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C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有悲剧西厢记等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2 . 某同学在研究历史专题时准备了如下材料:“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农奴制法令”、“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专题是A世界人权的发展B反对种族歧视C反对性别歧视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3 . 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战败国的待遇,任人宰割。战后召开的历次会议所签订的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 九国公约ABCD4 .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B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使三国鼎立局面结束D促进了民族融合5 . 下图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对比解读最准确的是A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B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C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D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6 . 2007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7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纸币的流通火器的使用指南针的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BCD8 . 梁孝王世家中记载:“孝王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B废分封,行郡县C实行“推恩令”D实行盐铁专卖,铸造五铢钱9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即最显著的成就是 ( )A新通讯手段的发明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化学工业的建立D电力的广泛使用二、判断题10 . (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秦始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这些措施的实施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最后发展到顶峰的过程。(2) 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3)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雅尔塔会议。(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斯大林模式。(5)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为此,1967年欧洲人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欧洲联盟。(6)2011年以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全球化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11 . 大化改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德国强占了胶州湾,并且宣布广东省是它的势力范围。( )三、综合题13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它的发生在近代有何意义?14 .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同学们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从该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_道路。四、辨析题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团结篇)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1)宪法规定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的前提是什么?(2)这一基本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祖国统一篇)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纯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据材料二,概括“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是什么?“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材料三(4)上述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个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行政区的建立,标志着它们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回归的主要原因。材料四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讲话(5)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