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模拟)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模拟)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模拟)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模拟)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 . 种植水稻C . 穿着麻布衣服D . 烧烤食物2.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 . “女娲造人”的传说B . 小说三国演义C . 电影荆轲刺秦王D . 考古发现的元谋人门齿化石3. (2分) (2019七上赵县期中) 下图是我国境内出土的碳化稻粒,由此可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作为我国原始农业长江流域的代表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人4. (2分) 关于史实和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实是历史的缩影,传说是历史的精华B . 史实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真实写照,传说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C . 传说不是历史,但包含某些历史的成分D . 传说就是史实,只不过升华了一些,更精彩了一些5. (2分) (2018九下西城模拟) 观察下图,导致两地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生活习惯B . 劳动技术C . 自然条件D . 生产工具6. (2分) (2017七上泗阳月考) 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是 (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7. (2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将夏王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 . 新王朝的开创者B . 爱民如子,重用人才C . 王朝鼎盛的建立者D . 统治残暴,失去民心8. (2分) (2019七上渭滨月考)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A . 尧B . 舜C . 禹D . 启9.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 A . 桂陵之战B . 马陵之战C . 城濮之战D . 长平之战10. (2分) (2016七上揭西期中)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来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 . 汤B . 桀C . 武王D . 盘庚11. (2分) (2017七上无锡期中) 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 A . 夏 商 西周 春秋B . 夏 西周 商 春秋C . 夏 商 西周 战国D . 夏 商 东周 春秋12. (2分) 远古时期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北纬2040度之间的( )流域A . 大湖B . 大江C . 大河D . 大海13. (2分) (2019七上磴口期末)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A . 牧野之战B . 春秋争霸C . 楚汉之争D . 官渡之战14. (2分) (2019七上来安期末)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个体农耕取代了集体耕作B .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 . 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 . 奴隶消极怠工15. (2分) (2018七上庆安期中)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 . 孔子B . 老子C . 孟子D . 庄子16. (2分) (2017七上邹平月考) 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了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A . 牛耕的出现B . 马车的出现C . 铁器的出现D . 骡耕的出现17. (2分) (2019七上赵县期中) 下列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齐国 燕国 楚国 赵国A . B . C . D . 18. (2分)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墨子“兼爱”“非攻”B . 韩非“春秋无义战”C . 庄子“无为而治”D . 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9. (2分) 下列改革中,哪些改革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大化改新商鞅变法伯利克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A . B . C . D . 20. (2分) (2019七上梅江月考)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极大提高生产力的标志是指( ) A . 铁农具和牛耕B . 选种C . 深耕细作D . 治虫害21. (2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以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牧野之战A . B . C . D . 22.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工程位于今天的( ) A . 四川省B . 山西省C . 河南省D . 湖南省23. (2分) (2019市中区模拟) 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4. (2分) 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 “为政以德”B . “兼爱”“非攻”C . “无为而治”D . “改革”“法治”25. (2分) (2018七上晋江期中) 小明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 A . 孔子、老子B . 孙武、老子C . 韩非子、老子D . 韩非子、庄子二、 判断题 (共1题;共22分)26. (22分) (2018七上北京月考)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其生活年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 三、 综合题 (共2题;共27分)27. (11分) (2019七上襄汾月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解读图片】简述如图所示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 (2) 【关注传说】如图是传说中炎帝、黄帝的某些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还能列举哪些相关发明创造?你认为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 (3) 【研读材料】从下面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粱启超:饮冰室合集28. (16分) (2017七上梅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_”。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_”。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1)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 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3) 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确定怎样的贵族等级?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11分)29. (11分) (2019七上玉溪期末)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1) 春秋时期通过改革成为第一位霸主的人是谁? (2) 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 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2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