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题样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项项扎实举措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让亿万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掀起“大跃进”运动D农村实行了“大包干”2 . 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自强” “求富”的目标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抵制作用3 . 这是一位同学做的一道课后“自我测评”,A、B、C、D四项中有一项填错了,这一项是( )请把下面有关条约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写到上边相应条约下的空格里。A中国对外“门户开放”B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C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D法国收回失地4 .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具有“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书法风格的著名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阎立本D吴道子5 . 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其主要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B打击恐怖势力C进行核反击D维护社会治安6 . 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7 . 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构想8 . 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到9十个数字符号 著有医学集成医典两部医学经典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ABCD9 .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这副对联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是A炎帝B尧C屈原D庄子10 . 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人华侨,集聚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祭祖大典,以此来表达华夏几女的崇敏与感恩之情。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11 . 目前各种新型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在防治疾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B道德经C九章算术D春秋12 .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搭配正确的是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B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局部抗战开始C台儿庄战役共产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D百团大战主要作战目标是攻克敌人据点13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4 . 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时,认为国家利益才是压倒一切的。这句诗是下列哪一历史人物心迹的写照A岳飞B文天祥C陆秀夫D戚继光15 . 东周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一些大的诸侯竞相争霸,齐框公曾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霸”比较确切的含义是( )A军事上最强大的诸侯B要统一整个国家C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D要推翻周王的统治16 .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袁世凯17 .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8 .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实行幕府统治19 . “人间天堂”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下列曾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是A北宋B南宋C唐朝D明朝20 . 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 )A拿破仑B贝多芬C梵高D托尔斯泰21 . 下列战役中不属于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的是( )A百团大战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2 .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回顾历史,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C辛亥革命时期D重庆谈判期间23 . 如果你穿越回汉末三国时期,那么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是( )A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B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隆中对C208年,周瑜火烧赤壁,孙刘联军大败曹军D220年,司马懿发动政变,废魏帝建立西晋王朝24 . 苹果手机背面的英文“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翻译过来是“加利福尼亚(美国)苹果公司设计,在中国组装”。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区域化B世界政治多极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文化多元化25 . 某同学在整理“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这一内容时,自制了一张学习小卡片。其中出现的错误有A0个B1个C2个D3个二、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材料二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1)材料一“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什么?“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哪一个国家提供了条件?(2)材料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产物,这一政策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格局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关?(3)结合材料二概括出“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谈一谈我国应该怎样做?27 .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又称晚清自牧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中国历史网(1)材料一指的这一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从近代化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运动有何意义?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教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剑桥中国晚清史(2)依据所学知识列举这场运动期间,维新人士为宣传变法所进行的活动?为什么评价这场运动“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材料三:2016年,习近平在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3)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仍认为“革命尚未成功”?材料四: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4)材料四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其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称的思想又有什么新发展?(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体现了怎样的规律?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 .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信息一:信息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历史十五讲(1)信息一中的三幅图片,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期间,之后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这三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都是什么?(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3)信息二中“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4)信息二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掀起了场什么运动?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5)结合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抗争,说说你的感想。三、辨析题29 .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时期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宋太祖1518813宋太宗81487186宋真宗121760147宋仁宗134561351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前期科举制的发展。说出材料二体现了宋朝怎样的政策。分析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材料三: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高翰林,在夸耀他个人考中第一名举人的经验时说:“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有来历,所以才得侥幸。”强调八股文在内容和词句上都要求纯而又纯,绝不许掺杂半点脱离或违背“四书”“五经”和朱熹集注的杂质,词句要绝对工整。摘编自朱泽吉吴敬梓对清代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