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如下图所示“百家争鸣”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一百名学者在争鸣B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C一百家派别在争鸣D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运动2 . 为解决下图中反映的问题,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铸造五铢钱B颁布推恩令C北击匈奴D盐铁官营3 .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下图这样的知识线索,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4 . 我国医学源远流长。东汉时期,写出了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扁鹊5 . 史书真实客观记录历史事件,方便后人查阅历史。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可以同时查到的是( )ABCD6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次外交活动,张骞此次出行的最大收获是( )A联络大月氏打败了匈奴B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C把佛教从西域传到了内地D西域各国开始归属汉朝的管辖7 .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图片资料。这一组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开拓辽阔疆域B抗击外国侵略C民族团结和睦D国家统一大业8 . 自汉通西域以来,西域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深,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下面现象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是冶铁技术,凿井技术,礼仪制度传入西域 西域的音乐盛行于中原 中原文坛出现了“边塞诗” 西域画家把画绘在绢上,纸上,布上西域的乐器如竖箜篌,琵琶,唢呐等传入中原ABCD9 . 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讲座独辟蹊径,“妙说”历史,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让人们对曹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有( )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ABCD10 . 以时序为基础,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下列朝代更替,正确的( )A西汉东汉三国南北朝B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C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D两汉-宋一齐-梁-陈-隋二、综合题11 . 史学家吕思勉曾这样描述秦国:“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秦国最终一统六国,且开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先河。让我们探究背后的原因:(探究一:改革富国强兵)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阡陌: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探究二开创先河)(4)将表格补充完整。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政府各机构的职能分别是什么?(探究三措施巩固统一)(5)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积极意义?12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如下图):(1)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3)你知道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至少举三例)(4)南北朝之前,都城在洛阳的政权有哪些?13 .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皇帝,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材料一: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1)概括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2)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作用?材料三: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白寿彝中国通史(3)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汉武帝最后接受了谁的建议,确立了什么学说的正统地位?对待这一学说秦始皇曾采取什么政策。材料四: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二十五史详解(4)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冒险家是谁?据材料四,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14 . 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相辅相成,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1)上图所示现象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材料二: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材(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发明造纸术的历史意义。1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材料二: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材料三: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1)材料一反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形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请你说出使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对材料三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认为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说出一点即可)16 . 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请回答:(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临期转让合同范本
- 长期服装销售合同范本
- 围棋教师兼职合同范本
- 承包果园违约合同范本
- 供暖设备改造合同范本
- 网络合作合同范本
- 个人代购合同范本
- 门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沥青购销合同范本
- 仓库租赁公司合同范本
- 管道吊装方案范本
- 人事经理工作汇报
- 水质分析 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创新趋势及市场需求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建筑技能考试-工程造价技能大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初中物理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前诊断技术应用探索-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