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选择题(无答案)_第1页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选择题(无答案)_第2页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选择题(无答案)_第3页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选择题(无答案)_第4页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汇编 选择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东城】(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铝 C氧 D铁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海水 C石油 D氢气3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氧气4潜水员潜入水下所携戴的气瓶中,所含的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水作溶剂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D铜用于制导线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7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 B食盐 C无水硫酸铜 D蔗糖8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称的是A.烧碱 B.苛性钠 C.火碱 D.纯碱9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潮汐能 C风能 D氢能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 B稀释浓硫酸 C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用力塞紧橡皮塞4X11.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1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侯氏制碱B蚕丝纺织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13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质量很小14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5燃着的火柴在空气中用力甩一下能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氧气增加C使温度降到火柴棍的着火点以下D使火柴棍的着火点降低16中国石墨烯制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因此,石墨烯的性质类似于石墨。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17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18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4050NH4Cl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A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B 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C. 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D. 50时,100g水中加入50.0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g固体1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ZnSO4溶液CuSO4过量锌粉,过滤BFe粉Cu粉稀盐酸,过滤CMg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CO2CO点燃2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西城】(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B豆浆C酸奶D蒸馏水5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N2BO2CCO2DCO6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铁”一般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无纸化办公C随意焚烧垃圾D绿色出行8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橡胶轮胎B木雕作品C艺术瓷瓶D青铜摆件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O2CNa2CO3DCa(OH)210“酒香不怕巷子深”,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1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B2HC2H+D2H2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3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0B核外电子数为30C元素符号为ZnD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 g14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氯化钠D氢氧化钙1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16.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C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D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17.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检验一种固体是否为Na2CO3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C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D除去CO2气体中的CO气体点燃气体18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19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 : 15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220已知:Na2CO3 + H2O + CO2 2NaHCO3 。下图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溶剂的质量 B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海淀】(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拉丝B甲烷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石油 C海水D蒸馏水3下列空气成分中,常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起防腐作用的是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A B C D5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B原子的电子数不同C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 B2O2 C2O DO2-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银AgNO3 B碳酸钾KCO3 C氧化镁MgO2 D氯化铁FeCl29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pH3.54.52.93.36.36.67.68.0食物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10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过滤11某花圃的花卉缺乏磷元素,应施用的化肥是 A B CCO(NH2)2D12. 电热水壶用久后,内壁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A酱油 B白醋 C食盐水 D水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作铅笔芯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D用铜丝作导线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1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 质方法或试剂A空气、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酚酞溶液C稀盐酸和稀硫酸氧化铁D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1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17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A滴入试管中,A与B接触后,在试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水和烧碱 B稀硫酸和镁条 C稀盐酸和小苏打 D水和硝酸铵18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B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10g水,析出A的质量大D分别将A、B在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19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 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反应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20下列各选项与右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朝阳】(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锌 B铜 C铁 D银3. 右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能表示铝元素含量的是 A1 B2 C3 D4 4.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下列仪器或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玻璃烧杯 B.试管夹 C.橡胶塞 D.蒸发皿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 B食醋 C牛奶 D蒸馏水7.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质量增大B间隔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8. 钾肥能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Cl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9.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移开蒸发皿 D读出液体的体积10.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焚烧秸秆 B植树造林 C燃放鞭炮 D排放烟尘11. 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12. 下列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3.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就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4. 下图是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D. 等质量甲烷比等质量丙烷完全燃烧后CO2排放量高15.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作保护气 B还原性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C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16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2 B丙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3:8 C一定浓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剂 D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8. 下列四个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C证明NaOH溶液变质取样,滴加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石灰水D探究Mg、Ag、Cu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19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1)Si+ O2 SiO2 (2)SiO2 + Na2CO3 高温 Na2SiO3 + CO2 (3) SiO2 + 2C 高温 Si + 2CO (4)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生成了三种可燃性气体C硅不属于金属材料 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铝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丰台】(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 B. 铁 C. 氧 D. 硅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蜡烛燃烧 C. 