贝塞尔公式得实 验标 准差 s =  4. 8 辨力  量范 围 (3 040) 对 其 40  量 10次 ,根据实 验数 据 ,由贝塞尔公式得实 验标 准差 s =  4. 8 际 测 量以 单 次 测 量值作 为测 量 结 果 ,贝  =  10 . 8 =40 寸 ,=4. 8 /. 5. 1 . 2 分辨力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其 区 间半 宽为 合均 匀 分布 ,是=# ,则 由分辨力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 为 :0. 005  2. 9  重复性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  果 较 大 者 ,则 :L 10 =  4. 8  =  40 = 4. 8 (. 5 . 2 量块的长度偏差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量块的长度偏差允 许 值 为   0. 80   165 6 按两点分布处理 ,是= 1 ,贝! J:  , . 96  t, =0. 96   , . 44   4 0*,    =  1. 44  B. 5. 3 数显 楔形塞尺和量块 线 膨 胀 系 数 差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膨 胀 系 数 界限均 为 (  心的界限 为 2 X 1(从三角分布 ,=在 ,   5 X: ,贝   x 1 6 C 1L =10  , =  10父 5 C  0. 041 65 26 C 一 1L =40  , =  40父103  0. 164 6B. 5. 4 数显 楔形塞尺和量块温度差引人的 标 准不确定度分量 以等概率落于 区 间 1 C 内 任何处 ,其区 间半 宽  为  1 =C,均勻分布 , a =  S 贝! J:L =  10  , a := 1 0 56 = 0. 067 5482015谷 1  40  , a 2  =  40父 103 56X: = 0. 267  6 合成 标 准不确定度 计 算 B. 6. 1 主要 标 准不确定度 汇 总表测 量不确定度分量及 计 算 结 果见表 B. 1。表 要 标 准不确定度 汇 总表L =  10 6. 2 合成 标 准不确定度 计 算u =c 2  u-c * u135482015= u+u- L     (L a)2 uL =  10 , /A. 82 +  0. 962+0. 0412+0. 0672 m =  4. 9 L =  40 , /A. 82 +  l. 442+0. 1642+0. 2672 m =  5. 0 /. 7 扩 展不确定度 计 算 取包含因子= 2。分辨力 为 . 1  量范 围 ( 010) 显 楔形塞尺:L = 10  ,U"=   29 10 辨力 为  量范 围 ( 3040) 显 楔形塞尺:L = 40 ,/=   105482015校准 证书内 容及 内 页格式C. 1 校准 证书 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  标 题 “校准 证书 ”;b)  实 验 室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