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暑假时,学校组织部分同学去某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导游告诉他们这里的一场战斗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里应该是A广州B马关C威海卫D天津2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与此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D平津战役3 . 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为变法献身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梁启超D光绪帝4 . 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5 .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他是A梁启超B荣禄C蒋介石D袁世凯6 .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曰”,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A林则徐B康有为C李鸿章D洪秀全7 . 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正确的评价是A有力反对清朝封建统治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8 . 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了分了田”ABCD9 . 马克吐温:“义和团是爱国的,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而美国传教士从贫困的中国农民身上榨取13倍的罚款,把这样获得的代价用于传播福音。”他谴责的是A鸦片战争及中英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北京条约C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10 .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送去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从此中国政府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材料中“给中国送去的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A辛丑条约B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C马关条约D英国要求“五口通商”11 . 历史地图以简明、特定的语言再现历史。下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2 . 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出现了近代教育、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也出现了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海陆军。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C洋务运动的兴起D戊戌变法的有效推行13 .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4 . 从时代特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的最大不同在于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B主张建立“均平富”的理想社会C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D提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口号15 .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A浙皖起义B广西起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16 . 下列哪一个现象在1890年是可能发生的A广州地方官员扣押不按中国自定的关税税率缴纳进口税的英国商人B英国公使到总理衙门办理外交事务C中国人不得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D大批日本人到台湾定居17 . 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18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的“德先生、赛先生”这“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求富B立宪、议院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19 . 太平天国自起义以来遇到的最凶悍的敌人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袁世凯D张作霖20 .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签订“二十一条”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21 . 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2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23 . 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开学。后设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分设造船班、绘事院和艺圃;后学堂设驾驶专业和轮机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百日维新的推行C辛亥革命的爆发D科举制度的废除24 . 某条约规定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如此“特权”最早出自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虎门条约25 . 二次革命的斗争目标是A袁世凯B段红瑞C张作霖D冯国璋26 .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A1894年B1919年C1912年D1927年27 .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火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低下B清王朝腐败C李鸿章的妥协投降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28 . 暑假里,一批学生计划参观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他们应该到A南京B檀香山C广州D武昌29 . 第二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英国 法国 俄国 美国ABCD二、综合题30 .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习近平总书记以磅礴之豪情,发出了新时代中国之最强音。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百年以来,天安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史,英雄史和奋斗史。(一)黑云压城材料一:自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一月十一日起,道光皇帝连着八天八次召见“大臣甲”,商谈禁烟事宜。皇帝先赐其紫禁堿骑马,后改赐乘轿十一月十五日道光皇帝第五次召见“大臣甲”时,特任命其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街,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厉行禁烟。十一月二十三日,“大臣甲”拜别紫禁城,回望天安门,离京赴粤。(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大臣甲”是哪位历史人物?他主持了图一的什么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材料二:道光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一刻,配有七十四门大炮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首先驶达南京港。此后数日,陆续又有英军的八十余艘舰船及四千五百余名步炮官兵,排列在南京观音山至下关一带的长江江面上。英军兵临南京城下。七月二十四日,者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在“英舰队的炮口和英军即将攻取南京的威胁下”,与英国政府的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消息传到京堿,道光皇帝在天安门仰望夜空,“负手而行,一夜未尝暂息顿足长叹”。几多痛苦、几多无奈,他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在历史上留下屈辱可悲的一页。(2)材料二中“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割让哪块土地?付出多少赔款?材料三:晚清,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图二为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皇宫占领仪式。(3)材料三中,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遭到哪一民间团体组织的阻击和抵抗?这一民间团体组织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曾提出什么口号,反映了其落后性和局限性?(4)材料三的这场战争结束时,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风起云涌材料四:1860年,心灰意冷的成丰帝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生前再也没有回到北京,没能再看一眼他心中难舍的天安门。1861年1月11日,重病中的咸丰帝,批准了留守北京与侵略军交涉的恭亲王等人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批准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有效地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1861年8月2日,威丰帝驾崩,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5)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的局面,材料四中的恭亲王主张如何进行自救?材料五:从长安街的喧哗,往里再深入仅仅数十米,安静的胡同依然到处都是。狭窄的胡同两侧,建造了百年的灰色的砖造平房排列得满满的,瓦片间的杂草朝着天空向上生长着似乎象征着希望改变亡国命运的抗争。1898年6月11日,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6)阅读材料五,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中的“皇帝”是哪一位皇帝?拉开这场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材料六: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天安门城楼上以宣统皇帝(溥仪)名义发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二百六十余年的统治结束了。(图三:天安门城楼高挂“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幅标语)(7)清帝退位后,谁窃取了革命果实?为限制他的权力,孙中山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此法律规定,立法权由哪一机构行使?(三)拨云见日材料七: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8)材料七的这一运动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革命怎样的转折点?(9)这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共一大上,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0)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你,应该从百年前的青年学生身上学习哪些精神?31 .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中“变法维新”掀起了序幕的事件是什么?(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32 .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 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是为了到达什么目的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的什么文章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4)图四反映的这次爱国运动的主力是什么?(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33 .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活动课,请你参与其中。图中所示内容是小军,小丽对中国近代工业所起作用的评价:(1)小军、小丽哪一位对这一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