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_第1页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_第2页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_第3页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_第4页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科仿真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加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雁门太守行(1分)(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分)(3),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醉翁亭记)(2分)(4)现在人们常用李煜的相见欢中的诗句“,。”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1分)(5)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间四句。(4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ngzhwku()的。(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nning()。(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ngj()的东西,又想起祖母。(4)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xizhbin()的神气。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把“标准”改为“标志”)B、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但”改为“即使也”)C、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去掉“使”)D、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避免少去”应改为“避免去”)4从A组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词语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伟大豁达快乐勇往直前奋发图强B组:不但而且不管也答:_5阅读下面材料,概括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_。(2分)(2)你认为青少年怎样减少网络对自身的危害?(2分)频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邑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一组()(3分)中.国.学.考.频.道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然后能改B.吾妻之美我者/皆以美于徐公C.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燕、赵、韩、魏闻之/余闻之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1分)(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8.邹忌规劝齐王的原因是“”,规劝对于国家的结果是“”。(2分)9.根据文意,下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邹忌不仅有说真话的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还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B.前两段叙述了劝谏的起因,最后一段则讲述了劝谏的情况和结果,结构严谨。C.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D.齐国朝政局面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有像邹忌那样敢于劝谏、善于劝谏的贤能的臣民;二是有威王那样从善如流、勇于改过的君主。(二)“荣”与“辱”(10分)“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10第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11.第段中心句是,第段画线句主要阐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