干冰升华 D. 冰雪融化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 木炭 B. 铁丝 C. 硫磺 D. 红磷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空气 C. 蒸馏水 D. 白糖水7.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银 B. 铜 C. 锌 D. 镁8.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 B.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C. 使用节水龙头 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气密性10. 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8 C. 10 D. 1811.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A. 2O B. O2 C. CO2 D. O2-12. 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A. -4 B. -2 C. +2 D. +413. 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作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甲醛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14.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 食盐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15. 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加澄清石灰水 D. 插入燃着木条16.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CH2 B.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17. 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最终U型管中两侧液面左高右低,则加入的X、Y分别是 A. 水和氧化钙 B. 稀盐酸和镁条 C.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D.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1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 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B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C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将铁丝浸入AgNO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再将另一根铁丝浸入CuSO4溶液中表面析出红色固体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加热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石景山】(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Ag BClCSi DAl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SO2 CKCl DNaOH 4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 B2H2C2H D2H+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蜡烛D红磷 6下列操作中,与水净化无关的是 A过滤B 吸附C电解D蒸馏 7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8. 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0B钙是金属元素C质子数是40 D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9下列原子中的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A电子B中子 C质子D原子核10氨气(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 点燃 6H2O + 2N2。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1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将会A质量变小 B质量变大C质量不变 D质量分数变大12. 将密封良好的袋装食品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会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个数增多B间隔增大C质量增大D体积增大13.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氯化钠 B二氧化碳C氧气D铜14氯酸(H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为A+1B+3 C+5D+715. 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物质种类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原子质量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17维生素A有助于眼部疾病的治疗,包括维生素A1(C20H30O)和维生素A2(C20H28O)两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属于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组成的元素相同C1个维生素A1分子比1个维生素A2分子多2个原子D维生素A1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比维生素A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高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证明该气体为氢气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C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D将Fe和Ag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19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 + SO2 + 2H2O = 2FeSO4 + 2H2SO420如右图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通州】(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牛奶“变”酸奶C玉石“变”印章 D机器人“变”形2汽车在受到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的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可乐 C蒸馏水 D豆浆4紫薯(右图)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5农作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AKClBNH4HCO3 CK2SO4DCa(H2PO4)2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钠B液态氧C二氧化锰D硫酸7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做法不属于环境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冰块 C花生油 D蔗糖9碳酸钠可用于制玻璃,其俗称是A生石灰B小苏打C烧碱D纯碱10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为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A氢氧化钠 B熟石灰 C食盐 D盐酸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干冰升华分子质量很轻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变大D能闻到花香分子间有空隔12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下列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13下列有关符号“Cu”表示的意义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铜原子 B一个铜元素C铜 D铜元素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D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15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16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利用太阳能发电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碳酸钙,过滤BK2CO3溶液KCl加适量稀盐酸CCaOCaCO3加水,过滤D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石灰水溶液,过滤18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 A放入100g水中形成150g A的饱和溶液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19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铝镓合金是金属铝和金属镓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铝镓合金铝镓合金铝氧气阳光氢气氧化铝镓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一定条件A铝镓合金不能导电B铝镓合金可循环使用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20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像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顺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面团发酵 C酒精挥发 D燃放烟花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Fe B Ag CCu D Zn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 B干冰 C硬水 D食醋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河水 B高锰酸钾 C水 D双氧水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uSO4 BHNO3 CH2O DKOH高温催化剂7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点燃AC + 2CuO = 2Cu + CO2 B2H2O2 = 2H2O+O2CC2H5OH + 3O2 = 2CO2 + 3H2O DNa2CO3 +Ca(OH)2 = CaCO3+ 2NaOH8“春天里那个百花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9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6 B30 C26D410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氢氧化钠B浓盐酸C浓硫酸D氯化钠1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A2O2B2OC O2D2O2-直流电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点燃A3Fe + 2O2 =Fe3O4 B2H2O = 2H2 + O2C2Mg + O2 = 2MgODH2SO4 + NaOH = NaSO4 + H2O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1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6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中水为热水 B(2)中白磷燃烧C(1)和(3)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D(2)和(3)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1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鉴别O2和N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将铁制品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D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石灰水,过滤1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将40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甲的质量更多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再升温至4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9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的分子结构为 B四种物质中,只有甲属于有机物 C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222020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BC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0反应时间/min/gNaOH溶液的质量/g0/g混合液中H2O的质量向一定量稀H2SO4中加入NaOH溶液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